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小学督导评估报告你是否在苦恼中小学督导的评估报告该如何写呢?下面网友为大家整理推荐了中小学督导评估报告,欢迎大家前来学习下载。中小学督导评估报告范文1按照县教育局洪教字(2010)16号文件《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工作方案》精神,根据本年度督导评估安排,3月17日至6月14日,我们督导室督导评估组一行三人,深入到全县21所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了全面督导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谨供领导参考。一、基本情况本轮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对象为山焦一校、玉峰街实验小学、古槐小学、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三维小学、东街小学、山头中心校曹家沟小学、左木中心校三交河小学、甘亭中心校杨曲小学、龙马中心校张家庄小学、万安中心校西梁小学、堤村中心校好义小学、赵城中心校北街示范小学、辛村中心校登临小学、兴唐寺中心校涧头小学、广胜寺中心校马头小学、明姜中心校胡坦小学、曲亭中心校曲亭小学、淹底中心校淹底小学、刘家垣中心校楼村小学、苏堡中心校古县小学等21所小学。督评过程中,每到一校,我们都采取听校长汇报、查档案资料、观摩课间操、实地查看重点部位和重点工作现场、参与听评课活动、召开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法,力求保证督评过程的扎实严谨和督评结果的真实有效。督评程序完成后,我们当即进行会商,形成督评意见,并就督评情况和整改建议,向各校领导班子进行了面对面的反馈,较好地发挥了督导评估工作对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督评期间,我们共听评课21节,发放并全部回收调查问卷867份,其中家长问卷303份,教师问卷294份,学生问卷270份,对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建议,我们也及时向学校做出了反馈。二、值得肯定的成绩本年度的督评工作是在我县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县复查和迎接省课程开足开全督导检查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督评期间,我们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把局重点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放到本阶段督评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督促、指导、促进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综合本阶段督评情况,我们一致认为,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中心校、各小学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县小学教育的面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新的成绩,值得给予充分肯定。1、全面贯彻方针,开足开全课程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开足开全课程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基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在开足开全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抓住省开足开全督导检查的契机,规范要求,强力推进,获得了重要成果。综合本阶段督评情况,我们认为,我县小学课程开足开全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全部21所接受督评的小学都高度重视开足开全工作,课程表科学规范,符合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大部分学校音、美、体、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都做到了有课时、有教师、有备课。本次督评我们专门对山焦第一小学、玉峰街实验小学、东街小学、古槐学校、三维小学和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的音乐教学开展了一轮听课评课活动,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总体上讲,县直和大校不仅能开足开全,而且多数学科达到了开好的境界。多数农村山区学校都克服困难,深入挖潜,基本实现了开足开全的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左木中心校三交河小学、东街小学、玉峰街实验小学、古槐小学、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和淹底中心校淹底小学。2、坚持正确理念,发展性综合评价改革取得了可喜进展。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推进发展性综合评价改革,改变传统学生评价唯分数论和唯结果论的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则是这一理念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层面能否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环节。课改以来,经过深入宣传,实施这样的评价在家长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阻力,这就为我们小学阶段探索发展性评价改革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目前,本次督评的21所学校中,有近半数承担了省级课题《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测评》的研究任务,各校的课题研究都能平稳运行。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古槐小学、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与东街小学等校。古槐小学经过不懈努力,编制并实施了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品行养成、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既重视学习,更重视全人;既重视结果,更强调过程。经过一年的实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3、夯实物质基础,各种设施设备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去年以来,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县建设过程中,我们抢抓机遇,按照标准为点子校配齐配强了图书、实验仪器和多媒体设备。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情况表明,学校领导普遍重视这些设施设备作用的发挥。今年以来,除个别学校因图书室、实验室在建等特殊困难外,大多数学校都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了图书、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辛村中心校登临小学,校长带头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全员培训学习,广大教师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的热潮,为此,中心校在该校召开了多媒体技术运用现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严格常规管理,教学教研等各项常规得到了较好落实。严格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教研等各项常规的执行水平,是搞好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督评情况表明,被督评学校的校长普遍重视常规管理,多数学校的常规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有一定的效度。其中,古槐小学、苏堡中心校古县小学、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万安中心校西梁小学、刘家垣中心校楼村小学等校校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执行教研常规,听课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过程性资料完备,过程真实,效果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槐小学赵校长对常规管理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和管理案例,通过与教师交流,收到了特别的管理效果。东街小学、龙马中心校张家庄小学、明姜中心校胡坦小学、曲亭中心校曲亭小学等校过程检查全面及时,整体备课、批改水平较高。5、打造办学特色,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得到了较好体现。