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汇集4篇】
好文供参考!1/20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汇集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汇集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第一篇】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建设富裕、生态、文明、和谐的幸福东郭,根据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滕政发[20xx]17号)的要求,全面完成滕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方案。一、主要目标通过开展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对影响环境容貌的“脏、乱、差、丑”等突出问题,集中时间,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全方位、立体式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二、整治范围及重点(一)整治范围:1、滕平路、中心大街、新兴路、旅游路、青年路、溢香园路、五明路、东兴路、东党路、东木路;好文供参考!2/202、各村主要道路;3、各村办公场所及周围环境卫生清理。(二)整治重点:1、重点整治影响城镇环境的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沿路违章建筑等各类违章违规行为;2、重点整治我镇辖区内主干线两侧的三堆两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水渠水面漂浮物,无杂草、秸秆坝堰焚烧残物,残墙断壁、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牌,行道树涂白等;3、新修村村通道路的村,路肩培护和道路管护。三、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详见附表。四、整治时间和步骤此次集中整治活动时间从20xx年11月16日—xx月10日分三个阶段实施:1、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11月16日—18日)成立指挥部,组成专业队伍,层层召开会议,制订方案,明确目标,张贴标语,党总支、村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展开,做到家喻户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2、集中整治阶段(20xx年11月19日—xx月9日)按照以村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开展整治,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由党总支牵头所属村集中整治,在整治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树立亮点全面进行整治。好文供参考!3/203、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xx月9日—10日)集中整治结束后,镇党委政府将组织人员对治理成果逐路段、逐村进行检查验收,并现场打分。4、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各村要按照镇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精细化管理标准,将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列入日常工作认真加以落实,切实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杜绝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不良现象。五、检查验收及奖惩验收实行百分制与镇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一)考核标准滕平路、旅游路、青年路、东兴路、溢香园路、五明路、木党路、东木路及镇驻地可视范围内杜绝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漂浮物、三堆两垛、焚烧残物,每发现一处扣所在村10分。(二)考核范围界定考核所称的可视范围区域界定为:道路两侧有建筑物的,以建筑物临街为界;道路两侧有河道、排水沟,以河道、排水沟外沿为界;道路两侧有绿化带、行道树的,以绿化带、行道树外沿为界;道路两侧为空地的(含巷道口),纵深30米为界。(三)检查考核本次活动考核按年初东政发[20xx]14号文执行。六、组织领导与要求为加强对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统一领导,镇党委、好文供参考!4/20政府成立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东郭镇行政执法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调度、督查和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通力合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当作目前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到宣传广泛到位,工作深入到户,责任到人,确保整治效果,对个别单位不作为,行动迟缓的要严肃处理,确保此次集中整治活动收到实效。环境整治方案【第二篇】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会城治〔20xx〕4号)精神,为持续深入推进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会昌县住建局20xx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为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改善全县城乡环境面貌。我局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重大,机关各股室、下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二、整治时间20xx年全年。三、任务分工(一)整治扬尘污染。按施工现场围挡率达到100%、工好文供参考!5/20地主要路面硬化率达到100%、工地物料篷盖率达到100%、拆除工程洒水抑尘100%、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六个百分百”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实施渣土(流散物体)密闭运输整治,做好道路降尘抑尘,有效遏制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责任股室:质监站)(二)优化交通路网。优化完善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卡脖子”路段,逐步分离过境交通,绕行货运车辆,畅通主次干道,改善交通微循环。合理按需设置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缓解停车难。(责任股室: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城市绿色美行动。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园绿地,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推进城市绿化景观化、多样化、色彩化、香溢化、本土化,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责任股室: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由局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城建股牵头,其它各相关股室、干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整治工作。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措施,落实目标、明确职责,压实到人,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并圆满完成整治任务。好文供参考!6/20加强工作调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工作调度,及时发现整治中遇到的`问题,查找原因,针对性解决,同时,对在整治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对行动迟缓、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导城乡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社会效应,引导群众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本次整治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新环境保护整治工作方案【第三篇】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宜居乡村,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省、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系列安排部署,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五大提升行动”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美丽巴州·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基本原则。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制定具体目标、建设重点、推进措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保护乡情美景,突出乡村特色和田园风貌,彰显地方特色。②量力好文供参考!7/20而行,循序渐进。按照乡村发展和演变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③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共建共享,避免政府大包大揽。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节地、节水、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融入节俭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渠江流域、塘库湿地等生态治理修复。(三)总体目标。到20__年,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率达100%,分类处置达50%以上;8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置率达100%;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新(改)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二、重点任务(一)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提升行动。一是全面完成户厕改建。坚持应改尽改,到20__年全面完成农户厕所改造,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效管护机制同步建立。二是科学编制改厕方案。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规划,全区统一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年度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合理确定改厕优先序,优先在村级建制调整后已部分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和在基层组织能力强、农民群众意愿高、技术模式成熟适用、后好文供参考!8/20续管护有保障的村庄推进。严把产品质量关,严格采购程序,按照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确定农村改厕选材,加大材料质量监管力度,打击质量低劣产品。严把施工质量关,由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严格按标准要求改厕,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村民施工。严把竣工验收关,制定完善验收标准和办法,鼓励由政府、农民、第三方等联合进行逐村逐户验收,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验收后适时进行抽查。三是选择适宜技术模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选择适宜当地实际的技术模式,有效推进卫生户厕建设,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对过去因选用技术模式不当出现问题的厕所,应及时研究提出改进、补救措施。新改建户厕应入户进院,引导新改水冲式厕所入室进屋,积极推行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区、乡二级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组建专家技术服务队伍,通过现场指导等方式解决改厕难题。四是统筹实施农村公厕建设。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流动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切实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既方便群众使用,又易于管护。明确公共厕所建设要求,根据村庄人口、产业、功能等制定建设标准,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建立完善公厕管护制度,明确管护措施,保障管护经费,加强日常管护,鼓励好文供参考!9/20采用生态环保、成本可控、简单维护甚至免处理的成熟技术模式,确保公共厕所正常使用。完善乡村景区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卫生标准,对季节性旅游地区的公共厕所,可采用分区、分时段开放等方式降低管护成本。到20__年,基本完成行政村村部、规模较大规划发展村庄、有乡村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村庄公厕配建,其中行政村公厕普及率达到100%。五是持续推广“333建管模式”。三定标准:一定厕所改建标准、二定改建对象标准、三定财政补助标准。三类模式:对于单户,通过新建或改造厕所,安装污水收集管道和修建三格式化粪池。对于多户,在建成卫生厕所后,根据粪污量共建三格式化粪池。对于城镇近郊户,居住在城镇周边的农户,通过管网将厕污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处理。三项监管:准入监管、质量监管、运营监管。(二)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升行动。一是分区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坚持规划引领,修编巴州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科学制定治理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综合考虑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重点区域,划分“治理类”和“管控类”两类村庄类型,分区分类指导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到20__年底,全区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加快实施“千村示范好文供参考!10/20工程”。持续深化“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成果,全域抓好先行先试,建立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典型示范村。以实施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为抓手,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运行维护等工作;合理布局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新增污水处理设施需同步配套建设服务村庄内污水管网,确保污水有效收集,逐步实现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三是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科学编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优先整治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的农村黑臭水体,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与水系综合整治。实行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动态管理,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及时纳入分类监管清单,实施台账管理、逐一销号。综合采取截污控源、生态修复、清淤疏浚、水系连通、循环利用等措施,在消除水体黑臭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水体生态价值。四是因地制宜选取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结合村庄划分类型,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
本文标题: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12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