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大班数学教案_大班数学教案(最新4篇)
1/12大班数学教案_大班数学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大班数学教案_大班数学教案(最新4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篇】这一题材来源于生活,和幼儿的生活贴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有辆车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车子已成为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他们几乎每天接触到车子,虽然不会开车却天天坐车,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子让人应接不暇。一方面,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另一方面,从平时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幼儿们对汽车非常感兴趣,去汽车充满好奇。车牌是车子的一部分,车牌是由不同的数字组成的,可以计算活动相结合。车子没有车牌就上不了路,可见车牌的重要性。1、幼儿在排排、记记、说说的活动中感受数字排序的奇妙。2、初步了解不同的数字、文字、字母、颜色的车牌,他们所代表的意思也是不同的。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2/12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数字2、4、8和1、7、5每人一套、记录纸若干张、笔每人一支。一、了解牌照的重要性。1、师:我先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走路用圆圈,喝油也喝水,送人又运货,奔跑快如飞。”2、(出示汽车图片)请你思考一下,这图片中的汽车能开到马路上去吗?(没有挂牌照)没有牌照会怎么样?教师小结:牌照就象一辆车子的身份、名字,每辆车的车牌都不一样。二、在用数字排列车牌照的同时,感受数字排序的奇妙1、三个数字排牌照1)师:现在我们要给这辆车子装上牌照,装牌照首先要抽来号码。(请两位小朋友分别上来抽号码),“2”和“4”能组合什么号码?跟进性提问:还能组合其他的号码吗?2)师: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数字,请你们去排排看,可以组合几个号码呢?每组有一张记录纸和这三个数字,你们可以一个小组一起来动脑筋排一排记一记,看看有几种可能。3)幼儿分组进行排列,一位组长进行记录。4)请组长来介绍一下操作记录。2、第二遍操作1)师:现在啊,老师来抽号,请你们各自去排排看,看有几种可能性。3/122)幼儿操作记录3)交流组合结果:有没有不一样的4)车牌的秘密师小结:数字排序真是太有趣了,3个数字竟然排出了那么多种结果。三、在交流中一一发现车牌的秘密——汉字、英文字母、颜色。1、师:那天我在穿马路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看见对面开过来的两辆车的车牌居然都是268,警察居然没有把它们拦下来,(两个牌照一样肯定有一个是假的)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幼:警察没有看到,有汉字。2、师:你知道有些什么汉字?“浙”表示什么意思?3、师:汉字也是一样都是浙,那是怎么回事呢?幼:有英文字母。4、(出示图片)介绍不同颜色的车牌,车子也是不同的。(蓝牌照——小汽车、黄牌照——大型汽车、黑牌照——大使馆、白牌照——公安局)四、活动结束。1、教师总结:原来,牌照有那么多的秘密啊,牌照不单单有数字,还有汉字,英文字母。而且每块牌照都是不一样的。颜色不同的牌照,车子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2、现在请你们跟着音乐一起开汽车。4/12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第二篇】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分(ppt)。(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天线宝宝)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分成两块一样大呢?(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分。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5/12的方法进行二等分?(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分,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第四组:量杯、水。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4、游戏“看谁说得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5、延伸活动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分,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1.教师事先应将天平调试好,在幼儿操作天平称量物体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称量物体时,要使天平保持平衡。2.如果幼儿在操作中对乐园里的物品进行了四等分,教师6/12可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自然引申到四等分。幼儿在园吃苹果、蛋糕等点心时,有的幼儿常要求吃一半,我说:“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想想平时在生活中还对哪些东西进行过分块?幼儿纷纷从家中找来了吸管、毛线、硬币、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具体的分割法,有时还争论不休,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便产生了二等分的课题。二等分最重要的知识点在于掌握二等分的操作,知道二等分必须是两部分一样大或是一样多;知道二等分中整体比部分大,部分比整体小;掌握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知识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后,活动按以下几个流程进行:一、故事导入,是以故事《狐狸分饼》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二、操作探索,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三、游戏巩固,出示ppt,让幼儿找出进行二等分的礼物,进一步7/12巩固认识二等分。四,拓展延伸,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能够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集体备课时,理想的状态是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但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还是存在需要反思、调整的地方。本节课活动优点:在上课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幼儿的等分结果,材料准备较充分,幼儿的参与性较高,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动手操作也很主动的探索等分并且记录。很好利用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等分的结果,与他人分享。给幼儿轻松愉快大胆创新的探索环境,让幼儿没有拘束感的上课。活动缺点: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条理不明确,只注重分的结果,没有强调幼儿等分可以有很多的分法。当幼儿单一的横一下的分时,教师的引导有些牵强。在讲述整体与部分时候教师有些嗦,幼儿都有些注意力不集中了,教师没有很好的调整课堂气氛,导致整体与部概念模糊,总的来说知识点太多,教师没有把握好随机教育。8/12整改方向: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思路清晰,语言简短有目的性,知识讲解时候一定要把握幼儿的接受程度,紧紧围绕目标来制定活动过程,了解孩子个体差异进行选择适中的课程,知识点不要太多,有贯穿游戏活动才生动、有趣。小百科:在初等几何中,二等分是指对几何图形进行对称等价的分割,这里既有线,也有面。为了实现二等分,进行面积分割多对应的图形,以轴对称图形为主。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第三篇】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2、物质准备:教具:记录纸和笔。学具: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活动过程:1、快乐碰一碰。9/12“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2、操作活动。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帮瓢虫找花。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3、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对能独立思考,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会算了6以内的加减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经过几番尝试还逐步明白了: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轻轻地碰,柔柔地碰,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乐。当然,自己还可以想出别的方法:你说碰碰小鼻子,我说碰碰小指头……这些10/12更是让孩子们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一个主线,一音乐贯穿着堂课,使课堂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第四篇】单双数1、通过观看ppt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自制ppt课件、画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笔、神秘袋一个。1、由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小朋友,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是谁来了……播放ppt课件(幼儿边看边说:是数字宝宝3、5、9…。。7),噢有这么多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成一队吧。2、集体活动:继续观看ppt课件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是怎样排的队?(幼儿:有水娃娃、红水娃娃、绿水娃娃,它们是两个两个排的队)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11/12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像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双数,没有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教师小结:a、像1、3、5、7、9两个两个地数,数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像2、4、6、8、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数叫双数。b、10以内有5个单数,有5个双数。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
本文标题:大班数学教案_大班数学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3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