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丰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语文2020.1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公共健康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它是全社会的事情,关涉到社会资源在人群中的分配,从而牵涉到社会正义问题。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公共健康领域,无论遇到何种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都必须以社会正义作为最高原则,通过这个原则来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②公共健康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共生共存。它处于良好状态,将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它发生危机,将威胁个体安全。公共健康保护的是每个个体的健康,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当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某些权利做出妥协是必要的,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在公共健康领域,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之一,就是为了公共健康而适当牺牲个人权利。③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时,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须尽量最小化。以公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发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牺牲时才是合理的。因此,在践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意牺牲个人权利。④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当个人的自由、隐私、财产等权利为了公共健康而被迫牺牲时,国家和社会必须做出适当的补偿。否则,也是违背社会正义的。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来看,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不以个体利益获得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社会利益是不正当的,个体对社会利益的服从,必须有助于个体利益的改善,并且这种服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应当得到补偿的。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为这种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它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个体为公共健康做出牺牲,政府要对此给予适当补偿,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应有行为。(取材于李伦、喻文德《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材料二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公共健康取决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如不能保护个人隐私权,就难以鼓励个人去参加公共健康项目,如疾病的筛查、对有密切关系者的告知及医学治疗等。然而..,二者又是相冲突的,社会不可能在强调维护健康信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权。在公共健康领域,有关疾病的危险因素、趋势及原因等信息,是政府做出公共卫生理性决策的重要基础。为了公共利益,政府需要并且..有权力取得、利用、保留及传递这些信息,以有效识别公共健康危险,制定公共健康决策。对政府的公共健康使命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种对个人健康资料的系统化获取,使个人隐私面临巨大风险。健康信息能够显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最私密的方面,它能够影响到一个人就业、获得保险或社保福利等诸多方面。越来越多的个人资料被收集、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个人保护隐私权的能力就会显著降低。而如果过度保护隐私权,严格限制可辨认健康数据的系统化收集,可能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健康数据,从而..无法做出保护公共健康的理性决策,也可能危害大量处于危险地位的第三人。因此,如何既能够强力保护隐私权,又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价值,加强公共健康的保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取材于李燕《限制与保护:公共健康领域的个人隐私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关涉”和“牵涉”不可互换。B.第②段中“妥协”不可以换成“迁就”。C.第③段中“干预”不可以换成“干涉”。D.第④段中“违背”可以换成“违抗”。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当发生严重的疫情时,政府首先保障公共健康,就会损害到个人的利益。B.要求公民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公共健康,是不符合社会正义的。C.在国家必须做出补偿的前提下,个体可以为公共健康牺牲自己某些权利。D.疫情暴发时,政府要采取措施,保障公共健康,牺牲个人自由无可非议。3.文章中四个加点的关联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B.并且C.因为D.从而4.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阐明维护公共健康应符合社会正义,材料二论述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两则材料都论及了保障公共健康与维护个人权利的冲突,材料二着重指出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无法解决。C.个人资料被收集、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个人保护隐私权的能力就越弱,可是对保障公共健康就越有利。D.若所有个体都只追求自身权利,就会破坏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整个社会和谐稳定了,所有个体权利才能有保障。5.在公共健康领域有突发情况时,政府如何合理对待个人权利?请结合两则材料概述。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兼爱《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家:家庭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鼓励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治之焉.用亡郑以陪邻B.臣子之.不孝君父人之.有是四端也C.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若.使天下兼相爱若.属皆且为所虏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C.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大治。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1)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二)(共5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10.请结合“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说说损友的表现有哪些?11.这两则阐明了孔子择友的标准,请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咏絮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12.下列对此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写白玉堂前柳絮飘扬飞舞,均匀有度,却不得已委身于东风的情景。B.上片最后两句,连用两个反问,否定了柳絮最终随水流逝,委落尘土的结局。C.下片前两句描述了尽管柳絮随风飞舞,忽聚忽散,柳枝依然长条飘拂的情景。D.本词上片写景,描绘一幅春景图;下片言志,抒发作者与众不同的思想情感。13.下面诗句中,“柳絮”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难绾难留难挽抚,任扬任坠任摧欺。——无名氏《柳絮》B.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唐·薛涛《柳絮》C.缭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着尘泥。——宋·朱淑真《柳絮》D.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宋·韩琦《柳絮》14.宝钗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不落套”即不落俗套,指诗文或其他艺术在立意、手法等方面有独创性。宝钗写柳絮在立意上的“不落套”,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诗歌谈一谈。15.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任选三题。(1)《论语》中既强调要随时向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学习,又要不断反躬自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做事,往往在即将结束时容易放松、懈怠,以致功败垂成。老子告诫我们:“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的口吻充分肯定自我、肯定人生,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一)钓线慢慢地、稳稳地不断上升,接着,小船前方的海面鼓了起来,大鱼露出了水面。它不停地向上冒,海水从它的两侧直泻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鱼亮闪闪的,头部和后背呈深紫色,两侧的条纹在阳光里显得宽宽的,带着淡紫色。它那剑状的嘴足有棒球棒那么长,由粗而细,活像一把轻剑。它整个儿钻出了水面,随后又钻入水中,动作像潜水员一样流畅,老人看见它那大镰刀般的尾巴没入海水,钓线开始向船外飞蹿。“它比我的小船还长两英尺哪。”老人说。钓线向外出溜..得很快,但也很平稳,这表明大鱼并没有惊慌。老人设法用双手拉住钓线,用的力气刚好不会让钓线绷断。他知道如果不能稳稳当当地让大鱼慢下来,它就会把钓线全都拖走,并且拉断。这是条大鱼,我一定得制服它,他想。我决不能让它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如果它奋力逃跑会有多大能耐。我要是它,就会使出全身的力气逃脱,直到把钓线扯断。不过,谢天谢地,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置它们于死地的人聪明,尽管它们更高贵,也更能干。老人见过很多大鱼。他见过不少重量超过一千磅的,还逮住过两条这么大的鱼,不过从来都不是单枪匹马。而现在,他独自一人,看不见陆地的影子,和一条他所见过的最大的鱼牢牢拴在一起,这鱼比他见到或听说过的任何一条鱼都大,而且他的左手还紧缩..着,像拳曲的鹰爪。不过,它总会松开的,他想。它总
本文标题: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21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