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目录一、形势、现状与需求…………………………………..………11.面临的形势……………………………………………………12.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83.安全生产科技需求…………………………………………15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171.指导思想……………………………………...………………172.发展思路……………………………………………...………173.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目标……………………………………17三、重点任务…………………………………..…………………181.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创新,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理论体系……..…192.以重要工业领域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213.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创新,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体系………………………………………234.以提高本质安全度为目标,加大…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实施安全技术示范工程………………………………245.用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推动安全科技产业化……………….……………………246.以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保障为宗旨,加强安全生产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25四、保障条件和措施……………………………………………281.创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282.加强领导和协调,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293.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安全生产科技投入………………29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15.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326.以技术标准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327.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施人才战略………………………………….…338.加强安全生产科普工作,培育和发展安全文化……349.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34附件18个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35附件260个优先发展的重大安全科技研究方向.……………36附件3100项重点推广技术……………………….….………40附件4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45附件56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47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按照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以指导政府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和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活动,逐步使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步入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对全面提升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形势、现状与需求1.面临的形势(1)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业,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力度,相继在监管体制改革、法制建设、事故责任追究、深化专项整治,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地方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针对机构调整后的新变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制度,确定了工作重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确定了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大支撑体系”、推进“五项创新”,确立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已全面起步。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重视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正在形成。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执行,使安全生产事业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出台了一批与之配套的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大批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正在制定过程中,使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逐步做到有法可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并继续深入。通过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关闭取缔了一批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小作坊。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决定》,在安全技措专项基金、风险抵押金、工伤保险、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四川省开展“百个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活动,使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有了一个好的活动载体。安全生产事业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生产氛围日渐浓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的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追求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首要共同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万里行等活动,全民安全意识普遍得到加强。通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以上各方面的工作,我国安全生产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安全绩效有所改善,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但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产事故总量仍然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呈上升趋势,因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更具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危害性。2002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07余万起,死亡人数近14万,每天平均死亡380余人;平均每天发生7.2起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每周发生2.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每月发生1.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工矿企业中,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总数的31.12%和46.87%,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别占全国工矿企业的86.15%和86.31%。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也不容乐观,2002年,全国发生化学事故592起,死亡1551人,同比均有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37起,死亡109381人,同比分别上升2.4%和3.3%。更应注意的是,2002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10个省基本都是经济大省,其中8个省的事故死亡人数增加幅度超过GDP的增长幅度。我国职业危害也十分严重。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在2500万人以上。近年来,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均在万例以上,且逐年上升,增长率超过10%。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积发生尘肺病人581377例,疑似尘肺者60多万例,每年约5000人因尘肺死亡。全国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疾病。每年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00多起。各类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因工伤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4%。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亿元(约占GDP的2%)以上。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部分省市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安全卫生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超过50%。全国各地已多次发生因安全卫生问题激化而集体请愿或上街游行等事件。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4倍以上,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160倍、印度的10倍;百万吨钢死亡率是美国的20倍、日本的80倍;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总数的5~10倍;万车死亡率约为美国的10倍;近10年民航运输飞行平均重大事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航空发达国家的3.9倍。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形象和对外贸易。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薄弱、安全科学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变化,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涉及安全生产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远未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生产支撑与保障体系尚未形成;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工业就业人员急剧增加,经济快速增长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埋藏于浅部的高品位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大批矿山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有相应增加,自然条件在不断恶化,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在加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老装置的改造还是新装置的建设,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共同趋势,超大型、高参数、长周期、高风险的生产装置、储存装置的日益增多,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长输管道、城镇输配系统管道在大幅度增长,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电网由区域电网向全国电网过渡,高电压、远距离和交直流混合输变电技术在推广使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水上交通步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些都造成危险因素的种类增多和危害程度的增加;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经营方式呈现多元化,私营、个体企业大量涌现,大量新型特种设备的涌入,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可以预料,如不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我国安全生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非常严峻,事故发生率仍将在高位徘徊,2005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可能突破15万,2010年超过18万。事故的种类增多,事故防范、处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将增强,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会更加严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仍将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安全生产在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安全生产现状与需要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就业主体,人们对生产活动中安全健康的需求正逐步增加。竞争的国际化,安全生产越来越多地影响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是安全生产发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2)安全科技资源急需整合,布局需要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科技活动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学和技术充分渗透、交叉、融合发展,科技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原有的安全科技资源的属性及研究重点也已发生了重大变革,安全科技力量趋于分化。需要对安全科技队伍按市场规律进行整合,并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动员、引导、吸纳全社会各种可能的科技资源投入到安全生产科技发展之中,促进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3)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际分工大规模重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进一步展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
本文标题: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