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三单元 课时优案2
课前•自主梳理2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翻译画波浪线的诗句,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①适宜,适合俗韵.·②气质,本性,性本爱丘山。③(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④被束缚在笼中的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⑤(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3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开荒南野际,守.⑥(持守)拙.⑦(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归园田。方.⑧(四周)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⑨(遮盖)后檐,桃李罗.⑩(排列,分布)堂前。暧.暧.⑪迷蒙隐约的样子远人村,依.依.⑫隐约的样子墟.里.⑬村落烟。⑭(远处的村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⑮(顶端,上端)。户庭无尘杂,虚室..⑯(空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大江东去.(2)羁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羁.旅行役5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3)际开荒南野际.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唯见长江天际.流答案(1)过去的,逝去的离开距离往,到……去(2)束缚马笼头客居在外(3)中间至,接近边际答案课堂•整体自探7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答案□01田园之美□02村庄□03炊烟,狗吠,鸡鸣答案8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的原因。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9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实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答案D解析“‘尘杂’实指灰尘和杂物”分析错误,“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尘俗杂事。答案解析课后•评价作业11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适合世俗一去.三十年离开B.方.宅十余亩四方四正桃李罗.堂前罗列12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C.羁.鸟恋旧林束缚榆柳荫.后檐绿荫D.枉用相存.抚恤契阔谈.同“宴”,宴饮答案A解析B.方:四周。C.荫:遮盖。D.存:问候,思念。答案解析13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性本爱丘山..丘山:山林B.久在樊笼..里樊笼:指束缚本性的俗世C.慨.当以慷.慷慨:感慨叹息D.周公吐哺..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答案C解析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答案解析14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狗吠深巷中答案C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答案解析15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4.有关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B.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之服,后因以称读书人。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指代有学识的人。16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C.名字: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命名;字,成年举行加冠仪式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字,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陶潜,字渊明。D.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生活为题材。东晋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唐代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东晋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错,应是东晋陶渊明。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答案解析17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借鱼、鸟形象地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则以“,”两句,描写禽鸟之乐的情状。(2)《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8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两句,借鸟写出早春的生机;《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用远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安详。(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表露了诗人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答案(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树林阴翳鸣声上下(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答案19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完成6~7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20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1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B.诗中写田园环境,运用近景和静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22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C.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是远景和动景,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D.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答案D解析“对比”错,是类比。诗人用“羁鸟”和“池鱼”来类比自己,且诗中体现的是对返归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而不是对“羁鸟”和“池鱼”的热爱。答案解析23课后•评价作业课堂•整体自探课前•自主梳理7.这首诗在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答案白描。作者用简洁的诗句描绘出了一幅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鸡鸣狗吠的故园乡景图画,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闲适和愉快的心情。(手法答“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并且分析合理,也可)答案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 课时优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14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