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研讨会上的讲话稿范文
2023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研讨会上的讲话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新征程上,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对于更好发挥农业高校在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积极参与和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农业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有着上百年办学历程、国内首屈一指的农业高校,我校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将校园扎根在广阔农村天地,积极投身乡村社会治理和组织振兴的伟大事业。近年来,学校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专门开设了“农村社会治理”系列专题讲座,并组织学员深入开展学习与研讨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活动。在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中,将《大国“三农”》《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与建设》等课程融入其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潮,以崇高的信仰、过硬的技能积极投身到振兴乡村的队伍中去。在乡村振兴案例建设中,充分挖掘鲜活素材,编写了“乡村文化与治理”“乡村生态治理”“基层治理与‘三农’政策”等教学案例,将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系统把握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格局的科学路径,情理并济,深层次激发学生主动奔向乡村振兴主战场的热情和决心。第一,系统梳理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校新实践“枫桥经验”是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之一。高校应紧密结合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通过经验总结、规律揭示和问题解决,为推动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在经验总结方面,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乡村社会治理一线,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等方式,总结提炼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探索和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样本,为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可借鉴范例。在规律揭示方面,通过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分析影响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种因素和内在机制,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在问题解决方面,通过与基层政府和村(社区)合作,组织师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针对我省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共同开展研究,谋求问题解决方案和有效政策措施。第二,大力培养高技能懂治理的“三农”人才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更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更高社会治理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加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主动面向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实需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实践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引导学生关注“三农”、热爱农业、扎根农村,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乡村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立足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实需求,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了解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开设与乡村社会治理相关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三是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加强与地方政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社区服务等,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乡村社会治理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提高学生对乡村社会治理的适应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四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政府部门合作,选拔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教师和公务员加入“双导师”队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帮助学生提高从事乡村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第三,科学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新路径立足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关注民生福祉、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团队建设等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扎根大地、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的乡村治理科学研究,探索适合我省乡村实际情况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深入基层调研。高校科研人员要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求。通过与地方政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二是关注民生福祉。高校科研工作要紧密关注民生福祉,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通过多方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基层政府、村(社区)合作等建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平台。通过合作开展乡村治理理论与方法、基层社会数智治理、城乡公共空间治理与规划等科研项目和攻关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更多实用的技术支持。四是加强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组建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共同探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第四,用好社会第二课堂强化实践育人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行动,通过提供支持、课程设计、鼓励创新、总结推广等多种措施,让更多师生参与到村(社区)建设中来。一是为师生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例如,组织师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设立社区服务站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同时,高校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师生参与村(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二是将村(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的相关内容纳入到课程设计中,鼓励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开展与村(社区)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对村(社区)建设的深入了解和参与。三是鼓励师生在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通过开展创新活动、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村(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方案和实际应用。四是及时总结和推广师生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举办成果展示等活动,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到村(社区)建设的成果和价值,进一步推动师生参与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创新机制畅通产学研用合作转化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行动,有助于推动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通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确定合作项目、加强人员交流与培训、推进成果转化与应用以及完善合作机制与制度等多种措施,可以推动双方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新路径。通过定期举行会谈、交流研讨等活动,加强双方及多方的了解和信任,为开展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二是针对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各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强人员交流与培训,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互访交流、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开展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先进的科技应用于乡村社会治理中。通过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五是共同完善合作机制与制度,确保产学研合作行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制定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合作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果。奋进新征程,我校将敢于担当责任、勇于开拓创新,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参与社区建设、加强校地合作等方面为我省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2023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研讨会上的讲话稿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95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