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学思想强党性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研讨交流发言稿两篇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学思想强党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研讨交流发言稿两篇学思想强党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研讨交流发言稿供借鉴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学思想强党性,在践行使命勇担重任上展现青年干部新形象新作为,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一、领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展现青年干部新形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之钙。开展好主题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纵观百年党史,那些让党和人民可以永远相信的党员干部,正是因为坚定理想信念,所以能够不惧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不怕急难险重,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行。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在品味“真理的味道”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赓续精神血脉、在“对标看齐榜样模范”中砥砺初心使命。要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提高政治判断力、在强化理论思维中提高政治领悟力、在注重理论转化中提高政治执行力,与时俱进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转换,为奋进新征程锻造强大的政治力量。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二、深悟思想精髓,坚守脚踏实地,展现青年干部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开展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要在实践锻炼中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注重统筹兼顾,在千头万绪的任务面前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确保有序推进、忙而不乱。要练就前瞻谋划的能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库、拓展最新知识面,丰富实践阅历,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要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成为行业领域的“政策通”“活字典”。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要将人民群众的所想所忧所盼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获得群众的支持。要把困难和艰险担在肩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胆怯、不害怕、不退缩,要躬身实践、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做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好干部。三、感悟思想真谛,坚持清正廉洁,展现青年干部新作为。“廉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清正廉洁。清廉,自古以来就是从政者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作为年轻干部,要明底线、知敬畏、守初心,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向发力,让廉洁之花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绽放。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规矩意识,自觉把党纪国法置于心中,做党纪国法的守护者、先行者,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为物役、不为利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严格约束自己,做到一举一动知晓纪律、一言一行遵守纪律。要始终不忘初心,坚决不能将从政作为收钱敛财的“聚宝盆”,不能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作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面对不法的诱惑,要多想想违法的危害、乱纪的后果,要时刻把组织的嘱托、人民的期待放在心头,让廉洁之花在和煦春风里香远益清、向阳生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常开不败。供参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供借鉴近年来,某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更加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镇被纳入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镇试点,7个村跻身全省农业产业融合示范村之列。一、推进“三大结合”,拓宽路径促融合一是推进农工结合,提升农业转化增值率。坚持从工业的角度看农业,用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把初级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成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6.8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166.4%。二是推进农商结合,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以某市被纳入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和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市为契机,做大农村电商,线上销售多肉植物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智能定制,更好满足新兴的网络消费需求,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截止目前,已建成2万平方米的电商运营中心,入驻电商企业40余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378个,覆盖90%以上行政村(社区)。截至目前,全市电商交易额4.1亿元,其中农产品网上销售额7200万元。三是推进农旅结合,放大农业非农效应。坚持以农带旅、以旅兴农,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村落、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推进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二、突出“三大重点”,夯实基础促融合一是壮大规模建板块。围绕“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目标,坚持统筹推动、规模种养,促进特色农业板块成规模、上档次。目前,全市种植粳稻5万亩、糯稻10万亩、淀粉红薯10万亩;种植土豆、萝卜和大白菜等地方特色蔬菜5万亩;种植油茶17万亩、优质茶5万亩、猕猴桃3万亩、食用菌6000万棒(袋);养殖小龙虾5万亩,生猪年出栏规模80万头。二是加强扶持培主体。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认真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以市场主体带动和促进市场农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656家、家庭农场9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4家。三是激发活力促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领域改革,出台《某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细化改革任务,制定操作流程,有序推进农村“两房登记”和“三权分置”。强化农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土地仲裁平台,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促进资金、资源、人才回流农村,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活力。三、创优“三大环境”,营造氛围促融合一是创优政策环境。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每年列支1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人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整合中央、省涉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三次产业发展。全市共整合资金5.75亿元用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二是创优平台环境。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打造5000亩农产品加工园。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合作,增强融合发展创新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校企合作研发中心8家、孵化器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与华农、武大和省农科院等20余家高校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三是创优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减费降税措施,对产业化重点项目、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立包保领导、服务单位负责人、引进单位负责人、项目秘书、公安民警、村(社区)书记“六位一体”帮扶服务机制,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良好氛围。供参考
本文标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学思想强党性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研讨交流发言稿两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90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