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弟子规教案_弟子规教案小班(精选4篇)
1/17小学弟子规教案_弟子规教案小班(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小学弟子规教案_弟子规教案小班(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学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小班【第一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课时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2/17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a、请2名学生读b、生评议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3/17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样对吗?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4/17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小学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小班【第二篇】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个谦虚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正直的人才愿意与你结交。1、了解这段文字的含义2、学做闻过则欣的人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个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5/17的徐公谁美”?他的妻子回答:“当然是你美了”。他又去问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小妾说:“当然是你美了”。他又去问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朋友回答说:“当然是你美了”。于是他进宫拜见齐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话说了一遍。邹忌说:“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因为他爱我,我的小妾说我美,是因为她怕我,我的朋友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见,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齐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并下令:有当面指出齐王错误的受上赏,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齐王错误的受中赏,有在背后议论齐王错误的受下赏。命令传下去以后,来给齐王提意见的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几天后,提意见的越来越少,一个月后,偶尔有一两个来提意见的。几个月后,再也听不到怨言了。邻国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来朝拜齐王,表示愿意与齐国友好,愿意臣服齐国。从此,齐国进入了鼎盛时期。如果听到别人夸奖你,就心中不安,听到别人指出你的过错就高兴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愿意与你结交,亲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讲述有关的故事,每组推荐一个。教师推荐故事:《佛印禅师评诗》、《拒绝奉承》板书设计:恐——欣——亲小学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小班【第三篇】6/171、学习“事虽小??贻亲羞”;2、理解并背诵这部分内容3、能在生活实践理解并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能在生活中实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弟子规》音频、课件搜集有关“孝”的名言、成语课时:1课时1、背诵《弟子规》中《总叙》和《入则孝》已学部分2、故事导入故事一:一个玩笑抱憾终身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学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同学重重摔倒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果,双方家庭都抱憾终身!受伤的同学将在床上躺一辈子,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变成残废,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泪。我们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双亲,所以一个人的过失,有时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造成大错无法弥补,而开玩笑同学的家庭也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良心的谴责。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1、不要轻易开别人的玩笑,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否则,7/17有可能对自己和别人的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2、任何对人身安全有损害和危害到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是绝对不能做的,见到时也要极力劝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弟子规》的《入则孝》的第二部分“事虽小??贻亲羞”,想想我们孝顺父母除了要做到听从、细心照顾父母外,还须做到什么?1、听音频朗读《入则孝》中“事虽小??贻亲羞”部分(01:32―02:19)2、学生齐读(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1、女生齐读2、请学生谈自己的理解3、教师讲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4、相关故事:故事二:刘备教子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8/17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故事三:陶母封鱼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故事四(可选讲):广州许霆案20xx年4月21日,广州青年许霆与朋友郭安山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许取出17.5万元,郭取出1.8万元。事发后,郭主动自首被判处xx徒刑一年,而许霆潜逃一年落网。20xx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20xx年2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罚金两万,追讨其取出的173826元。故事五(可选讲):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捡金”案20xx年12月9日,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工作中在一垃圾桶旁的行李车上“捡”到一装有14公斤黄金首饰的小纸皮箱并带回家,在听到失主寻找金饰的消息情况下,她也没有立9/17即呈报,直到警方当晚就找上她家门,她才主动将金饰交还。于是警方以涉嫌盗窃罪将其逮捕,虽在拘禁9个月后无罪释放,但其如无主动归还全部财物的情节,恐被控盗窃罪,最高可获无期徒刑。5、请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对父母“该怎么做”或“不该做什么”?1谨听父母教诲,遇事多与父母沟通商量,不要擅作主张,以免对事情作出错误判断,而擅自行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2不可贪图小便宜,路上拾遗不应昧。(昧:隐藏)。6、背诵这部分内容(二)“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男生齐读2、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理解3、教师讲解: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4、相关故事:故事六:董卓的恶行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10/17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多岁了,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是可悲啊!5、请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对父母“该怎么做”或“不该做什么”?1了解父母的喜好(如果父母亲的喜好是会伤害身体的,我们要柔声规劝)2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3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不做让父母蒙羞的缺德事、违纪违法事。6、背诵这部分内容1、学生展示收集的关于“孝”的名言、成语名言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成语11/17父慈子孝父慈子孝母慈子孝求忠出孝入孝出弟孝思不匮孝悌力田孝子爱日孝子顺孙移孝为忠移孝作忠忠孝节义忠孝两全2、身边小故事请学生讲讲发生在身边的关于“孝”(包括“愚孝”)与“不孝”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3、法律小常识1.案例一:妨害自由小叶、阿毅均为十六岁的少年,小叶因与隔壁班同学小伟发生口角,经校方查明予以记大过处分,小叶乃于翌日与同学阿毅到小伟的教室找小伟理论。到达时,阿毅见该班老师在讲台前,随即退去,小叶仍向小伟恐吓称「以后给我小心一点,否则你就死定了」等语,致小伟心生畏惧。另于数日后晚间八时,小叶打电话请阿毅邀约小伟于下课后至校外谈判,阿毅于翌日下午三时十分许,约小伟至教室顶楼告知小叶约其于下课后至校外ok便利商店谈判,临走前,阿毅竟单独起意,对小伟恐吓称「如果不来或向老师报告,会让你死得很惨。」,小伟因为非常害怕,便告诉他的妈妈,小伟的妈妈立刻向警察局
本文标题:小学弟子规教案_弟子规教案小班(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7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