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舞蹈教案完整版_舞蹈教案心得体会范文8篇
1/16舞蹈教案完整版_舞蹈教案心得体会范文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舞蹈教案完整版_舞蹈教案心得体会范文8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舞蹈教案完整版【第一篇】师: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得了一种怪病,必须用女儿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了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治病。果然,国王的病好了。如来佛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三公主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师:舞蹈演员把这个美丽的传说改编成了舞蹈,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片段。(播放录象)。欣赏完与幼儿讨论:你们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吗?那这个舞蹈美吗?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师:动作很美,你看到哪些动作了?请小朋友来做一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管做哪个动作,手型都是一样的,这个手型叫做千手佛(放第一张图),我们一起学一学,是大拇指靠着中指,其他三个手指微微翘起,我们一起学一学。(纠正2/16动作)。师:舞蹈很好看,音乐也很好听,现在我们一起认真地倾听音乐,跟着音乐来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手型一定要放好看噢!(播放音乐)。1跟着做,看着小朋友做动作,及时表扬和鼓励。2这段音乐象我们说话一样一句一句的,我们也要听着音乐跟着乐句的变化做动作。3表扬:这边的小朋友做的真好看,他们跟着乐句变化做的;这边的小朋友很流畅、姿势很优美。。。师:这个舞蹈除了动作优美,你还喜欢它哪些地方?除了听着音乐的指挥变化动作,她们还跟着领舞做整齐的动作。1现在袁老师来做一回领舞,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试一试。(立正,队伍站整齐,抬头挺胸,准备表演,手型放好)(播放第二乐句1:10)。2小朋友练习一遍:小朋友表演的真好,都可以做领舞了。现在老师请每排第一个小朋友做领舞,后面的小朋友跟着她做整齐的动作。比一比哪一排最整齐!(哟,这排做的真整齐!那排也很不错!)。师:虽然动作整齐,但其中又有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对,说的真好,会变化出很多造型,我们再仔细欣赏一遍,把你看到的造型记在脑子里。出示图片:你看到了哪些造型?(螃蟹型、扇子型、蝴蝶型、太阳型)这几个造型象什么呀?两只手在上面,下面很多3/16只手,象不象一只可爱的螃蟹?看她们象一个方向倒,象不象一把扇子呀?背上有一对翅膀,象不象一只蝴蝶?最后这个这个象不象太阳?(一个个播放图)。1示范摆造型:你们想不想试下这些漂亮的造型?请一排小朋友上来:你们想摆哪个造型?请你们排好队,第一个小朋友手放哪里?最后一个小朋友手放哪里?中间小朋友的手应该是怎样?哦,是一个比一个高,象台阶一样的。这样才象。。。(帮他们放一放)(放到四张图那里)。2集体试造型:很多小朋友一定要急着表演了吧。好,请小朋友起立,摆一摆漂亮的造型!要求:摆之前先商量好你们想摆哪个造型,你们在摆的时候,最前面、最后面小朋友的手固定在哪里,中间小朋友的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都要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你们去试吧!如果忘记造型可以看看上面的图!(评价几组小朋友:这组小朋友的造型非常漂亮,真象。。。)(播放第三乐句1:54)。师:刚才小朋友也都变成千手观音了,让我们也来表演这个千手观音吧!完整表演时首先听着第一段乐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第二段乐句时跟着领舞做整齐的动作,最后关注领舞,摆出最漂亮的造型。请小朋友起立,站神气,我们都是小演员了。(播放音乐)。评价:这里可能没有跟好乐句,有些造型的层次摆的不是很到位。(播放一张图)。有时间的话再来一遍:小朋友想不想加加油再来一遍?4/16师:我们表演的很好,可以听着音乐表演,还可以进行语言交流,但是这群演员是一群特殊的人,她们不能听也不能说,都是聋哑人。她们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她们排练了很长的时间才跳的这么整齐这么美。说明她们是非常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平时生活中也要也要向她们学习,团结友爱、合作进取。舞蹈教案完整版【第二篇】1、激发幼儿对蒙族人民的热爱之情。2、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3、熟悉蒙族音乐特点,学习律动,掌握提腕、压腕动作,能跟音乐完整的完成动作。一、导入。和幼儿一起表演邀请舞《找朋友》,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二、展开。