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八课:天才少年的一生:王勃
—正雅教育出品—天才少年的一生——王勃第八课你所不知道的关于王勃的冷知识——他在初唐四杰中,年龄最小,成就最大。(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示照片)——他六岁就能够妙笔生花,把诗歌辞赋作得行云流水,花团锦绣,14岁就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他是神童,哥哥是神童,弟弟是神童,父亲、爷爷还是神童。——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还是个医生,尤其对中草药十分有研究。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人物生平社会时评—杜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佳作欣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品读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风烟”突出了什么?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品读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是宦游人: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啊!”为什么作者对告别如此淡然?相同的身份,使得诗人更能理解友人的心情。同时,他也是在劝慰友人不要伤感,因为他俩这次分别也是客中之别,只是宦游之路上的又一次离别而已。可以说,这时诗人的感情已经由最初的淡淡的惆怅与不舍,转为释然!)品读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对友人说道:“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正所谓天涯咫尺,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这份友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里诗人用“四海”和“天涯”极言距离之远,但即使如此遥远的距离,知己也依然存在,而且就好像在身边一样。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面对离别,此时他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惆怅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豪迈乐观的情感!品读诗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俩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的把手巾都沾湿了。”面对离别,我们会有不舍,甚至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但是诗人在此劝慰友人不要哭泣。这是尾联,就像一曲终了之时,此时诗人的内心面对离别之情,是相对平静的。有关注释: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解文由境生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人本对话1、读全诗,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答:题目(解题)、“离别”、“在歧路”以及书下注释。2、王勃在哪儿送别友人?答:送别之地是长安。3、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到蜀川赴任。从地理角度看,两地相隔千里。诗人在此用一个什么字将这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为什么?答:好友此去赴任之地,路途遥远(风烟犹言路途遥远、艰辛。),不知前路如何,他内心有一份不舍与惜别,有一份淡淡的惆怅与离别之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与其说诗人是用眼睛在望,不如说诗人是用心在望。为什么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离别,他的情感是乐观积极的?参考:因为诗人是一个积极入仕的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心中有大志向,他知道在宦游之路上离别将是常态!既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那就坦然面对,因此,面对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好友,面对同样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友人,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对方,其实,也是在劝慰自己!心有大志,不会深陷儿女情长中而无以自拔!这正体现了诗人非同于普通人的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乐观的胸怀!有感而发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四杰的名次,有几种排法。有的按这种顺序,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以骆宾王为首。而因为杜甫曾有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故也有人认为应是王勃为首。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知识连接:初唐四杰课后作业1、本诗出自《》;作者是朝的(诗人),他和并称为“初唐四杰”。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王子安集唐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3、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B课后作业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解题思路:读懂全文,搞清逻辑关系)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5、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解题思路:从原因去分析)C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拓展阅读课后推荐查阅王勃其他诗,如《滕王阁序》等。