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仓储管理第一节仓库一、仓库的概念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储是物流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它具有储存、保管等传统功能,而且包括拣选、配货、检验等作业,并具有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二、仓库的分类•(一)按仓库的适用范围不同分类1.自用仓库2.营业仓库3.公用仓库4.保税仓库5.出口监管仓库•(二)按仓库保管条件分类1.通用仓库2.专用仓库3.特种仓库4.水上仓库(三)按保管物品种类的多少分类1.综合库2.专业库(四)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生产性仓库2.中转性仓库3.储备性仓库(五)按仓库功能分类1.集货中心2.分货中心3.转运中心4.加工中心5.储调中心6.配送中心7.物流中心(六)按仓库的作业程度分类1.人力仓库2.半机械化仓库3.机械化仓库4.半自动化仓库5.自动化立体仓库三、仓库的作用•1.储存保管作用•2.调节供需作用•3.流通加工作用•4.货物集散作用•5.配送和加工作用•6.信息传递作用第二节仓库规划与设计一、仓库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容所谓仓库建设规划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上对仓库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仓库建设规划的内容:•(1)确定仓库网点的数量、规模及其服务范围:•(2)确定仓库的备选地址:•(3)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4)确定仓库建筑类型及规模;•(5)确定仓库设备类型及数量;•(6)确定仓库技术作业流程;•(7)仓库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的预测二、仓库规模的选择影响仓库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客户服务水平、所服务市场的产品数目、投人市场的产业数目、产品大小、所用的物料搬运系统、吞吐率、生产提前、库存布置、通道要求、仓库中的办公区域、使用的支架和货架类型以及需求的水平和方式等。三、仓库数量决策通常仓库数量越多,带来的系统总的存储成本和库存成本就越高,同时运输成本和缺货成本就会减少,所以确定仓库数量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四、仓库地址的选择(一)仓库选址的原则仓库的选址过程应同时遵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二)仓库选址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经营环境因素•3.基础设施状况•4.其他因素•(三)仓库选址的基本方法•仓库选址的方法有基于选址成本因素的盈亏点平衡评价法、重心法、线性规划的表上作业法、启发式算法等,也有基于选址诸多因素的综合因素评价法。这些方法都是设施选址的量化分析方法,各有计算简繁,各有优势特点,也各有不足。五、仓库内部规划与设计•(一)仓库总平面布置•仓库总平面布置包括库区的划分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还包括运输线路的组织与布置、库区安全防护以及绿化和环境保护等内容。•(1)方便仓库作业和商品储存安全。•(2)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3)防止重复搬运、迂回运输和避免交通阻塞。•(4)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5)符合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要求。•(6)综合仓库当前需要和长远利益,减少将来仓库扩建对正常业务的影响。在进行仓库总平面布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三)库房内部布置•库房内部布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库房内作业的灵活性和有效利用库房内部的空间。商品保管和出入库作业是在库房内进行的两种基本作业形式。按照库房作业的主要内容,库房可以分为储备型和流通型两大类。这两类库房由于主要作业内容不同,对于库房的布置要求也就不同。一、仓储作业基本流程•仓储管理作业基本流程包括: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和在库管理三项流程。仓储作业流程大体上如下图所示:退货财务入库储存出库储存条件控制储存期限管理超期商品管理盘点管理核对出库单检验质量核对实物核对订购单和对送货单和对实物检验质量验收收货不合格二、入库作业管理(一)商品入库的方式1、车站、码头2、专用线接车3、仓库自行接货4、库内接货目录(二)商品入库交接的程序入库流程:订购单——送货单——点收检查——办理入库手续——物品放置到指定位置——物品标识卡加以标识。(三)商品入库的验收商品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三、在库管理(一)储存区域的合理布局储存区域的合理布局是指将各种商品合理地布置到库房、货棚、货场的平面和空间,以利于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二)分区分类作业由于仓库的类型、规模、经营范围、用途各不相同,各种仓储商品的性质、养护方法也迥然不同,因而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也有多种,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1.仓库的分区分类与专仓专储的主要区别(1)仓库的性质不同(2)储存货物的种类多少不同(3)储存货物的数量多少不同(4)储存商品的性质不同货物分区分类储存的意义:2.分区分类储存货物的作用(1)可缩短货物拣选及收、发作业的时间;(2)能合理使用仓容,提高仓容利用率;(3)有利于保管员熟悉货物的性能,提高保管养护的技术水平;(4)可合理配制和使用机械设施,有效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程度;(5)有利于仓储货物的安全,减少损耗。货物分区分类储存的原则:1.货物的自然属性、性能应一致2.货物的养护措施应一致3.货物的作业手段应一致4.货物的消防方法应一致货物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1.按货物的种类和性质分区分类储存2.按货物的危险性质分区分类储存3.按货物的发运地分区分类储存4.按仓储作业的特点分区分类储存5.按仓库的条件及货物的特性分区分类储存(三)货物规划和统一编号作业1.