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汇集4篇】
1/23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汇集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汇集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第一篇】1.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2.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一、导入出示:斗酒诗百,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2/23酒中仙。填空,并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学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学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难?李白的心情很郁闷?生再读题目,读出感觉。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意1.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2.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3.诗中哪些语句证实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ppt插引写作背景: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才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于是,谗言纷纷而至;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赐金放还!三、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3/231.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2.学生品读,发言。预设:“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满山”比喻理想受阻。(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行路难------今安在”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品读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抓住其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与读结合,以品促读。)3.师朗读,小结过渡: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4/2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本意解读: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济”:同舟共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品读时,应注意前句隐隐的希望与后句坚定的自信这种感情的区别,朗读处理时应努力表现情感上的层次。)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诗仙,在痛苦的深渊中仍能将自己打捞,在俗世的尘埃里也能开出青色莲花。仰望诗仙,有情诵读。4.引入录音范读,听后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一句来试读。(先同桌互读,再推荐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齐读。)四、结合情境,诗意拓展:1.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不再会背诵这首诗,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一句:——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这句诗?你会把他送给谁呢?当我陷入困境时,我在心底轻轻地勉励自己:——5/23当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会深情地鼓励他:——当整个世界都背对着我时,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声地喊出——2.李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辗转流浪,倏忽十二载——756年,安史之乱,受聘入永王李璘军中757年,获罪,流放夜郎759年,遇赦761年,欲投李光弼军,因病未果762年,病殁(mò)于安徽当涂他,是凄凄长夜中最孤独的行者——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为他坚信——行路难,难路,行!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诵读此诗,并默写。2.课外研读《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六、板书设计行路难李白《行路难》描述的是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京城好友为其设宴饯行时的场景。廿年颠沛,赢得天下诗名,终于得近6/23天颜;理想近在咫尺时,却因不甘献媚于权贵而黯然被逐,其间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渊!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诗人食不甘味,酒难入喉,这是他此时忧闷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现。理想破碎的痛苦幻灭和内心深处的孤傲自许纠结、挣扎,刹那间心灵的丝丝颤动,体贴入微的捕捉和解读,正是走近诗人的不二捷径。教学过程中,故设疑问、巧妙追问、还原解读,各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捕捉诗人刹那间的心灵颤动,一步步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绝望中依旧昂扬的浪漫主义形象。还原本真,从字里行间寻求诗人的心灵颤动,解读诗人的心灵密码,这,才是读诗的正道啊。“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如何去轻叩诗歌们,让诗人汹涌澎湃的情感激流汩汩地流淌进读者的心灵呢?其秘诀就是朗读,在反复的浅斟低唱中进入了诗歌的氛围与美好的意境。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的设计和展示是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朗读的指导亦是随机应变,巧妙多样。或通过学生自评理解,或通过朗读展示直观体会,或通过字词赏析细细落实,或通过聆听教师范读揣摩模仿,不同的指导却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出发点的,注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心灵来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以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诵读不是让学生在别人的作品里机械地抒情,而是7/23要让诗歌成为引发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源泉,“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朱光潜语)。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第二篇】这首乐府古题是李白于天宝三年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打发出长安时所做。作者做翰林供奉仅两年却受奸佞权贵所害,被迫离开,此诗抒写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逆境中豪迈乐观的气概。1、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变化,苦闷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2、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意思。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4、赏析重点语句,品读诗人形象。重点:品读诗词,感受诗人激荡的情感变化。难点:体会诗人悲愤、失意中自信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一、激趣导入走近李白从小到大我们是在李白诗句的浸润下长大的。在你记忆的宝库中存了多少,请大家动手数数。(学生回忆诗句)在丰富的诗句中,李白的形象也渐渐树立在我们心中,请你用一句诗仿照例句说说自己心中的李白。(学生回忆自己积累的李白的诗作名句,并借助诗句归结形象。8/23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了孤单寂寞的李白。(投影出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师:真是一个千年万年读不厌、都不透的李白。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诗《行路难》,看看你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李白。二、初读感知扫除障碍(一)出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自主研讨,理解诗人复杂矛盾的心情。体会诗人的高尚品格(二)学生自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1学生自读古诗2集体齐读,纠正易错字音:塞(sè)(三)了解乐府古题。学生再读古诗,把握感情基调。(四)师生互读,走进意境。(听着你们读,也勾起了老师的朗读欲望,大家听听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学生点评(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其鲜为人知的背景,谁了9/23解这部作品的背景。)学生点评后教师补充。(出示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诗人“安社稷”“济苍生”的愿望无法实现。《行路难》三首皆是离开长安时在朋友为他饯行的酒宴上所作。三、细读品味艰难处境(一)学生再读诗文。1、诗中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艰难的处境,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学生在品读的同时,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词句,老师巡回检查。)问题预设:学生会涉及到表现技巧上的问题,如:对比、比喻、反复、设问)2、作者的处境为何如此艰难?3、他的心情如何?(请同桌之间相互竞读,读出“歧路多彷徨的苦闷”)4、穿越时空,假如你是李白,面对这样的境遇,你的心境是怎样的?请同桌之间再次合作,诵读全诗,相互展演。(他心中仅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茫然吗?你从哪里看出的?)四、品读形象10/23“诗如其人”,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悲而不伤,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坚信长风破浪的日子一定会来临。他将直挂云帆实现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伟业。这就是李白,一个在逆境中不顾影自怜、自怨自哀的李白,而是一个豪迈乐观,穿越了千年依然对我们自信的微笑的李白。我们为他的诗折服,更为其高尚的品质折服。)五、感谢有你,李白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在多歧的迷茫中我们苦闷过,也彷徨过,认识了李白,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释然。请以“感谢有你,李白”写一段话,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潇洒自如的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他选择了坚强、自信和乐观。人生历程风雨兼程,遭遇逆境时让我们也像李白一样乘长风破巨浪,直抵苍茫的彼岸。让我们在吟诵全诗中结束这堂课。)六、作业背诵并默写课外阅读《行路难》其二、其三。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第三篇】知识目标:1、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11/232、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情感能力目标:1、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3、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1、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诵读法,讨论法学生预习;搜集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一课时一、导入: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2、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知世论诗;3、领悟情感;12/234、赏析技巧二、诵读整体感知1、明确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2、读准字音、把握节奏3、自由读。4、思考讨论情感基调三、品味诗句,领悟情感1、具体品味诗句,逐步理解情感。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追问:我们之前还在那些诗中学到了比兴的手法,请具体讲解?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13/23③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本文标题:李白行路难教案设计【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6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