王勃!王勃!我只是个天才而已文|周公子大唐上元元年。虢州(今河南灵宝)的深牢大狱中,一位24岁的小伙子颓然的倚靠在牢墙上,两眼空空的望着前方。他因杀人罪锒铛入狱,正等候秋后处斩。打开牢门,却又是一副惯常的冷酷声调:王勃,时辰到了!……九年前,某个春日。唐高宗李治在宫中的高台上望着不远处新建成的乾元殿,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国力昌盛,我大唐威武啊!此时,一位侍官呈上来一份折子,说是朝廷官员引荐送呈的一篇《乾元殿颂》。高宗展卷而阅,只见文章词意壮美,绮丽生花,忍不住连连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啊!”此颂文的作者正是王勃,时年15岁。看来,是时候亮出王同学的显赫家世了。650年,王勃出生于山西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神童世家。文海遨游族中牛人如云:爷爷王通是隋末唐初的文化名人,私人教育家,“十五为人师”,门生遍天下;爷爷的弟弟王绩是十一岁就名动京城的“神童仙子”,五言律诗奠基人,代表作《野望》大唐豆芽网评分8.9;爷爷的哥哥王度是《古镜记》作者,开唐代传奇(灵异小说)之先河;王勃的哥哥王勮(jù)也是天才少年,20岁就考中了进士!此处必须要郑重说明一下,在唐朝考进士那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上下每年也不过录取30人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是省状元,几乎没戏。所以在唐朝50岁中了进士都是好骄傲的事情哦,相比之下,今天的高考简直soeasy。爷爷哥哥们已经很牛了对不对?这就好比今天一个九岁孩子,读了唐诗三百首,然后写了一本比唐诗三百首还厚的书,论证书中诗词注释的谬误之处。搞得王勃老爹的好哥们杜易简(杜甫的爷爷的堂兄)深受刺激,出门逢人就讲:哎,你知道吗?我们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啊……巴拉巴拉。就这样,九岁的王勃已经开始在大唐的文学江湖发出耀眼的光芒。接下来更是牛无止境,13岁就开始到处给官场政要投简历找工作。文海遨游14岁直接上书当朝宰相,直抒政见,针砭时弊,宰相读罢击节赞叹,大呼神童,当即就向朝廷写了封推荐信。15岁呈《乾元殿颂》,16岁已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出名趁早,年少得志。十几岁已经站在了绝不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高度,前途犹如探照灯,光芒耀目。然而,站的越高也就意味着,如果哪天一脚踏空就会摔的越惨。有才华的人向来不缺机会。到长安没几天,自带神童光环的王勃就被沛王(唐高宗第六子,老妈武则天)挖到自己王府做编辑。从此鱼跃龙门成了土豪皇二代的好哥们,一帮未成年人整天一起上街喝酒,斗鸡泡妞。可以说老天爷给了王勃一把好牌,家世好,才华高,到目前为止他也打的很好。可紧接着,老天开始虐他了。当时,唐代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们都流行玩斗鸡,沛王和弟弟英王更是其中的资深玩家。他触碰到了帝王家最敏感的那根弦。一个阳光淡淡的午后,19岁的王勃背起单薄的行囊黯然走出了沛王府,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而今之后,当何去何从?文海遨游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唐代凡送别必写诗,不写诗不是好哥们。这首大名鼎鼎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王勃在长安期间写给要去建设大美四川的朋友杜少府的。刚刚失业的王勃,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毕竟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嘛。嗯,不如,就去杜少府所在的蜀州吧。正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四川的各地官员听说文坛天王要来了,一个个激动的睡不着觉,纷纷派下属在驿站围追堵截,偶像所到之处不仅管吃管住,还兼陪游山玩水——古代追星也疯狂啊!在这期间的某个深秋之夜,蜀地的月亮显得异常皎洁。原来,十九岁的王勃在这个夜晚又写出了一首撼动诗坛的作品——《江亭夜月送别》。文海遨游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嗯,是该回长安了,我还年轻,还应该有所作为。回到长安后,在朋友的力荐下王勃去做了虢州参军。但是王勃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入官场,老天爷又开始虐他了。而且虐况升级,彻底翻车!——在虢州他一时心软私藏了一个逃跑的官奴,后来怕被人举报居然一时糊涂把官奴给杀了……完了,杀人偿命,死罪已定!很多人得到消息已经毫不犹豫地将他从通讯录中删除,可是注定王勃命不该绝,适逢唐高宗更改年号,天下大赦,就此逃过一劫。不管真相如何,我们可以想象这件事对曾经天之骄子的王勃打击有多大。后来国家想要对他重新启用,他毫不犹豫的谢绝了:别人做官发财,我特么做官丢命啊,说啥哥也不在官场混了。文海遨游从此王勃彻底断了对仕途的念想。劫后余生之后,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漂洋过海去交趾(今越南河内)探望被自己坑惨了的父亲大人。没错,他老爸正是被他连累遭此流放,那时候的越南新马泰可不是什么旅游胜地,而是野兽纵横,巨蟒出没的荒蛮之处,真正的实力坑爹啊!此时,正在打点行囊的王勃,并不知道他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真正的巅峰时刻。巅峰到光芒万丈,力透千古。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出发探父。宴会之上,酒过三巡,阎都督热情号召大家选派代表为本次重阳赛诗会作序。他真的是想搞作文比赛吗
本文标题:第八课:天才少年的一生:王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0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