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
1在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1范围1.1为了加强对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的安全评估行为,提高安全评估工作质量,制定本细则。1.2本细则规定了电梯安全评估机构基本要求、安全评估程序、内容、方式以及风险等级评定、降低风险措施、综合结论的判定原则、安全评估报告等要求。1.3本细则适用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曳引驱动电梯:a)自首次办理使用登记之日起满十五年的或者安全评估后继续使用满五年的;b)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c)在用电梯故障率明显偏高于GB/T10058中4.1规定的;d)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的。2评估依据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24478《电梯曳引机》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GB/T209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估和降低的方法》GB24804《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TSGT500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DB37/T2619《电梯维护保养服务规范》DB37/2604《电梯标志和标识》DB37/T2645《电梯更新、改造、修理评价技术规范》3安全评估程序3.1签订合同2委托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电梯使用单位、业主、承租单位等)应当在电梯安全评估前与安全评估机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评估的范围、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安全评估机构和委托单位另有约定时,也可视实际情况增加评估的项目。3.2成立安全评估组安全评估机构根据评估人员的专长和工作经验选派评估人员,评估小组组长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电梯检验师(含)以上资格。评估小组应由2名(含)以上评估人员组成3.3安全评估流程安全评估主要包括:评估前准备、现场安全评估、出具安全评估报告3.3.1评估前准备a)与委托方协商明确评估范围、评估内容、评估日期,并书面确认。b)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内容准备相应的现场评估记录。c)准备安全评估仪器设备。表1主要评估仪器设备及精度要求序号仪器设备或计量器具精度要求备注1万用表±2%2钳型电流表±2%3接地电阻仪±2%4绝缘电阻仪±1.5%5转速表±1Km/h6温湿度计±2%7游标卡尺0.02mm8钢直尺1级9卷尺1级10塞尺1级11声级计0.1dB(A)12照度计±5%13测温计±2%14磁力线锤15照像机16放大镜(20倍)17导轨垂直度测量仪318秒表d)告知委托单位需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1)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2)电梯安全技术档案;3)通知维保单位安排熟悉本电梯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配合工作;4)其它需要明确的事项。3.3.2现场安全评估评估小组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以及安全评估原始记录,听取委托单位对电梯使用情况的介绍,查阅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对电梯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工作。评估小组应列出所评估电梯部件(部位)的风险要素,以及不满足本标准要求的主要项目,指出电梯系统和电梯使用管理及维保等工作应防范的重大风险因素,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改进建议,形成安全评估意见。3.3.3出具安全评估报告评估小组在完成现场安全评估工作后的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安全评估报告。4安全评估方法4.1风险等级评定安全评估机构应当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对查找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定,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4.1.1严重程度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a)1-高—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b)2-中—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c)3-低—较小损伤、较轻的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d)4-可忽略—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系统或环境损害。4.1.2概率等级通过考虑情节发生的概率、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所规定的因素,可以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a)A-频繁——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b)B-很可能——使用寿命内很可能发生数次;c)C-偶尔——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d)D-极少——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4e)E-不太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f)F-不可能——概率几乎为零。4.1.3风险类别通过综合衡量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来确定风险类别。风险类别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a)I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风险;b)II需要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c)III不需要任何行动4.1.4风险类别判定准则根据已经确定的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按下表判定风险类别概率等级严重程度1-高2-中3-低4-可忽略A-频繁B-很可能C-偶尔D-极少E-不大可能F-不可能Ⅰ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消除风险Ⅱ需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是否适当Ⅲ不需采取任何行动4.2降低风险的措施根据每个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结果,总结电梯设备本体、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应按以下方式进行:(1)对于被识别出有风险隐患的部件达到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判废要求的或制造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判废要求的,需采取更换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2)被识别出有风险隐患的部件未达到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判废要求的或制造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判废要求的,需采取调整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3)对于被识别出的风险不能被消除或降低,应告知使用者该装置、系统或过程的遗留风5险,如增加警示标志等。