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2023年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范文(8篇)
1/332023年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范文(8篇)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范文(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第一篇】《知之深爱之切》一书收录了习总书记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还附录了习总书记离开正定后撰写的3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3新闻通讯,全书约14万字。我局局长赵宝林带领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把《知之深爱之切》一书送到我局党员干部手中,与党员干部一起座谈,回顾亲民、爱民作风,共同谋划美好蓝图。座谈会上,我局局长赵宝林发表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好、领会好《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看齐,锐意进取,以最佳状态奋力开创行唐环保各项工作新局面。《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收录了习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的37讲话、文章、书信,附录了他离开正定后的3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的3新闻通讯。该书出版发2/33行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座谈会上,我局领导班子与其他党员干部交流了学习体会。赵宝林在座谈交流时说,此次座谈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十三五开局重要时期,《知之深爱之切》一书出版发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学习教材和丰富的精神食粮。这部著作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强烈鲜明的问题导向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态度。反复学习中可以清晰感受到,这部著作的重要论述和思想内涵,与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认真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的思想精髓,对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辅导和推动作用;对于加快行唐环保建设,确保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圆满完成,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赵宝林强调,全局党员干部要通过对《知之深爱之切》的深学细照笃行,像习总书记那样,坚定忠诚,勤学善思,勇于担当,实干为民。一要养成学习思考的自觉。习总书记在正定时提出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奋发图强,必能成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本领恐慌、危机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拓宽学习范围,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二要提升调查研究的本领。习总书记在正定时要求,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找‘源头活水。各级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3/33为必修课,主动接地气,坚持问题导向,在调研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要通过调研发现好的经验做法,认真总结完善、加以推广。三要砥砺改革创新的胆识。习总书记在正定时指出,不讲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话。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打好改革创新的攻坚战,以改革提效能,以创新增动力。四要锤炼担当实干的作风。要大力弘扬习总书记在正定时所倡导的真刀真枪干一场的实干作风,持续焕发最佳的思想状态、精神状态、能力状态、效能状态、纪律状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韧劲,把责任担好,把工作干好。赵宝林强调,《知之深爱之切》是一部光辉著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好《知之深爱之切》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局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原原本本地学,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结合起来,奋力开创行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第二篇】《知之深爱之切》收录了习总书记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还附录了习总书记离开正定后撰写的3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3新闻通讯。时隔30多年,现在读来仍感4/33受到的拳拳爱民之心。读着这1朴实无华而又生动深刻的文章,不由得为其真挚的为民情怀所感动,为其深刻的思想观点所折服。习总书记30多年前的讲话、文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诸如“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鲜明”、“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不讲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戏必须大家唱”、“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等等文章和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一系列讲话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在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习总书记主张简化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并以身作则,全身心、高效率的投入到人民的事业中去。当他到某乡搞调查时,发现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正忙得团团装。原来是县直一机关一个上午就往这个乡里派了三批人马,调查了解同一个问题,还都点名书记乡长接待。看着满天飞的钦差大臣,脸上露出愠色。在办公室,他又看见县直某局一周之内发了两期简报。这一下,他火了:“给局长打电话,先把打字机封了,再让他们重学县委有关规定!”为人民服务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当年远见和作为,到如今仍然时刻警醒着我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便是当时的写照。“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在撰写的《我爱自己的第二故乡》一文中,他写到,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正定人民是可爱的人民,正定人民具有刚强智慧的素质,勤劳朴实的传统,更5/33有不甘现状、勇于开拓、发愤图强的雄心。从正定期间的爱民之心到20xx年新年贺词中“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有一根红线紧紧相连,在时光流逝中,永不褪色,这根红线就是“知民爱民”。细读此书,深受启发:爱,若流于形式,很快会流失。知,若只停留于书本上,总会让人厌恶,最终遭唾弃。作为人民公仆,从来就不是喊喊口号的事;为人民办实事,也从来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完成的。为民情深,必须是在深彻地了解国情之后,才能以“三严三实”标准,办好事办实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因为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因地制宜,知行合一,才能刻骨铭心,感人肺腑。我们一定要把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于内心深处真正知晓、明了,并融入真感情。与此同时,要将此与学习落实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不断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成为“四铁干部”。