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1新形势新挑战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安全[摘要]2009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最为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中国经济逐步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V”型反转,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主线,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成果显著。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安全依然面临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严峻挑战。2009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最为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G20峰会召开、新兴大国强势崛起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事件为标志,“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1]国际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科学应对,化危为机,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巩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化解危机,国际地位和影响继续提升2009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继续给予全球经济以严重冲击。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等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据经合组织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4.0%,日本增长率为-6.6%,欧元区国家的增长率为-4.1%。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外贸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月度统计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沿海地区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工厂停产,上千万农民工待业或返乡;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果断出手,自2008年11月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中心目标的反危机措施:包括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等10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结构性减税,加大科技、民生领域投入,重大工程相继开工等等。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开始逐渐好转,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已达到8.9%。11月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中国达到保八目标已无悬念,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际相关权威机构的普遍认同。根据12月份的统计数字,中国外贸出口自2008年11月份以来首次实现了同比正增长,2009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已成定局,在汽车销量方面,中国也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年度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大国。可以说,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已逐步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实现了“V”形反转,达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目标。2伴随中国在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经济下行的趋势,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向了企稳回升和企稳向好,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从中国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的比较上看,国际舆论普遍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继超过德国之后,在2009年或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增田亮的测算,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估计将达到9%左右,而日本的GDP将出现3%-4%的负增长率,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如果以2008年中国GDP总量已经占到日本的93%这一百分比作为计算基准的话,2009年中国的GDP将超过日本。[2]在2009年11月中旬召开的新加坡APEC首脑会议上,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坦然表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是当然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从人口的规模来考虑,超过也是应该的。”[2]此外,从中美两国经济规模的对比上看,虽然此次危机不会对美国的“一超”地位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在美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和实力的相对提升,无疑有利于中国缩短赶超美国的时间,加速世界多极化的进程。2009年高盛公司研究部门就再次调整预测,将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间,从本世纪的40年代提前至20年代的某个时间,便反映了这样一种发展的趋势。由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0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009年,中国更成为遏制国际金融危机恶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性力量。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3]另一方面,此次危机促使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在2009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由G20取代G8,将峰会机制化,使20国集团峰会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和有效平台;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上述事实表明,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事务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必将对国际体系的变革与世界新秩序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最后,从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看,自2009年第三季度起,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均出现好转趋向。美国经济在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出现首次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3.5%;根据欧盟11月份公布的初步统计,欧元区16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连续5个季度下降之后,第三季度增长了0.4%,欧盟27国经济比前一季度增长0.2%。这意味着美、欧发达国家开始走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世界经济不大可能因此次危机陷入长期萧条和低迷,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国际经济环境有望继续得以维持。2009年7月,胡锦涛在出席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时,明确提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这一重要判断,而当前世界经济的整体走势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二、对外关系全面发展成果显著2009年,世界总体和平与稳定的局面得以维持。世界各主要大国为应对危3机纷纷调整战略加强合作,国际社会没有发生具有全球性质的大规模冲突或战争,一些突出的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主线,努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使得国际安全形势总体有利于我。2009年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从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的平稳过渡。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10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应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邀请访问美国,中美两军就加强交流与合作达成了七项共识。11月15日,奥巴马总统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两国一致同意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从而将中美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日关系方面,以鸠山为首相的民主党内阁成立后,采取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的政策,并明确表示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使两国关系排除了历史认识问题的困扰,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得到巩固并有望继续稳定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双方均把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各自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在经贸领域,两国积极开展务实合作,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军事领域,中俄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并签署导弹发射互相通报协议。中欧关系在2008年一度因西藏问题和奥运问题而陷入低谷,经过中欧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一度被推迟召开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2009年5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11月,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中国举行;12月,法国总理菲永访华,与中国重申中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价值15亿欧元的核电大单,中法关系迅速修好。可以说,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深入发展。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指引下,中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在东亚,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关于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均已完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正式建成。中国通过积极参加10+3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对于东亚合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6月,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九次峰会,会议就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及其他重要问题阐述成员国立场,并就下一阶段上合组织的工作作出重要安排和决定,这次会议对于我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维护西部周边地区的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中朝传统友谊,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作为本地区重要国家和六方会谈主席国,再次发挥了重要和负责任的作用。在西南方向,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平行发展和平友好的关系,中印边界总体处于稳定状态。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在2009年又有长足发展。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明确宣布将采取8项新举措推进中国同非洲的合作,包括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启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等等,这一系列新举措,将有助于推进和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在2009年也得到深化和拓展,全国人大吴邦国委员长、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分别访问拉美有关国家,4中国同拉美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和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以多边峰会外交为主要平台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是2009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2009年,胡锦涛主席先后出席了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等一系列峰会,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等重要多边活动。可以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一年中如此频繁地出席多边峰会是前所未有的。在多边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公开阐述中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主张,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积极推动世界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有力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也有效地维护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三、国际安全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尽管中国国际安全形势总体有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传统安全威胁,也包括非传统安全威胁;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潜在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从长期来看,能够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依然主要是美国。尽管此次奥巴马访华,中美之间确立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面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美国的戒备感必然会相应上升,其遏制与防范的力度也会不断加强。近年来,美国全球军事部署重点东移,大力推进与亚太地区有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冲绳、菲律宾、新加坡加强驻军或基地建设,构筑围堵中国的“太平洋岛链”。2009年,美国在南海海域加强了军事测量和对我监测侦察力度,美国军事调查船活动频繁,甚至发生了与我潜艇相撞事件,美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之间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已持续多年。在南亚,美印军事合作不断加强,并签订《美印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在中亚,美国将反恐重心转向阿富汗,加强了对中亚国家的渗透与控制。所有这些,都使中国面临不断加大的地缘战略压力。此外,美国借人权、民主、宗教等问题,插
本文标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