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品牌学校,但品牌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打造办学特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督评情况表明,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县小学阶段特色学校建设正在取得新的进展。玉峰街实验小学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有特色的标准化学校”的口号,并着力打造经典诵读,校(班)报,军乐队,威风锣鼓队等办学特色,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古槐小学突出“德育生本化”办学特色,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本化主体德育教育活动,经典诵读和毕业班的预备团员评选活动,正在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新增的国学经典长廊整体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整个校园,室内室外,幽雅、整洁、文明、和谐,体现了教育者的别具匠心。学校有美术兴趣小组,经常开展音、美、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在养成教育方面,学校坚持让学生参与管理,对班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普遍良好,社会反响良好。另外,万安中心校西梁小学、明姜中心校胡坦小学等校着力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特色,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三、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上成绩充分说明,县上抓小学教育的思路和决策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下去,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实现大面积提升的目标。与此同时,督评期间发现的一些现象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在提醒我们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加快小学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题中之意和有效途径。1、小学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学生开启人生旅途的启蒙阶段,用新课程理念的说法,就是,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幸福打好底色的阶段。小学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必须更为强调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这个阶段要的不是果实,而是茁壮的、有无穷发展潜能的幼苗;要的不是大厦,而是宽阔的、能承载万丈高楼的根基。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不仅有利于我县小学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县初中乃至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本阶段督评期间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开足开全方面,个别学校至今仍然只停留在课表和汇报材料上,部分学校的音、美、体备课数量偏少,综合实践活动有备课无实践、有教学无活动,教学处于不正常状态。二是时间安排方面,有些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基本上没有歌声,不做早操和课间操,也没有正常的课外活动,学生整天被束缚在教室里,语文上、数学下,看不到一点生气。三是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有的学校至今仍不知校本课程为何物;有的学校备课名为校本课程,实际上备课内容基本不具备校本课程的特征;即便开发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在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诸方面仍然存在瑕疵,提升的空间仍比较大。四是质量评价方面,相当比例的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山区,在师生评价上仍墨守传统的唯分数、惟结果评价的陈规,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不到尊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多。这些现象至少说明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校长或者对小学教育的本质、特点认识不清,或者本来很清楚,后来因为切近的利益和声誉的考虑,而不愿和不敢清楚了。其实,只要我们的校长正确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点,遵从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不唯分数分数会更高,不唯结果结果会更好(古槐小学赵校长语),看看古槐小学、西街小学、玉峰街实验小学、明姜中心校胡坦小学和左木中心校三交河小学的情况,相信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悟。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核心是什么?某一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爱与责任”。这四个字其实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爱没有责任那爱也不会是真爱,只有责任而没有爱,或者说没有正确、科学的教育之爱,那沉甸甸的责任也会让我们的学生乃至家长恐惧。所以,爱是根本,责任倒还在其次。教材教法、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培训对教师完成责任是重要和必须的,但比这更要紧、更重要的则是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大爱的培育,因为能够正确、科学、恰如其分地爱孩子,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本质区别。应该肯定,总体上讲,从这21所学校教师的表现来看,我县小学阶段教师的师德状况整体上是好的。但本阶段督评期间我们发现的一些现象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我们的师德教育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一是学校的师德教育工作方面。爱与责任两方面,凡是与责任相关的计划、制度、管理一般都比较到位,而与“爱”相关的就显得比较空、比较虚、比较欠缺。多数学校有学生行为习惯常规要求,却很少有细化的、便于执行的教师行为习惯要求;多数学校有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措施,却很少有对教师行为习惯的管理办法。学校的师德教育工作一般是应景地派人参加县上的活动,较少有学校自主组织的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像古槐小学那样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交流师德教育案例,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学校几乎可以说是仅见的。二是教师的师德方面。听课结束,不等大家离开,授课教师当堂训斥她认为表现不好的学生;楼道里巡视,透过门窗,发现教师野蛮打骂学生的情景;课堂上编小组,剩下一名学生缩在角落里,教师却无动于衷;有的教师上课,拿的教鞭就是一根粗木棍,带有深意,威慑力极强……近半数学校学生反映,教师打骂体罚学生的情况比较常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这些教师的动机也许是不错的,恨铁不成钢嘛。但问题是这样错误的方式给小学生带来的羞辱、自卑、恐惧,其结果很有可能走向我们希望的反面,把铁变成废铁的。随着教育局评价机制的优化和改进,转化学困生正在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武器正是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正确、科学、恰如其分的爱,希望各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3、学校加强常规管理的关键是什么?常规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常规落实,常规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强化过程监控,常规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各项常规标准。从我县小学管理情况看,经过最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各项常规标准方面应该说已经比较健全,在部分学校那里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从督评情况看,目前
本文标题:中小学督导评估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8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