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b1c6s1cellproliferation
本章主要呈现了细胞的生命历程及相关的生理知识,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本章学习中,注意以下方面:1.图文转换:既要把模式图、示意图、照片中各种信息读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又要把生命活动(如分裂期中各时期或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规律模型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知识系统:本单元知识既建立于细胞结构的基础之上,又成为细胞生命活动的各种规律及应用的基础,将这些相关知识系统起来,更利于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本质。例:细胞增殖——生物生长和发育、遗传、细胞结构;细胞全能性——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细胞癌变——动物细胞培养等。3.加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知识的迁移应用和理解如癌变、衰老与人体健康;癌变与现代居室装修、吸烟、电离辐射;细胞增殖和全能性与作物快速繁殖、脱毒植物的培育等。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原理①酚酞遇NaOH呈紫红色。②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③物质扩散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表示物质运输效率。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受到细胞体积的制约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原因分裂间期细胞周期分裂期(M期)G1期;G2期:S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合成蛋白质、RNA复制DNA合成一些蛋白质、RNA判断在生物体内下列细胞是否都具有细胞周期?为什么?洋葱的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愈伤组织细胞、根尖生长点细胞、造血干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受精卵、高等动物卵细胞√√√√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动物的干细胞等具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的体细胞已经离开细胞周期。√1.存在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及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无此周期。2.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3.图解(1)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2)分裂间期>分裂期。(3)表示方法:①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a.扇形图b.直线图坐标图柱形图依据此图可以判断复制前、复制时和复制后所占时长的比例A:G1期B:S期C:G2期、M期G1期S期G2期M前期M中期M后期M末期0abcdef“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几组概念的比较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着丝点纺锤丝与纺锤体、中心体与星射线赤道板与细胞板间期:包括3个阶段:G1期(DNA复制前期):RNA、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并储存能量;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的增多而增大。S期(DNA复制期):合成DNA和有关蛋白质,供组成新的染色质所利用。这一阶段是人工诱导效果最佳时期;G2期(DNA复制后期):合成一些RNA和蛋白质,为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做准备;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与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哪些?细胞器与有丝分裂的相关联系核糖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纺锤体和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DNA复制有关的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等,在核糖体上合成;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数量较多线粒体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纺锤体牵引染色体运动等都需要消耗ATP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而ATP主要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并决定细胞的分裂方向;在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高尔基体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期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进而扩展成细胞壁,这一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细胞中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核膜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排列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两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细胞壁形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间期前期末期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的复制由细胞两极纺锤丝发出纺锤体在赤道板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周围扩散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有中心体的复制细胞两极由中心粒向周围发出星射线赤道板处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縊裂成两个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识别技巧:动、植物细胞的识别①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一般可判断为植物细胞。②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可判断为动物细胞。易错提示:1.着丝点分裂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生理过程,不是由纺锤丝拉开的。因而不能形成纺锤体时,着丝点仍然分裂。如用秋水仙素诱导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加倍。2.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无丝分裂,前提是细胞一定为真核细胞。2、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1、特征: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结果为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无丝分裂的过程又称直接分裂,它的分裂过程比较简单,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因此叫做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无丝分裂的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最后,细胞核分裂,这时细胞质也随着分裂,并且在滑面型内质网的参与下形成细胞膜。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当然也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但是,这并不说明染色质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实际上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当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倍时,细胞核就发生分裂,核中的遗传物质就分配到子细胞中去。至于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如何分配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无丝分裂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无丝分裂特点:由于无丝分裂比较简单,分裂后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平均分配给子细胞,这涉及到遗传的稳定性等问题。无丝分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有丝分裂消耗能量少;分裂迅速并可能同时形成多个核;分裂时细胞核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不利条件下仍可进行细胞分裂。经过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子细胞)随着生长、分化而成为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直至衰老、死亡保持连续分裂的能力,通过分裂产生新的子细胞,开始新的生命周期,周而复始。比如受精卵、植物的分生区、形成层等实验成功的关键解离充分,细胞才能分散,才不会重叠。染色时,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压片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二者都将影响观察。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具体注意事项(1)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而使根尖过分酥软和影响染色。(2)将染色质(染色体)染色,时间不要太长,3~5min即可。(3)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气泡。(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遵循“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的原则。换高倍镜时,要先把低倍镜下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5)观察时应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因此,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显微镜下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找。使根尖细胞相互分散的方法①解离,盐酸可破坏细胞壁的果胶层,使组织细胞分离。②制片时用镊子捣碎。③压片。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2N2N2N4N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注]正常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为2N。02N4N间期分裂期复制着丝点分裂细胞分裂G1SG2细胞中的含量DNA染色体延长真核生物分裂间期分裂期DNA分子蛋白质生长染色体一个姐妹染色单体核仁核膜纺锤体散乱两侧着丝点形态数目分裂染色体纺锤丝形态数目染色质丝纺锤丝核膜核仁细胞板缢裂中部纺锤丝染色体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计算染色体的数目时,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为依据。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行为染色体状态染色质(丝状)染色质→染色体(含染色单体)染色体(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数2N2N2N4N2N(与亲代细胞相同)核DNA数2N→4N4N4N4N2N(与亲代细胞相同)染色单体数0→4N4N4N00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癌变致癌因子使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分化了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衰老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新陈代谢的活性降低受基因控制的正常生理活动细胞增殖方式实质恶性增殖畸形分化细胞内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原因细胞的增殖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而是要发生受精作用。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2009·江苏卷]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3-6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答案】C【解析】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视野观察;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2009·惠州模拟]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下述操作正确的做法是()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解析】高倍镜比低倍镜放大倍数大,视野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少,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高倍物镜下更难观察;经过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反光镜(凹面镜)或调大光圈,细准焦螺旋用来调节焦距,不能增加视野的亮度;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一般能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答案】B下图是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象。其中错误的是()A.a和bB.c和dC.b和dD.e和fCA.⑴×⑶,向左上方移B.⑴×⑶,向右下方移C.⑵×⑶,向右下方移D.⑵×⑶,向左上方移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表:学生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甲—++++乙+—+++丙++++丁+++++戊+++++(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
本文标题:b1c6s1cellproliferation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8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