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第三篇】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正如乔叟所说,“真诚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的确,无论你高低贵贱,也无论你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信用,6/33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建设诚信的校园》这一章节中的故事:“0分成绩”。故事是这样的:美国一所中学的多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老师发觉,判定为剽窃,并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同学生物课的成绩为0分。这位老师说,她在第一天上课时就和学生定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要求布置的作业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作业失败。支持他的人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功课更重要”。这位老师果真给学生判了个“0分成绩”,她深刻地诠释了“不自欺,不欺人”的含义,这值得我们去深思。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就应该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班里做了一次模拟考试,结果我得了100分,心里美滋滋的。回到家后,我我自豪地拿给爸爸看,起初爸爸的脸上似乎有种掩盖不住的喜悦。可渐渐地,爸爸的脸色沉了下来“媛媛,你过来一下”“嗯?”“你看,这道题目算错了,按理说,应该扣掉一分的……”“我不要嘛,万一扣掉一分的话,那我就不是全班第一名了!再说,反正老师也不知道……”第二天,尽管我很不情愿把试卷交给老师重新打分,但还是硬着头皮向老师说明了情况,并重新打了分数。老师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我笑了。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都很高兴,7/33竖起大拇指表扬了我。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行走,每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这脚印不可能深浅一致,也不可能纹丝不乱,因为人总是难免犯错,一旦犯错,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改正错误而不是隐瞒,只有以利益实际行动来弥补过失,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诚实正直,有责任心而又能博得别人信任和喜爱的人。只有一路真诚,才能一路阳光。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这句话表明了道德情感的发展水平是与道德认识的水平相联系的。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对正确的、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便会出现满意、愉快、心安理得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对不正确的、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便会产生内疚、愤怒、厌恶等消极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知之深,爱之切”正表明了这一规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小学生是富于感情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稳定性不断发展,这些正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不断提高而发展的。为了使学生提高对道德准则的认识。要举出大量的事例,向学生讲明道理,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按道德准则去做,举事8/33例讲道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坚信其正确,信服地接受教育,并乐意按照去做。那么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也就产生了,道德认识不断提高,道德情感就不断发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道德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必须遵循“知之深,爱之切”这一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教学效果好的课,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取得成功的课,正是遵循这一规律。从这些课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要使学生知之深,爱之切,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做。一、丰富知识,启迪道德情感。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他们知道、了解的事物还不多,因而对应该爱的爱不起来,对应该恨的恨不起来,知识水平限制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因此要发展他们的情感,首先要给他们一些必要的知识。例如,讲《腾飞吧祖国》一课。要通过讲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要使这种庄严情感产生,必须给学生介绍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和我国解放前的情况对比,必须和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发展情况对比。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讲解和介绍一些资料,比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等令人鼓舞的科技成就,使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有关的社会常识,内心产生积极的心9/33理体验.感到喜悦、振奋、自豪,激起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这种情感的发展变化,是在知道一些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可见,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必须给他们必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知道的多了,认识得深刻,才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更丰富.更深刻。二、增强体验,培育道德情感。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因此也影响他们道德情感的发展。例如,要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这种珍爱情感的产生,要有一个认识的基础,就是要认识到粮食及很多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人民经过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来之不易,因此要珍爱。但是仅仅告诉学生这些东西的生产过程,使他们获得一些生产知识,仍然对来之不易体会不深。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体验。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来之不易,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体验,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来找感觉,培育珍爱的情感。教师在讲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时,以纸为例。用录像介绍纸的生产过程,使学生知道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要经过30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教师抓住其中两道工序,让学生深入体会:一是工人切断稻草时要在乌烟瘴气的环境里工作,教师让学生体会,扫地不洒水,尘土飞扬,在这种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二是在烘缸炉前工作的工人,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在这里工作,让学生设想炎热的夏天,刚上完体育10/33课,本来就很热,旁边再有个大火炉烤着,会有什么感受。学生有了生活感受,对来之不易就会有具体感受,因此内心才能产生情绪体验,产生珍爱的情感
本文标题:2023年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范文(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2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