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2、讨论: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3、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段少数民族的音乐,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4、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蒙族人民是怎样跳舞的?5、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蒙古族舞蹈录像。6、教师:你都看到了哪些动作?(让幼儿来学一学)。7、教师重点教授提腕和压腕。5/16提醒幼儿提腕和压腕时,手腕要用劲,手指不要用劲,不要扣手指。8、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9、教师表演律动《挤奶》,幼儿欣赏。10、请幼儿来跟教师一起来表演一边。11、教师数着节拍来教授律动的动作。12、听音乐表演律动。13、教师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14、听音乐再来表演。15、分组来表演。三、结束。看录像,请幼儿模仿录像上的动作一起来表演。舞蹈教案完整版【第三篇】1、尝试用刮蜡画的技法表现秋叶的舞蹈,并注意画面构图。2、欣赏、感受秋叶的动态美。刮蜡画作品,自制刮蜡画底板,牙签、发夹等。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1、师:1小朋友,你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叔叔阿姨跳舞?2你觉得好看吗?哪里好看?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教师适当引导或补充。3、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动作、服装、舞台、灯光都6/16很美。二、创设情境,感受秋叶的动态美1、欣赏课件1你看到了什么?2它们在跳什么舞?3一片小树叶在跳舞,它的单独的舞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独舞。4那你来猜猜两片小树叶跳舞我们叫什么舞?5三片小树叶跳舞我们叫什么舞?6一群小树叶跳舞我们叫什么?2、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补充。3、教师小结:一片小树叶跳的舞我们叫独舞,两片小树叶跳舞我们叫双人舞,三片小树叶跳舞我们叫三人舞,一群小树叶跳舞我们叫群舞。4、再次分段欣赏课件,感受秋叶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美。三、尝试刮蜡画,表现秋叶的动态美。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2、教师讲解示范用刮蜡画的技法表现一片树叶的舞蹈。3、请个别幼儿来示范表现两片树叶、三片树叶的构图。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四、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7/161、请幼儿欣赏“独舞”的作品2、欣赏“双人舞”的作品3、欣赏“三人舞”的作品4、欣赏“群舞”的作品。5、师: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6、请2—3个幼儿回答。7、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今天的刮蜡画活动《秋叶的舞蹈》活动,幼儿分外感兴趣,活动的一开始教师通过与幼儿的谈话“舞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认识,很多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舞台的美、有的说服装的美、有的说动作的美。教师利用课件,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秋叶的舞蹈”的情境,让幼儿通过亲自的欣赏,感受舞蹈的美以及初步了解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的舞种。在观察教师范图的时候,幼儿更是能够大胆的把自己对范例的看法与大家分享,在示范的过程中,在幼儿原有的刮蜡画的技法认识基础上,我主要是让幼儿掌握画面的布局,让幼儿感受一片树叶、两片树叶、三片树叶和许多树叶的各种布局的视觉美感。不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范例太小,以致许多坐在后排的幼儿表示看不清,这一点需要老师好好的进行反思。在幼儿的操作中,能够体现幼儿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在操作时,教师的语言指导还是太少了,没有及时提醒幼儿把树叶画大点,所以大部分孩子画的树叶还是较小的.,画面不够充实。8/16舞蹈教案完整版【第四篇】孩子天生是好动的,就拿跳韵律操来说,即使每天都要跳上两回,可是每当一听到音乐就“热情高涨”。可能他们的动作并不是很到位、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可是他们喜欢跳、喜欢模仿各种舞蹈动作。一次在电视中看到一个舞蹈《千手观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由很多残疾姑娘表演的舞蹈,她们克服聋哑的残障,经过刻苦的训练,把一个千手观音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们的表演生动活泼,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更感染人的是,她们身上的那股强大生命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当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时,都为舞蹈的美而鼓掌,为表演舞蹈的人而感动了。