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同步习题)(解析版)
《登岳阳楼》同步习题一、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2.杜甫《登岳阳楼》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突出了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宽广阔大的特点。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出下文的诸多情感。2.家事凄凉落寞,国事令人心酸,(或:个人孤独飘零,国家战乱不停)表达了作者满腔悲愤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及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两句是写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把整个天地万物都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境界广阔、气魄宏大。本诗为写景抒情诗,作者站在岳阳楼上,触景生情,引发诸多感慨。2.后两联抒发的情感,应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中关键词“病”“孤”“戎马”“涕泗流”来感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材料一:登岳阳楼(其二)宋·陈与义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材料二: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上述两首诗歌的一书是()。A.《乐府歌辞》B.《琴趣汇编》C.《格律诗萃)D.《古风拾贝》4.请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填写下表。诗歌情感抒发方式情感内容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借景抒情/对国家时势的忧虑、悲慨。(1)____《登岳阳楼》(杜甫)(2)___(3)____5.两首诗画线句均有一“浮”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答案】3.C4.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观景遗愁的无奈直抒胸臆老病无依的悲戚/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无以报国的悲痛5.“夕帆和雁正浮空”中“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乾坤日夜浮中“浮”字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图景。【分析】3.本题考查判定古代诗歌的体裁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收录所给的两首诗歌放在古代文学作品选这本书里,既然是把这两首诗放在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那么考生就要先找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要从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然后观察备选选项所给的四本书名,找到最合适的那本即可。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二)》和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首诗都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所以,从体裁来说,都是格律诗。陈诗是七言律诗,杜诗是五言律诗。所以应放在《格律诗萃》这本书里最合适。A项,《乐府歌辞》是古代的中国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乐府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B项,“琴趣”是指词,《琴趣汇编》里收录的是词,而这两首是诗。D项,“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拾贝》里收录的是古体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故选C。4.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这道题重点考查比较两首诗歌在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物抒情,等等。回答情感题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抒情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题,第(1)空是赏析《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这首诗的情感。首先要读懂这首诗。首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这些景物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颔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颈联,写诗人描写归途中的景色: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见枫叶红红。尾联,写诗人只顾观景,到了江陵诗还未完写,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表面是写诗人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以排遣对国家时势的忧虑之情。第(3)空可以填写“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或“观景遗愁的无奈”。第(2)(3)空是赏析《登岳阳楼》(杜甫)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首先要读懂这首诗。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的壮阔景象。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写自己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写出了诗人老病无依的悲戚之感。尾联,“涕泗流”诗人直接抒发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却报国无门的哀伤、悲痛。所以,第(2)填写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第(3)空可以填写“老病无依的悲戚”,或“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或“无以报国的悲痛”都行。5.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两首诗画线句中的“浮”字妙处。这道题重点考查的是炼字。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陈诗,“夕帆和雁正浮空”的意思是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浮”是飞来飞去的意思,写出了大雁爱空中飞翔时的自由,且一个“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乾坤日夜浮”的意思是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浮”是“浮动”的意思,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写出了洞庭湖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杜甫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㿿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②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③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6.“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杜甫《放船》)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7.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答案】6.C7.①“愁伴客”写出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悲;②“老随人”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感伤;③“四海尚风尘”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写出诗人心忧天下,悲情愈盛之情。④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乐景写尽哀情。【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本题题干问的是:“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考生从原诗歌中的用词“红”“青”来看是色彩描写,使得景物的画面具有可触可感的生机和活力,红色的桃花、青色的柳叶,使得景物有了生机和活力。根据理解选项中具备这一特点的只有选项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本句通过“碧”和“青”写出了江水的碧绿和青山的活力。故答案选C。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赏析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本题从题干来看,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考生要注意结合诗句去分析“悲”的原因,从“转添愁伴客”可以看出诗人是悲痛客居他乡。从“望乡应未已”可以看出诗人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悲痛,从“四海尚风尘”注释: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是对天下苍生社稷的悲痛。(四)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9.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答案】8.(1)思乡:“思归客”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2)孤独:颔联——远在天外的云,孤月;(3)忠心可表: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4)积极用世、老当益壮:“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5)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9.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的情感。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解析】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手法分析,立足颔联内容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
本文标题: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同步习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2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