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X年食品安全国际热点-定稿-(1-8)
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专家解读刘秀梅研究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特邀专家1、马肉风波(欧洲)热点概况2013年1月瑞典、英国和法国在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马肉,德国宣布发现疑似“挂牛头卖马肉”情况。随后,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多国卷入“马肉”丑闻,引发消费者反感。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官员说,欧盟正拟订方案,要求所有成员国对加工牛肉开展脱氧核糖核酸(DNA)抽检,以消除马肉风波忧虑,恢复消费者信心。2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称,在屠宰的部分马肉中发现止痛药成分,这些马肉可能已进入食物链。专家观点“挂牛头卖马肉”事件是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造假者一方面是对消费者权益和信心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政府监管和检测能力的挑战。在牛肉产品中不论掺有马肉还是猪肉,并不会给消费者造成健康伤害,但给人们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比身体伤害更加持久。然而,英国发布消息称,部分马肉中检出止痛药成分的残留,也许是为欧洲各国政府严管食用马肉提供事实依据。结论“马肉风波”是一起典型的以假乱真、消费欺诈案例,折射出造假者的贪婪,消费者的无奈和监管者的缺位。2、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在欧洲牛奶的召回和在美国狗食的召回(欧洲、美国)热点概况2013年3月,据荷兰乳业组织(NZO)透露,在两家荷兰牛奶农场的牛奶中发现了过量的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被污染的牛奶已经立即从生产链上撤下销毁,目前这两家奶厂已经恢复向乳品加工商供货”。经查,乳中黄曲霉毒素来源于饲料中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塞尔维亚和德国的玉米。又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消息,2013年2月美国一家公司发布召回公告称,将对几款狗粮实施召回,因为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召回产品有6款,保质期分别为2013年11月19日、11月24日、11月25日),但尚未出现狗在食用后患病的报告。专家观点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烈的致癌物质,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会产生急性和慢性的危害。荷兰牛奶中发现了过量的黄曲霉毒素,推本溯源,查明了来源于塞尔维亚和德国玉米的黄曲霉污染。控制黄曲霉毒素应从源头开始。在美国,狗粮受到了黄曲霉的污染,毒素含量超标。食物可直接进入动物体内,危害严重。控制黄曲霉毒素,无论人与动物,是考验各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课题。结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危害人和动物。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任重而道远。3、法国多品牌瓶装水检出药物或杀虫剂残留(法国)热点概况2013年3月,法国《6000万消费者》杂志曝出多款知名品牌瓶装水含有药物或杀虫剂的残留物,引发关注。消息称,该杂志对当地47种矿泉水、瓶装水进行检验,其中10种受到污染。包括家乐福特价水CelineCristaline等瓶装水中发现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他莫昔芬成分;其他发现了血管扩张剂的成分;Obio等桶装水中发现酞酸盐的成分。此外,在4种瓶装加气水中也检测到杀虫剂残留。调查人员还在Vittel、Volvic、Cora和Cristaline等10种品牌瓶装矿泉水中,发现禁用的除草剂。报道认为,杀虫剂残留或与水产地农业活动相关。《6000万消费者》杂志主编ThomasLaurenceau表示,尽管这些含量极低,不对人身体造成危险,但在水源进行诸多保护的情况下出现残留应值得思考。专家观点法国知名品牌瓶装水中检出药物或杀虫剂的残留物,一方面可能是水源受到了污染,另一方面可能是来自于包装物或加工环境的污染。杀虫剂残留或许与水源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他莫昔芬的检出与包装物的污染脱不了干系。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安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结论法国知名品牌瓶装水检出杀虫剂和他莫昔芬暴露出水源和加工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给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4、美国15个州出现大肠杆菌疫情(美国)热点概况2013年4月美国疾控中心宣布,遍布全美15个州的大肠杆菌O121疫情,造成至少27人感染,超过1/3的病患入院治疗,81%为21岁以下,最小的仅2岁。