4.3综合结论判定4.3.1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在确定每一种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后,宜按如下方法评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1)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5-1所示规则赋值:表2风险类别赋值表风险类别ⅠⅡⅢ值012假设),,1(nivi为对应于第i个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的取值,其中n为所有进行评估的风险情节的个数。(2)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niiniiniivifnvvifD1110,10020,0(3)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5-2判断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表3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表DD9595≥D>8585≥D>00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3.2结论根据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综合存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保护措施的成本,可以按照下列原则给出相应的安全评估结论:(1)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四级的,应当建议电梯立即停用,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后方可使用。(2)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三级的,应当尽快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3)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二级的,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4)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一级的,对评估指出的风险需要加强监护。4.3.3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建议(1)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6进行维修的建议。(2)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不能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改造的建议。(3)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不能通过修理或改造恢复其安全功能的,或修理或改造更换零部件的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的50%的,宜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更新。(4)对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当提出改进意见。5安全评估内容5.1使用管理表4使用管理评估项目序号评估项目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11.1使用登记使用登记资料与实物相符TSGT50011CⅠ021.2维保合同1)维保单位取得相应资格;2)约定维保内容和要求;3)约定维保时间频次与期限;4)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TSGT50011CⅠ031.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证、司机证TSGT50011CⅠ041.4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1)内容齐全适用;2)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TSGT50011CⅠ051.5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近2年的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TSGT50011BⅠ061.6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近2年的应急救援演习记录TSGT50011BⅠ071.7维保记录近2年的应急救援演习记录TSGT50011EⅡ181.8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近2年的应急救援演习记录TSGT50011EⅡ17序号评估项目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91.9定期检验报告最近1次的电梯检验报告TSGT50011FⅢ2101.10重大修理记录电梯的重大修理、改造相关资料TSGT50012DⅡ1111.11《电梯使用标志》的张贴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TSGT50013BⅡ1121.12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TSGT50013BⅡ15.2日常维护保养表5日常维护保养评估项目序号评估项目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12.1维保保养单位资质取得相应资质并在有效期内TSGT50011DⅠ022.2作业人员资质取得相应资质并在有效期内TSGT50011DⅠ032.3维保计划和维保方案的制定维保单位应当依据TSGT5001的附件的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TSGT50011CⅠ042.4维保工作执行情况1)准时、全面的完成维保项目;2)维保记录填写符合规范要求TSGT50011AⅠ052.5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到达现场的及时性维保单位设立24h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min,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h;TSGT50012BⅠ08序号评估项目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62.6发现问题书面向使用单位报告维保单位如果通过维保或者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保内容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使用单位书面提出。TSGT50012CⅠ172.7维保单位对维保质量的考核情况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人员或管理人员应对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考核TSGT50013DⅡ15.3曳引驱动电梯5.3.1电气系统表6电气系统评估项目序号评估内容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13.1.1曳引电动机绝缘曳引电动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时或热试验后,单速电动机应不低于0.69M;多速电动机应不低于0.38M;(2)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时或热试验后,应不低于0.5M;(3)电动机采用155(F)级绝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电阻法)按80K考核;(4)电动机轴承的允许温度(温度计法)应不超过95℃GB12974:4.3.8、4.4.5、4.52DⅡ19序号评估内容评估要求标准规范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分值23.1.2曳引电动机电动机未出现下列情况:(1)电动机轴承出现碎裂,影响运行的磨损;(2)电动机绕组短路、断路、烧毁;(3)电动机定子、转子严重磨损;(4)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动机绝缘电阻下降,冷态未达5M,热态未达0.5M;(5)电动机本身因素导致工作温升超标,B级绝缘工作温升超过80K,F级绝缘工作温升超过105K;(6)永磁电动机出现退磁,不能满足110%超载试验;(7)永磁电动机转子磁性材料脱落;(8)噪音不符合GB/T24478-2009中4.2.3.3要求;(9)电动机外壳或机座破裂;(10)电动机转子铜条有裂隙现象,导致启动力矩不足或运行时抖动/
本文标题:在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