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好文供参考!1/10大禹治水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大禹治水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大禹治水【第一篇】一、谈话导入,介绍大禹1、同学们请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小河)2、那你们想听一听,小河唱歌的声音吗?(课件播放:小河潺潺的流水声)这是小河正唱着欢快的歌曲呢!小河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生气的时候,当天气变化,连续不断地下大雨,河水暴涨就形成了可怕的洪水,大家请看:(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画面)大家看到的这个画面是1998年,特大洪水暴发的场景,看了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让学生感受治理洪水的重要性)3、你们说的陈老师也深有同感,正好,今天我们所要讲述的故事也和洪水有关,题目是《大禹治水》,师生共同板题。4、介绍大禹:“禹”是四千多年前部落联盟的首领,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大禹”是后人对他的尊称。5、从课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写大禹的什么事呢?“治水”是治理洪水的意思,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好文供参考!2/106、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哪些问题呢?(学生质疑,板书)你们提的这些问题,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还要把圈出的生字和划出的词语多读几遍。2、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十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读,领读。3、读了这十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8个是左右结构,部首写得窄,偏旁写得宽)陈老师相信你们能够把这些生字写好的,学习衣字部,学写“通”“被”两个生字。4、读生词,做拼图游戏: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5、生字和词语大家都会读了,那么再把它们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还会不会读呢!那老师得考一考你们哦。三、读中有悟,体会感情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生生交流点评,老师指导点拨,适时予以范读。4、读中悟,悟中读:读了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好文供参考!3/10解决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治水?答案藏在哪呢?(第一自然段)1、刚好,陈老师把这个自然段拍成了动画片,你愿意上来,边看着画面边给大家讲解吗?你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2、看了这个场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分析大禹治水的方法,了解治理洪水的艰辛。是的,正因为这样才使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那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词语。2、这个自然段陈老师也拍成了动画片,那位同学愿意上来看着画面再给大家说一遍。3、指名读,谈谈读了有什么体会,再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事让你感动的?13、三、一、十(出示,让学生填空,通过这些数字,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第四自然段:经过13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了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好文供参考!4/101、“安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2、“为什么称他为伟大的治水英雄”伟大英雄是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一心想着为人民而造福的,了不起的人。(表现在什么地方?)安定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通过前后的图片对比理解,让学生想象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会怎样想,并抓住这几个词语读出老百姓的感激之情)四、总结延伸激发感情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第二篇】《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教学导入时创设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我先出示了一组洪灾的图片,让学生来谈谈看了图片以后的感受,然后再来体会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体会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最后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讲解大禹治水经过时,特别抓住“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挖通了好文供参考!5/10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等语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及治水工程的浩大。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帮助背诵这一方法效果很理想。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学习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后,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怎样感激大禹?”这一问题引导理解“代代相传”。此时大禹形象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丰满,正是让学生畅说自己情感的。时机。于是,我让学生谈谈大禹名字中“大”的含义。板书总结文章内容、结构后让学生欣赏大禹治水的视频资料。磅礴的气势、丰富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再次提升。这节课读的形式有自读、品读、齐读、指名读,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加体现学生的学。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第三篇】课文第二小节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抓住关键词“千辛万苦”,引导学生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察看地形”,“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大海”时会吃哪些苦?会怎样对待?孩子们都能联系书本,电视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大谈大禹的吃苦事迹。有的说,他在爬山的时候,手不小心碰到带刺的植物,会流血,但他咬咬牙,挺过去了;有的说他的鞋子穿破好文供参考!6/10了一双又一双,甚至脚底也起泡,但他还是忍着痛继续察看地形;有的说,到了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顶,热得满头大汗,可是,大禹还是和老百姓一起干着;还有的说,在劈山的时候,一块大石头滚下来,刚巧砸在大禹的脚上,受伤了,可是他只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包扎了一下,又和老百姓干在了一起……我对他们说,大禹是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所吃的苦我们说都说不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于是大禹的坚强,大禹的不怕吃苦,大禹百折不挠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大禹治水【第四篇】30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为百姓做事一心一意、不怕辛苦的精神。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教学重点1.读课文,知道大禹如何治水,学习他为老百姓做事一心一意、不怕辛苦的精神。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正确书写。教学准备好文供参考!7/101.中国古代民间传说。2.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滚滚的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篇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二、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同学读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请认真听,一会儿请你来评价他们读的怎么样。4.(出示课件)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指名读。三、认读生字词1.认读词语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出入千心万苦好文供参考!8/102.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洪淹农冲百姓父带领修才制伏挖势辛苦入四、理解课文1.师范读课文2.生自由读文,小组内讨论: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3.全班交流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说一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从课文中哪里能看出来?强调“淹没了”、“冲倒了”、“失去了”等词语。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画一画孩子们的游戏内容画一画。大禹通过孩子们玩游戏而想出治水的办法,可以看出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抓住重点词语“禹总是想”、“眼前一亮”。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从哪看出很辛苦?好文供参考!9/10指导朗读“于是……历尽了千辛万苦。”“禹在外……安定的日子。”5.再读课文,自由谈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二、扩展练习我国古代民间传说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大家讲一讲。三、推荐篇目《童年书架》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第三课时一、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的位置,指导书写。“农”指导笔顺,第三笔撇自上半格竖中线起笔,与秃宝盖儿相交,至左下格撇出。“入”与“人”、“八”区分。2.给生字扩词。二、做《同步训练》30课设计说明从激发兴趣入手,自然进入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正确、流利的认读。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此环节运用“小比赛”、“开火车”、“猜字”等多种学好文供参考!10/10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进行,使学生在游戏中扎实、牢固地认读本课生字。通过讨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打基础。通过逐段朗读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大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辛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讲述民间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激发其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实验小学王芳
本文标题:大禹治水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5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