其中,两人因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而使病情恶化,导致肾功能衰竭。没有死亡报告出现。本次疫情疑似由“富裕农场”(FarmRich)牌食品引起,包括冷冻比萨、玉米粉饼、马苏里拉奶酪,产自2012年11月12日至19日,在全美范围内销售。该公司召回了1000万磅被污染的冷冻食品,只涉及佐治亚州分厂,估计市场上仍有大约300万磅疑遭污染的食品在出售,其中30万磅送到学校做营养午餐。此次召回事件涉及的大肠杆菌非常罕见,且很难识别,因此可能有更多人因此致病却并不自知。专家观点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一直是美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难以逾越的障碍。此次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食品种类包括冷冻比萨、玉米粉饼、马苏里拉奶酪等,导致的疫情涉及美国15个州,死亡近30人。如此看来,美国食品中微生物污染具有普遍性。虽然美国具有完备的食品召回制度防线,也会不断受到不同致病性微生物的不断冲击。结论“富裕农场”(FarmRich)多种食品中大肠杆菌污染引发的疫情反映出其加工环境、加工过程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控制缺陷,也是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仍需高度关注的重点。5、俄罗斯发生沙门氏菌导致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俄罗斯)热点概况2013年6月俄中部城市彼尔姆近150名中学生因食物中毒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其中84人留院治疗。初步检查表明,病因是学校食堂的肉饼、鸡蛋饼等食物受沙门氏菌污染。彼尔姆市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这一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展开调查。目前这所学校已关闭,接受隔离检疫。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沙门氏菌污染饮水、食物、餐具等,人进食后感染,禽肉禽蛋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专家观点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遍及全球,俄罗斯中部城市彼尔姆发生150名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表明学校食堂的肉饼、鸡蛋饼等食物受到了沙门氏菌的污染。发生沙门氏菌食品中毒多是由食品原材料污染和加热杀菌不彻底等原因引起,为避免沙门氏菌中毒,充分加热是必须的处理方式。结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原料严格检验、食物彻底加热、避免交叉污染是预防沙门氏菌中毒的关键环节。6、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新西兰)热点概况2013年8月2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旗下工厂生产的约2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这些乳清蛋白粉作为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饮料等产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国等海外市场。8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该部门对恒天然集团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进行了多次重新检测,结果未发现其中含有致病的肉毒杆菌,而是含有一般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梭状芽孢杆菌。专家观点肉毒杆菌(Clostridiumbotulinum)又称肉毒梭菌,是生长在常温、低酸和厌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在厌氧环境和适宜温度(18~30℃)下产生的肉毒毒素可引起人中毒性神经麻痹。但当食品的pH值低于4.5、大于9.0,或环境温度低于15℃、高于55℃时,肉毒杆菌芽孢不能繁殖产毒。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污染菌最终鉴定结果并不是肉毒杆菌,也未导致疾病发生。但新西兰对此事件的“过度透明”给国际贸易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结论国际社会鼓励食品企业对消费者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这点讲,恒天然做到了。但同时也暴露出浓缩乳清蛋白在生产过程控制、常规检验、信息发布等环节存在不足,国内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引以为戒。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食品质量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理事长特邀专家7、含有猪肉DNA的清真羊肉汉堡,波及英国莱斯特的19所学校(英国)热点概况2013年3月,英国爆出新的食品丑闻。