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人教九年级下第10单元 酸和碱 单元检测
1化学人教九年级下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和碱的识别”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3.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A.柠檬汁pH=2B.鸡蛋清pH=8C.蒸馏水pH=7D.肥皂水pH=104.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5.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8.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能的Na2SiO3溶液(俗称水玻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玻璃属于纯净物B.水玻璃和玻璃属于同种物质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D.NaOH溶液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2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10.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A.Ⅰ处溶液变蓝B.Ⅱ处溶液变浑浊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Ⅳ处试纸变红二、积累运用(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1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是____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3)消石灰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4)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__________。12.(7分)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8分)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相同的________(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两条即可)。(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____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8分)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3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______,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情景分析(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15.(7分)(1)小亮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小亮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他加入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吐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灾害频发。震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8分)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液体,经步骤①:观察颜色与状态;步骤②:闻气味;步骤③:取该液体适量与一枚生锈的铁钉作用,看到铁锈逐渐溶解;步骤④:另取少量该液体与纯碱反应,发现有气泡产生。确认该液体为食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①至④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判断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步骤②中能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醋酸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3)当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与纯碱反应时除有气泡生成外,还生成了醋酸钠(CH3COONa)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18分)17.(8分)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上装置4(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0分)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②____________部分变质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②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4)小结与思考: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______________。五、计算应用(本题包括1小题,10分)19.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1)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______t。(2)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3)处理一定量的浓硫酸,理论上既可用m1吨氢氧化钙粉末,也可选用m2吨氧化钙粉末,还可用m3吨碳酸钙粉末,则m1、m2、m3的数值大小关系为________。5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解析:除杂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保留主要成分,又不混入新的杂质,而C中熟石灰[Ca(OH)2]和石灰石(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答案:C6.答案:A7.解析:碱的通性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CO2反应。而C项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BaSO4沉淀,氢氧化钡是唯一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碱。故C正确。答案:C8.解析:水玻璃是Na2SiO3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和玻璃的成分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若用磨口玻璃塞,时间长了会黏合在一起而无法打开,应选用橡皮塞。答案:D9.解析:本题考查对图像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图像中一些特殊的点、段的意义。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为固体,故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0,A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质量,B错误;在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逐渐升高,最终会超过7,C正确;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随着硝酸钾的加入而增大,D错误。答案:C10.解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A错误,D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碱性减弱,酚酞溶液颜色变浅,C正确。答案:A11.答案:(1)HCl(2)232CO(3)Ca(OH)2(4)62SHO412.答案:锈迹消失,溶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保持机械设备干燥、刷漆、涂油等13.解析: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如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反应等;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故可作干燥剂,如干燥氧气、氢气等气体,但应注意,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如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答案:(1)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能与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等(任写两条)(2)H2(或O2)CaO+H2O===Ca(OH)2(3)H2SO4+Ca(OH)2===CaSO4+2H2O(4)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14.解析:A是人体胃液中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人教九年级下第10单元 酸和碱 单元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5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