1、欣赏舞蹈,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2、尝试合作、整齐地表现舞蹈动作和造型。3、学会感动、学会尊重,懂得关心残疾人群。1、指导幼儿欣赏舞蹈的“美”。2、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模仿、创编,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欣赏乐曲、聋哑手语,了解残疾舞蹈演员有关的知识。2、教师准备:律动《手腕转动》音乐,舞蹈《千手观音》视频。9/16一、开始。1、律动《笑眯眯欢乐在一起》,感受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感情。2、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二、欣赏舞蹈《千手观音》。1、欣赏《千手观音》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叫“千手观音”?2、完整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带着问题欣赏舞蹈,然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阿姨们是怎样来模仿‘千手观音’的,请小朋友边看边想:舞蹈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问:她们手的动作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伸出来的时间、方向、高低、角度)。这些手一起拼成的造型象什么?(孔雀开屏、一条长龙、慢慢打开的扇子、开放的花朵等)。帮助幼儿认识舞蹈动作和造型的整齐、对称的美。除了动作和舞蹈造型,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音乐、服装道具、背景、灯光等)。小结:舞蹈可以从演员的动作、舞蹈的造型、服装道具、音乐、背景、灯光等多方面来欣赏。三、欣赏并模仿创编动作。1、片段欣赏舞蹈《千手观音》。10/16你喜欢舞蹈中的什么动作和造型,像什么?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认识手型:兰花指,理解造型的含义。欣赏舞蹈片段,鼓励幼儿边看边模仿。2、合作表演。“这么好看的动作,想不想试一试?”“三个人一起做这个动作会是什么样的造型呢?”“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动作和造型?”“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吗?”3、第二次欣赏片段。“跳了一会舞蹈,让我们来休息一下吧。”欣赏《千手观音》舞蹈片段,“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很整齐、很美、宁静、感动)。“你知道这些阿姨是怎样练会这个舞蹈的吗?”个别幼儿介绍。老师小结:你们知道吗,原来她们都是听不见音乐的聋哑人,她们只能靠互相团结,看手势来达到整齐,要反复的练,要不怕苦不怕累,比平常人付出辛苦的训练才行呢。他们真勇敢,我们要更加尊重和关心残疾人群。4、边欣赏边模仿。“残疾的阿姨都能跳得这么整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跳得又整齐又优美呢?”(队伍要排整齐、喊口令、数数字,还可以给自己打扮打扮)。11/16边欣赏边合作模仿。四、总结,结束。总结:今天,一群残疾的阿姨用整齐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用精美的服装道具,用五彩缤纷的舞台和灯光,让我们获得了一次美的享受。引导幼儿在以后音乐游戏时间,大家一起探讨其他的造型,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舞蹈教案完整版【第五篇】1、在玩玩、找找中了解五官、四肢等各部位的名称,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乐意跟随《小手拍拍》的乐曲旋律做模仿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律动音乐:《围个小圈圈》伴奏。动动动。指导重点:注意律动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幼儿自然地引入音乐活动的氛围中来。教师提示语: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动身体吧!教师过渡语:我们宝宝的身体真灵巧,个个都是健康的好宝宝!小手捉迷藏。12/16指导重点:在玩玩乐乐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随乐做拍手、握手、弹钢琴等模仿动作。注意不落痕迹地渗透游戏规则。教师提示语:顾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和你们玩个小手捉迷藏的游戏。那可要听仔细喽!等一下顾老师眼睛闭起来,数123的时候,你们赶紧把小手藏起来,千万不要让我发现哦!等到顾老师唱歌请你们小手出来的时候才可以出来哦!教师过渡语: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做这么多动作,真是了不起。小手拍拍。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自己身体其它各部位的关注,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身体运动部位,唱出来并用动作模仿,体验游戏的乐趣。1
本文标题:舞蹈教案完整版_舞蹈教案心得体会范文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9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