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四单元检测题-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随堂教学案(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检测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认识,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念。再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中国的人类情怀,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于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真正的大格局、大自觉。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人民的一种朴素情感上。当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坚守到底的中国医疗队,彰显出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______的决心;当亚丁湾海域海盗出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挺身而出,10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一次次挺身而出见证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大爱。近代以来,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同时也对生活满怀美好渴望。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上。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减贫。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既各美其美又,中国不搞成果独享.求的是“百花齐放春满园”,乐意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根植发轫患难与共美美与共B.根植发轫肝胆相照美人之美C.发轫根植患难与共美人之美D.发轫根植肝胆相照美美与共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同时也对美好生活满怀渴望。B.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尊重并支持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同时也对生活满怀美好渴望。C.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对生活满怀美好渴望,同时也尊重并支持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D.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满怀渴望,同时也尊重并支持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之中,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割开来。(摘录自《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A.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念。B.10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C.“-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减贫。D.乐意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4.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鉴赏诗歌,不仅要品言内之意,而且要品言外之意。体味下列诗词句中各意象的暗含之意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用线连起来。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离别不舍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恨悲凉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思亲念友④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忧愁凄苦⑤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圣洁坚贞5.高二(8)班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诗歌朗诵系列比赛活动。每期活动围绕一个人物展开。如果你是其中一期的节目主持人,请选择以下四个人物中你认为符合本期主题的一个人物,在开场白中进行介绍。要求:(1)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100字以内。屈原白居易辛弃疾李清照(1)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开场白:二、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月下[俄]费特我和你一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我的心快醉了,在神秘的沉默里。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在这迷人的世界。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你一道漫步”,此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能是与“我”相恋的爱人。B.“在神秘的沉默里”,“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C.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诗意拓展,转入到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绘。D.“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由“我和你”转为“我们”,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闪亮的明镜”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特征,表达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使用反问语气,诗歌的节奏略为加快,强调了对生活的热切之情。D.这首诗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8.“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9.“在月亮的清辉里”这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请问有什么艺术效果?(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平高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注】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九叶派)的代表诗人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变化,传达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导人去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12.“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四.写作训练13.本课的四首外国诗歌,运用各种典型的意象,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思。请你从下面几个意象中任选一个,运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写段250字左右的抒情片段。杨柳梅花大海夕阳答案1.A【解析】“根植”即扎根的意思,多用于比喻;“发轫”,即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患难与共”即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而“肝胆相照'强调的是真诚、真心。“美美与共”强调的是共享共建、多元和谐,“美人之美”强调认可或包容对方。2.D【解析】先“尊重”再“支持”;先表明自己的追求,再表明对待他人的态度;权利比权力更多包含了利益在内;“美好”一词作定语来修饰生活”,而不是作状语来修饰“渴望”。3.D【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引号都是表特殊含义;A项是引用,B项是强调,C项是特定称谓。)4.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忧愁凄苦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离别不舍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圣洁坚贞④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悲凉⑤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思亲念友【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①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细雨”“黄昏”均有忧愁凄苦之意;②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常折柳枝送别,含有挽留、不舍之意;③出自王安石的《梅花》,“梅花”雪中绽放,是圣洁坚贞的化身;④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杜鹃”啼血,“猿”声凄厉,充满怨恨悲凉之情;⑤出自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大雁南飞,鸿雁传书,“雁”是思亲念友的寄托。5.【示例】(1)引用、排比(2)她有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调皮活泼,也有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婉含蓄,还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大气,她就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号为易安居士的李清照。【解析】题中给出四个人物,做介绍时应该在活动主题的范围内结合每个人物的特点。特点可以抓住诗歌方面的艺术风格、取得的成就,或是其精神品质代表诗作、诗句等。因为介绍的是人物,可以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反问、衬托等修辞手法。6.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B项,“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分析错误,仅仅是“神秘的沉默”,不能让读者联想到气氛“欢愉而融洽”,结合前文“醉了”一词才能达到这个效果。7.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B项,“表达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分析不正确。从全诗的温馨氛围和迷人意境来看,“小草在呜咽不息”不能表现忧伤的氛围,此处是从听觉角度描绘了小草在夜色中的声音。8.①“醉了”在此处是“沉浸”的意思,“我”的心沉浸在美景和爱情中;这优美的月景和迷人的爱情让“我”愉悦、欢畅;②“醉了”一词为下文“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的抒情做了铺垫。【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通常从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去赏析。“我的心快醉了”意思是“我”沉浸在这优美的月景和迷人的爱情里,感到愉悦、欢畅。“醉了”此处是“沉浸”的意思,指“我”的心沉浸在美景和爱情中。在这样的美好时刻,“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美好,为下文“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的抒情做了铺垫。9.③“在月亮的清辉里”营造了优美、温馨、迷人的意境,烘托了我”内心的愉悦和爱情的美好;②“在月亮的清辉里”在诗中一咏三叹,在反复中加强了诗意,渲染了美好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③“在月亮的清辉里”紧扣题目“月下”,展现了优美的画面,同时贯穿全诗,使全诗层次分明,结构圆融。【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在月亮的清辉里”这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我和你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描写了“我们”散步的环境渲染了美好的意境;第二次出现,是在“我的心快醉了…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之后,既营造了优美、温馨、迷人的意境,烘托了“我”内心的愉悦和爱情的美好,又为下文情感发展做铺垫;第三次出现是在诗歌的最后,“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一咏三叹,在反复中加强了诗意,又紧扣题目“月下”,展现了优美的画面,同时贯穿全诗,使全诗层次分明,结构圆融。10.选D【解析】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11、选D【解析】D项,“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12.“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地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13、【示例】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她凌雪斗霜,坚强不屈,不沾染一丝污迹。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在漫山遍野的雪中,在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盛开了,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细细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检测题-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随堂教学案(选择性必修中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6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