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十讲 葬花吟-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第十讲学习内容(第23~27回)40、四时即事41、癞和尚赞42、跛道人赞43、叹通灵玉二首44、黛玉哭花阴45、哭花阴诗46、葬花吟1987版《红楼梦》插曲欣赏《葬花吟》40、四时即事(第二十三回)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包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小言频。【说明】《四时即事》是贾宝玉进了大观园后,写自己一年四季与姊妺丫鬟们相亲相近的生活情景的诗。以当时的事物为题材的诗叫即事诗。【注释】1.首联意谓任凭锦被铺着,绣帐挂着,深夜中隔巷更鼓之声已隐约可闻,但自己并无睡意。幄,帐幕。蟆má包,也叫虾蟆包,夜里打梆子报时间的声音。2.颔联说卧床而未睡,听见窗外雨声微觉寒意,更感到眼前青春欢乐总难长久,犹如好梦易逝。春色,喻说人事,不是实写。3.颈联上句因所见而感,下句从听到夜来雨声联想到花愁而有所感。为黛玉写照。4.尾联意谓娇懒惯了的丫头已拥被欲睡,不耐我在她耳边还谈笑不绝。自是,本是。小鬟,年纪小的丫头。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注释】1.幽梦——深沉的睡梦。引申为好梦、香梦。2.“窗明”二句——意思是说以为明月映照着窗子,原来是打开了镜匣;以为云雾缭绕着房间,原来是点燃了香炉。3.琥珀——松脂化石,半透明。这里指琥珀色。荷露,酒以花露名,见《通俗编》。滑,指酒味醇美。玻璃,一种碧绿有光泽的矿物,汉代即有此名,与现在的玻璃不同。“荷露”、“柳风”又同是夏景,并借用联想修辞,即荷翻露珠似倾杯,柳垂堤岸如碧栏。唐代李宗闵“暑月以荷为杯”。见王谠《唐语林》。4.齐纨——细白的薄纱绸。古代齐国风行穿纨绮,所以叫“齐纨”。这里指小姐、丫鬟们的衣衫裙裾。有人以为是指纨扇,不对。诗写清幽,不写闷热。上句说“柳风凉”,结句说“帘卷”,都不离风。《汉书》中有“轻纨夏服”之语,此正写风动纨衣纨裤的惬意。秋夜即事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注释】1.绛芸轩——贾宝玉的住室名。2.桂魄——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遂以月为桂之精魄。浸因月光如水,所以用“浸”字。茜纱,染色丝织品的一种,这里指窗纱。3.“苔锁”句——说石上裂缝皱纹都被厚厚的青苔盖满,变得柔软平滑,可以让鹤憩息了。4.“井飘”句——井栏上桐叶飘落,栖鸦为秋露所湿。有夜深时久之意。5.“抱衾”句——用《会真记》红娘抱衾而至事。金凤,指有金凤图案的被褥。6.“倚槛”句——写望月的情怀。翠花,首饰,翡翠之类镶嵌的簪花。诗中常以落翠遗簪写富家小姐的闲散奢靡。7.酒渴——酒后口渴。8.沉烟——指炉中的深灰余火。索,索取,要求。冬夜即事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注释】1.梅魂竹梦——以梅竹入梦点染冬夜冰雪寒冷,为下句铺垫。2.锦罽jì鷞衾——织出锦花的毛毯,雁凫绒里的被褥。罽(音季),一种毛织品。鷞shuāng,雁类的一种。3.“松影”句——松耐冬寒,又常以鹤为伴,借以写清冷孤高。4.“梨花”句——虽满地梨花,但并非春天,所以说“不闻莺”。以梨花喻雪。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女奴”句——写冬夜严寒,婢女怀冷而加“诗”字,用汉代郑康成家婢女都能诗,日常对话动辄引《诗》语的典故。6.“公子”句——写冬夜严寒,公子穿戴着貂皮尚嫌酒力不足御寒。酒力轻,不是人的酒量小,而是说酒的劲头不够。7.试茗——古代上层人士讲究喝茶,不同品种的茶,烹烧的火力时间不同,要恰到好处才不失香变味,所以要“试”。如宋代蔡襄《进茶录序》说:“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闻有。”8.“扫将”句——扫雪烹茶,取其洁净,书中妙玉曾言及。【鉴赏】贾宝玉一方面是敢于蔑视传统礼教和儒家思想主张的大胆的反抗者,一方面又是过惯了吃喝玩乐的奢华生活的公子哥儿。当他初进大观园,暂时地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的时候,他更多的是个“富贵闲人”。《四时即事》诗即是他这一面生活的自我写照。但大观园不是世外桃园,它同样存在着污秽、眼泪、挣扎和反抗。当宝玉领略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侯,他就不能再悠然闲适下去了。于是,愤懑、痛苦、绝望,终至以“悬崖撒手”来抹去他身上的粉渍脂痕。《四时即事》是贾宝玉经历的道路中必然会有的一个过程,由他自己作诗来加以概括,是情节结构上的省盘。41、癞和尚赞(第二十五回)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有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一头疮。【说明】这一首与下一首赞诗是用来描绘前来解救被魔法弄疯的宝玉、凤姐的一僧一道的模样的。这种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虚构的僧道形象,是从一般旧小说情节中借来的,无关书的大旨。【注释】1.破衲芒鞋——破衣草鞋。僧衣叫衲,意思是用各种布料拼凑缝缀而成的,即“百衲衣”。无住迹——没有居处可找,非凡人之意。2.腌臜āza——不干净。42、跛道人赞(第二十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注释】1.弱水——我国西部的水名。《山海经》与先秦、两汉史书中都提到,但所说的地方不一。传说其水不能浮鸿毛,所以叫弱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也曾经过。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在东海中,一西一东。此句也无非说他“无住迹”可寻,是仙界人物。43、叹通灵玉二首(第二十五回)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说明】宝玉、凤姐被魇垂危,贾府请来一僧一道。