检查员在伦敦“圣玛丽学校”的清真校餐中,发现清真鸡肉肠和汉堡中竟含有猪肉DNA。初步检测结果还显示:瘦牛肉馅中也含有羊肉和猪肉DNA。目前,在英国约有150万穆斯林,皆为外籍移民及其后裔,占全国总人口的1.5%,伦敦大约有25万来自不同民族的穆斯林。英国穆斯林开办了10余所经文学校和穆斯林中学,高等院校有伊斯兰研究学院、阿维森纳学院。英官员表示,虽在两种清真食品中未发现马肉成分,但发现猪肉DNA更使人震惊和不可接受。专家观点不言而喻,清真鸡肉肠和汉堡中竟含有猪肉DNA,是又一起“马肉风波”。穆斯林食品中检出猪肉DNA,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令英国150万穆斯林震惊和不可接受,也许会导致宗教问题。结论英国清真食品中检出猪肉DNA,是“马肉风波”的“并发症”,同时可能带来宗教冲突。也许为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造假”问题。8、印度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印度)热点概况2013年7月16日,印度东部比哈尔邦一所小学的47名学生在学校进食印度米豆粥之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造成22人死亡。事件之后,当地出现了暴力示威。包括学生家长和村民在内的数百名示威者放火焚烧了四辆警车。当地医院的一位医生说,造成食物污染的可能是杀虫剂中所含的一种化学物质。一位学校厨师对政府官员说,她怀疑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的是一种新使用的食用油。印度公立小学给学童提供免费午餐,但学生和家长经常抱怨午餐的卫生状况不好。政府表示,这项计划覆盖全国120万所学校,为1.2亿学生提供午餐,目的是为了对付饥饿,并且促进入学率。报道称,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地比哈尔邦是印度最为贫穷和人口最多的邦之一。专家观点在印度东部比哈尔邦,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学校,引起22学生死亡。据查是杀虫剂污染了米豆粥,免费午餐吃出了人命的代价。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许与经济发展状况不无关系,印度政府为了对付饥饿,提高入学率提供免费午餐的同时,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结论食品安全事件殃及人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监管决不能儿戏。9、泰国大米检出杀虫药溴甲烷残留(泰国)热点概况2013年7月在泰国消费者基金会6月化验的46个市售食米样本中,发现34个样本含有杀虫药溴甲烷,其中13个样本溴甲烷含量超出中国标准5ppm的。CocoPimpa牌白米的样本溴甲烷含量更是高达67.4ppm。深圳是泰国香米的消费大市,泰国香米市场份额占全国80%,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市民高度关注。不同的国家对溴甲烷的含量标准并不一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安全标准50mg/kg,印度为25mg/kg,我国为5mg/kg。如果以中国的标准而言,46家在泰国市售的白米中则有13家不合格。专家观点溴甲烷常用于植物保护的杀虫剂、杀菌剂和谷物熏蒸剂,泰国大米中溴甲烷含量超标,也许是来源于水稻杀虫、杀菌和稻谷的熏蒸。虽然世界各国对粮食中溴乙烷的限量标准不同,但其可能造成人体的伤害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是泰国大米的主要进口国,严格把关,严禁有毒大米入关是国家质检部门神圣的职责。结论大米是亚洲人的主食,安全问题不可小视。海关对进口大米的安全性应严格把关。10、巴西原料奶掺假事件(巴西)热点概况2013年9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五家牛奶场,在原料牛奶掺入大量井水,为掩盖掺水,在奶中掺入大量尿素,许多品牌的牛奶中都发现了甲醛的存在。食用甲醛会造成消化道损伤,如果频繁接触则会引发癌症。美国癌症研究所声明,甲醛如果暴露在外,人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极有可能引发鼻咽癌和白血病。巴西司法部已向那些在产品中添加了甲醛的公司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发表声明阐明其添加甲醛的原因。分析指出,伊塔莱克、利达、木暮和拉维达的产品中存在类似尿素的物质,并且其组成部分中含有甲醛。专家观点发生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五家牛奶场原料乳掺假事件,在原料乳中掺入尿素,目的是为了掩盖掺入大量的井水;在乳中检出甲醛,也许是为了抑制掺水牛乳的微生物的腐败作用。不法造假者利欲熏心,完全忽视了甲醛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看来,不论是地球的这边还是地球的那边,乳的风险依然存在。结论世界大同,造假者各有千秋。原料乳掺假道理相同,方法各异。11、日本知名商家食材标识不实的欺诈行为被揭露(日本)热点概况2013年11月,日本多地接连曝出多起食材虚假标识事件,牵扯多家老字号酒店和百货
本文标题:X年食品安全国际热点-定稿-(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0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