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特级教师课堂】《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咏“月”名句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师、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欣赏朗诵音频,感知诗歌意境1、欣赏朗诵音频正音:滟滟皆似霰汀上白沙纤尘捣衣砧碣石yànxiànxiānzhēnjiétīng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清人沈德潜评:“题中五字,安放自然。”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诗歌情节也随此五字逐步展开和逐步归结。“月”——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春江花月夜月出—月悬—西斜—月落线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师生合作诵读,想一想在诵读过程中你感受到了这首诗的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有几幅图景?美春江花月夜月下之景月色无垠月色纯净画意美月下之思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美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美(1—8)(9—16)(17—36)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四幅图景春江花月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春江花月图中的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意境特点:空阔纯净清幽柔美朦胧恬静情感: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体会画面之美。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月下沉思图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层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这一层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这是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引发诗人对人生的观照,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有待无穷的惆怅之情。在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等,但诗的主题多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与他们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时代之音的回响。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卷”与“拂”——表明思妇不堪思念之苦,徒做无奈而且无用的挣扎。“不去”“还来”——是月光的执着,更是相思的执着。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相思无着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诵读指导:(全班,悠扬、充满朝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女生,缱绻、委婉):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男生,真情、昂扬):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全班重复读两遍):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美读诗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那么,面对生命的短暂,你将如何面对?是消极懈怠,还是积极进取?请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二:消极懈怠。宇宙浩大,个人渺小,一个人终其一生即使再努力,力量也是渺小的,或许也只是白折腾。还不如,善待自己,让自己平稳安适地度过这短暂的人生。示例一:积极进取。人生就是用来奋斗的,积极进取是人生的主旋律。虽然人生短暂,但我们不去奋斗,不去争取,就不会有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前行。从个体来看个人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众人的力量确实巨大的。也许,一代人的奋斗是有限的,但一代代人接继奋斗,终会赢来胜利的曙光。春江花月夜意象:春、江、花、月、夜美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四幅图景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完美融合1、背诵全诗。2、搜集古诗中借用春、江、花、月、夜来抒情的诗句,并写出你的理解感受。
本文标题:【特级教师课堂】《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9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