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范例通用4篇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范例通用4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第一篇】看了这期新闻大讲堂,作为新闻专业的学子,我感触颇多,对张老师所说的好新闻的评判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对相关记者践行“四力”采访报道的认识。张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好新闻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来自基层一线、体现真实的力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这几点,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基本要求。好新闻要来自基层一线。之前我对这一点的理解只简单存在于课本上的浅层理解,听了这节分享之后,我对新闻工作者的“脚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脚底板下出新闻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记者只有深入第一线,经过亲身调研、实地访谈写出的稿件才能发现更多社会关切的、有价值的选题。同时,对记者的脚力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多走”那么简单,《记者再访悬崖村》中的记者,实地探访了悬崖村,“前脚掌能踩到的地方就是生,后脚跟悬空的地方就是死”。这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为了探索这个小乡村易地搬迁之后的生活和党的工作政策,回应社会对易地搬迁政策的关注,记者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完成该报道,我深深被她作为媒体人的使命担当所鼓舞。我更加懂得了,好的见闻来自于脚力的锤炼,身为记者,只有把脚走到位,才能坚实他的素材基础,写出好新闻。好新闻要体现真实的力量。真实是新闻的初衷,是新闻的生命,可令人唏嘘的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假新闻扑面而来,真实反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贵的优点。《了不起的你/“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一文让我对新闻的“真实”有了新的认识。在我的以往认知中,人物报道要弘扬真善美,主角应该是一个拥有良好品质、近乎完美的、在任何方面都可以成为他人榜样的人,但这篇作品让我对人物报道有了更加深入和成熟的了解。人是立体多面的,不可能会在每个方面都十全十美,这篇人物作品中的父亲一方面是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民族大义的人,但在另一个方面,他又不懂得怎么和自己青春期的儿子相处,甚至也会对儿子讲脏话,但记者完整保留了这位父亲“负面“的一面,让这位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也使整个人物更加鲜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物报道的真实,不是只一味地只向公众展示真善美的一面,还要多用“脑力”,要有发掘主人公的多方面性格的能力。这样,才会发挥出好新闻真实的力量。好新闻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好的新闻记者要站在普通民众角度,用“眼力”发现群众的困难,正确践行“笔力”,发挥笔杆子的作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最佳推动社会建设奖的作品《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中,记者在沈阳周边的农村采访时看到的农民家中刚刚改造的厕所或废弃不用,或被当作仓库,把它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乡村振兴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厕所革命”联想到一起,最终的稿件引起了网友的强烈的关注,最终推动了各地政府对于农民家中“尬厕”现象的解决,整治了这场形式主义的歪风。这正是好新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体现。这期新闻大讲堂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把说和做结合起来,对于好新闻,每个新闻专业的学子都会在课本上学到很多,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切实践行好“四力”原则,要把脚力抵达更多平时不被关注和注意到的群体,深入基层,用报道来推动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彰显新时代新闻人的勇气担当和人民情怀。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第二篇】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xx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xx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第三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以下是对第5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的观后感。本期请到的讲述人是xx,新华社内部主任,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以及多次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在时政、经济等报道领域和中央文件起草等作出突出贡献,领衔采写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多次获新华社党组通令嘉奖和记大功等表彰。第一,是关于“脚力”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在新兴技术充斥采编工作的情况下,身为学生的我有一个疑问:记者要秉持何种状态去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否还需要如从前一般去费劲脚力调查走访?“脚力”筑其基,“眼力”塑其骨,“脑力”铸其魂,“笔力”丰其神,这是赵老师在本章讲述的主题,我认为也是能够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也许从理论层面来看,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在新媒体环境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需要调查走访即可以发“新闻”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四力”变得尤为可贵。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更注重脚力的实践,无论是要深入采访、调查,还是日常走访,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脚力不过关,眼力、笔力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只有扎扎实实锻炼脚力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才能更好的读懂世情、国情、党情,才能更深厚地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例如《砥柱人间是此峰》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报道,精英采编团队赴地方考察、走访田庄,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群众时的50多个故事,最后精选出10个故事报道。在这10个故事中,许多细节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才能感受得到,并讲述出来,这正是“脚力”给记者带来的宝贵财富,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第二,是关于“党与人民”的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全世界的宁静,从首例病患被报道以来,国际上有关中国的失实化的污名报道屡屡出现,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将国内舆论趋势搞乱,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人更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守望者、正义的传播者。为什么在党的百年生日,要积极呼吁我们年轻人重温党史,就是要加强党性与人民性的联系。我们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自古有之,并且会一直延续,只要党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就能够粉碎不法分子的破坏念头,就能够继续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在江西渡河长征。30万于都百姓在深夜用门板、床板等,划着渔船给红军架桥,晚上架桥、清早拆桥,一切恢复原样。反复四天,直到全部红军渡河,敌人毫无察觉,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的情谊。党根植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显然的是,学习这样的党史,能加深我们对党与人民关系的思考。在当前变化诡谲的国际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第三,是针对“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识真金、是乱云飞渡中辨晴雨、眯眼乱花中鉴真伪,眼力的核心是正确的政治鉴别力。以正确处理新闻报道新闻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关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选取有效信息,如何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中有一个例子,新华社山西分记者在朋友圈分享一个村庄名字的变化,从“千年穷”到“万年饱”。这个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后,并没有被淹没在信息庞杂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锐地察觉到,并且做了专题报道。两名记者在村庄住了四个晚上,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采访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终写出了《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眼力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新闻敏感性。能够敏锐察觉到什么样的选题我们应该报道、如果需要报道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报道、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报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也和我们本学期的课程达成了一个映照,作为一个新闻学子,要从1篇消息、1篇评论、一次电视报道中,找到我们需要学习、值得学习、需要警醒的细节,这同样是一种新闻敏感性,是身为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同时,好新闻也离不开眼力的发掘。我们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先人之所见,见人所未见。最后以xx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观后感结尾,作为新闻学子,我们更需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拜人民为师,以基层为课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第四篇】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就需要媒体人恪守本职,永记初心。突发事件报道是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更能检验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作风。突发事件短时间蕴含着爆炸性的信息,迅速成为聚焦全国,是一种富含极大信息量的新闻。大时代需要大文章,在面对重大事件时,需要记者扎根一线,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并且强化理论,把准站位凸显思想力量,用自己的学识和创意带给大众优质的内容。在疫情的至暗时刻,记者不去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但去的理由只有一条:忠实履职。多家媒体深入一线,跟进报道。新闻工作者们临危受命,和白衣天使们并肩逆行,深入红线,不断报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山河无恙。在此期间,媒体人拍下
本文标题: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2024年观后感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2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