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氓与离骚教案(5篇)
1/232023年氓与离骚教案(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2023年氓与离骚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氓与离骚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2/23特色。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预习1、正音苗裔孟陬揆扈芷汩搴骐骥申椒昌被惮踵荃謇羌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第一课时一、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二、有关资料1、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3/23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4/23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离骚”的含义关于<<离骚>>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三、诵读课文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老师总结: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第二课时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把握主旨教学过程:一、抽生翻译课文5/23二、字词小结1、实词苗裔:后代子孙孟陬:正月揆:揣度扈:被,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汩:水急流通状搴:攀、折骐骥:骏马申椒:申地产的椒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惮:害怕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踵:脚后跟荃: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忠贞的样子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2、古今异义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代序:依次替代代替序言的文章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武:足迹6/23关于军事的3、通假字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4、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5、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三、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第三课时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一、想像练习7/23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二、问题探讨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三、揣摩探究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8/23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四、品读鉴赏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1比喻手法的运用。9/232对偶句式的运用。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五、研究性学习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大家写1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六、板书设计出身楚怀王同宗内美兴盛楚王排挤氓与离骚教案【第二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锁定重难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10/23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自主合作探究1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11/23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1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12/23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①重要词语(投影)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申椒(jiāo)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惮(dā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②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13/23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③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④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4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3研读探究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氓与离骚教案【第三篇】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英名和诗作千古流芳、万
本文标题:2023年氓与离骚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39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