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7页江西广昌县杨溪中学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要配制100g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2.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ZYB.ZYXC.YZXD.XYZ3.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A.盐酸除铁锈B.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纯碱除油污4.下列有关回收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B.可以节约能源C.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可以防止金属锈蚀第2页,共17页5.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今年某市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A.B.C.D.6.某同学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他的实验记录一定错误的是()A.纯碱溶液的pH=11B.食醋的pH=8C.肥皂水pH=10D.酸梅汁pH=4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8.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17页A.对比实验一和二,可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二和三,可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一和二,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二和三,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9.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0.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B.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12.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第4页,共17页A.AB.BC.CD.D13.实验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现将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A.245gB.195gC.100gD.50g14.为了初步确定某种铁矿石的种类,取该铁矿石用盐酸溶解,有气体放出,这种铁矿石的名称是()A.磁铁矿B.赤铁矿C.菱铁矿D.大理石15.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B.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C.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铅物质的排放D.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减缓能源危机16.根据一年来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第5页,共17页A.为了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B.塑料垃圾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D.发现燃气泄露时,既不能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17.下列4个图像分别表示下列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B.C.D.18.下列材料分类错误的是()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材料C.机动车轮胎——复合材料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第6页,共17页19.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此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0.向一定量的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以下图像正确的是(图像中V表示体积,m表示质量,ω表示质量分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6分)21.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査阅资料]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问题探究]第7页,共17页(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Ⅰ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a.称量装置D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个数据。(填数字)22.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第8页,共17页23.近年来,因建设“PX”项目而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都要用到它的合成产物。PX的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酒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对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试根据分子模型写出对二甲苯的化学式____________。(2)计算对二甲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3)PX项目之所以会引发各种争议,源于人们对它认识的局限性。结合题干信息,在下列各种观点中,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________(选填字母)。A.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该大力发展PX项目B.在环保评估可行且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PX项目C.化工项目一定会产生污染,应该禁止PX项目24.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25.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g;(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g。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2分)26.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第9页,共17页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__(用序号表示);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铁架台E.酒精灯(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蔬菜B.牛奶C.大米(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塑料保鲜膜B.橡胶手套C.棉布围裙(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8.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实验验证][分析与思考]第10页,共17页(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册化学】江西广昌县杨溪中学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5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