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8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链接: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学习目标:1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2体会本文通俗平易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新知预习: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横线词的作用。(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探究演练:1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或依据,通常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2文中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喜欢本文的语言吗?为什么?拓展提升:本文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你补充下列表格: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正面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知识整理与反思:我的反思:成果检测: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提出问题:(1节):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传统教育弊端(2—5节)实验精神重要性6—12节)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论题论证结论分析问题(2—12节)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说了什么意思?2、“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该如何落实?3、“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的加点“新的”和“真正”应该如何理解?试结合原文回答。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8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64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