癞僧解说那块上面刻着“能除凶邪”的通灵玉为什么未见灵效的原因说:“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他把玉擎在掌上,念了这两首诗。前一首说它当初在青埂峰下的好处,后一首叹它今日的经历。【注释】锻炼通灵:小说开头说石头被补天的女娲“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喻无知的儿童逐渐增长了见识,懂得了人事,也包括接受了新的思想。2.栊,房子的窗户。困鸳鸯:沉溺于风月之事。【鉴赏】小说中凡提到癞和尚、跛道人处,都有着隐示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正当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婚姻问题发展到明朗化、仿佛已被贾府众人公认、幸福就在眼前的时候,突然飞来横祸,宝玉被魇魔法镇住,险些送命。这种“乐极生悲,好事多磨”的变故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来更大的变故情节——贾府事败、宝玉获罪坐牢、宝黛爱情理想突然破灭而“作引”的。作者借癞和尚之口说宝玉之为“声色”所迷,犹如凤姐之为“货利”所迷。这是对宝生活中“房栊日夜困鸳鸯”一面的否定。但这决不等于说作者把宝玉与凤姐等量齐观。凤姐终至利欲熏心、自食恶果,而宝玉却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醒”来,冲破了所谓“迷关”。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醒悟”并非表现为最后成了一个“改恶从善”的“正人君子”,恰恰相反,他与劝谏他成为正人君子的薛宝钗之流决裂了。可见,小说不是为了宣扬“去欲存理”。脂砚斋责备宝玉“有情极之毒”、“一生偏僻”,正可证明宝玉不仅有所悔,更有所恶,有所恃。如果不用正确观点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就无法解说为什么宝玉始终不醒悟并改变他的“偏僻”、“乖张”亦即社会叛逆者的性格。在这两首诗中,宝玉的生活思想历程被作者蒙上了一件厚厚的风月情孽和宗教宿命的外衣,其中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情绪,这样,就不仅把事情的本质弄得扑朔迷离,而且也给人以消极的思想影响。44、黛玉哭花阴(第二十六回)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说明】林黛玉到怡红院叫门不开,呕了气,独自站在墙角花阴下哭泣。作者插入此诗渲染气氛,以表示对黛玉的怜惜。【注释】“花魂”二句:见林黛玉哭泣,花为之神魂颠倒,默默伤感;鸟也从梦中惊起,弄得痴痴呆呆。45、哭花阴诗(第二十六回)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闱。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说明】1.颦儿——黛玉。2.幽芳——这里指幽怨感伤的情怀和孤芳自傲的操守。绣闱,绣房。3.“落花”句——以花鸟拟人,说不忍听黛玉的哭声,极写她的悲泣令人悯恻,又兼应首句说貌美。【鉴赏】下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是小说中的重要文字,所以预先用黛玉哭花阴细节作引。有了这一番渲染,更增强了后文的艺术效果。46、葬花吟(第二十七回)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①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②【说明】林黛玉为怜桃花落瓣,曾将它收拾起来葬于花冢。如今她又来至花冢前,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此诗,恰为宝玉所闻。①红消香断有谁怜?——闺中女儿愁满怀;②明年闺中知有谁?——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③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④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血泪哀伤凝聚,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暗淡凄清的画面,浓烈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③风刀霜剑花必落——洒泪葬花④人初睡倍伤神——怜春恼春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⑤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⑦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⑧全诗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丑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⑤昨夜悲歌花鸟魂此日随花觅香丘⑥为何葬花?⑦何人葬我?⑧花落人亡两不知——收束全诗•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对“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的探秘,都背离了这首旷世奇诗的真正价值。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葬花吟》写出了林黛玉高洁的人品和卓绝的才思,道出了人类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终究无法把握的永恒遗憾。第十一讲预告(第28~37回)47、小曲48、“女儿”酒令五首红豆曲(贾宝玉)49、题帕三绝(林黛玉)50、招宝玉结诗社帖1987版《红楼梦》插曲欣赏《题帕三绝》谢谢欣赏
本文标题:第十讲 葬花吟-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5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