货位编号的要求(1)标志设置要适宜(2)标志制作要规范(3)编号顺序要一致(4)段位间隔要恰当2.货位编号的方法(1)仓库内储存场所的编号(2)库房编号(3)货位编号货位编号的要求和方法:(2)货物分类的方法①按货物的用途分②按货物的原材料分③按商品的加工方法分④按货物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⑤按其他特征分(1)货物分类的原则①科学性②系统性③实用性④可扩性⑤兼容性⑥唯一性货物分类及编码的原则、方法:1.货物分类的原则、方法2.商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商品编码,又称商品货号或商品代码,它赋予商品以一定规律的代表性符号。符号可以由字母、数字或特殊标记等构成。(1)商品编码的原则:①唯一性原则②简明性原则③标准性原则④可扩性原则⑤稳定性原则(2)商品编码的方法①层次编码法②平行编码法③混合编码法1、堆码的要求(四)堆码与苫垫作业(1)对堆码场地的要求(2)对堆码货物的要求(3)堆码操作的要求堆码作业技术:2.货垛安排(1)货垛“五距”的规范要求。货垛的“五距”指:垛距、墙距、柱距、顶距和灯距。(2)货垛可堆层数、占地面积的确定。(3)货垛底层排列。(4)货垛的基本形式。箱形商品的堆垛通常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重叠式;砖砌式;纵横交错式;中心留空通风式。苫垫作业技术:垫垛就是在商品堆垛前,根据货垛的形状、底面积大小、商品保管养护的需要、负载重量等要求,预先铺好垫垛物的作业。1.苫盖技术(1)苫盖材料塑料布、席子、油毡纸、铁皮、苫布等,也可以利用一些货物的旧包装材料改制成苫盖材料。(2)苫盖方法①垛形苫盖法②鱼鳞苫盖法④活动棚架苫盖③隔离苫盖法2.垫垛技术(1)垫垛材料通常采用枕木、石墩、水泥墩、木板、防潮纸等,根据不同的储存条件,货物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垫垛材料。(2)垫垛方法①码架式③防潮纸式②垫木式二、出库业务作业1、商品出库要求“三不”,即未接单据不登账,未经审单不备货,未经复核不出库;“三核”,即在发货时,要核实凭证、核对账卡、核对实物;“五检查”,即对单据和实物要进行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查、件数检查、重量检查。2、商品出库的形式(1)送货(2)自提(3)过户(4)取样(5)转仓3.出库流程(1)内部:领料人填写领料单——主管签字——凭单领料——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发料(2)外部:商务代表填写库单——用户确认——收银——出库单送到装机处——装机人员领料——仓库发料———装机人员核对规格、数量并签字4.出库程序核单备料复核包装点交登账现场和档案的清理5、退货手续退货流程:商务填红字出库单——收银——装配——核对货单办理退库手续——货物归还原位6.出库中的问题处理(1)出库凭证(提货单)上的问题。(2)货数与实存数不符。(3)串发货和错发货。(4)包装破漏。(5)漏记和错记账。一、库存与库存管理•库存的概念:•“库存”是指在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用于未来的、有经济价值的物资。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二、库存管理的目标•第一,应保证库存管理人员的安全•第二,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一)ABC分类法库存类型特点(按货币量占用)管理方法A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5%~15%,成本占60%~80%进行重点管理。现场管理更加严格,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为了保存库存记录的准确性要进行经常检查和盘点;预测要更加仔细B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20%~30%,成本占20%~30%进行次重点管理。现场管理不必投入比A类更多的精力;库存检查和盘点的周期可以比A类要长一些C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60%~80%,但成本仅占5%~15%只进行一般的管理。现场管理可以更粗放一些;但是由于品种多,差错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因此也必须定期进行库存检查和盘点,周期可以比B类长一些(二)CVA分类管理法库存类型特点管理措施最高优先级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物品或A类重点客户的存货不许缺货较高优先级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物品或B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偶尔缺货中等优先级生产经营中比较重要的物品或C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较低优先级生产经营中需要,但可替代的物品允许缺货(三)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实施:第一步: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第二步: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第三步: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或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第四步:组织机构的变革。(四)联合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库存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五)准时制库存控制方法准时制库存控制是指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的计划,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第五节仓储绩效管理一、仓储合理化的目标仓储系统合理化的目标可以归纳为12个要点:理念、规模、模式、模数、布局、自动、信息、投资、安全、效益、环保、服务。二、仓储绩效评价的意义及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稳定性原则•5.比较性原则
本文标题:第五章 仓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9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