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格物致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教材定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三篇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以及语言上的独特精妙之处。【素养目标】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文化常识1.了解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2.孟子轶事啮指痛心格物致知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3.了解孟子思想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4.了解《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5.解题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三、诵读感悟(一)预习检查明确字音。孺.子(rú)怵惕..(chùtì)恻.隐(cè)内.交(nà)要.誉(yāo)羞恶.(wù)格物致知(二)诵读指导。(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例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明确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四、文本研究【思考1】研读第一部分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释义: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情。活动二:问题探究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明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明确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格物致知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明确性善论。【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运:运转,转动②所以:表原因③乍:突然、忽然。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⑤怵惕:惊骇,恐惧。⑥恻隐:哀痛,怜悯。⑦内交:结交,“内”同“纳”。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⑨乡党:同乡。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活动二:问题探究1.这一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有何作用?明确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思考3】研读第三部分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是:代词,这、此②之:补充音节,无实义③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④辞让:谦逊推让⑤端:萌芽,发端。格物致知特殊句式:非人也、仁之端也判断句释义: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活动二: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明确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思考4】研读第四部分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之:取独②四体:四肢③是:代词,这④贼:伤害⑤凡:凡是⑥若:就像⑦始:刚刚⑧然:同“燃”⑨达:流通,指泉水涌出。⑩苟:如果⑪保:使……安定。特殊句式: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宾语前置句释义: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最后一部分的作用。明确总结“四端”的作用和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政治主张。知识拓展:“之”的用法:①助词“的”。例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格物致知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③泛指代词:即可指称人,又可指称物,在句子中大多做宾语或定语。例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思考5】这篇论说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思考6】文章中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①例证法,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②喻证法,比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还有“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更加生动形象。③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④假设论证,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思考7】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明确例如,观点一: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观点二: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观点三: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考8】拓展阅读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格物致知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本文标题: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8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