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二米,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事,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一、单项选择题1.回形标志表示()。A.加强绝缘B.双重绝缘C.工作绝缘D.基本绝缘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A.TT系统B.IT系统C.TN系统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A.导线截面B.导线材料C.导线长度D.绝缘材料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A类火灾B.B类火灾C.带电火灾D.C类火灾三、简答题5.对以上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可以采用哪些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并简单介绍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6.在上述事故应急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参考答案1.B2.C3.ACD4..AB5.专家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1)熟悉分析系统;(2)确定顶上事件;(3)确定分析的边界;(4)详细调查事故的原因;(5)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6)确定分析的深度;(7)编制事故树;(8)事故树定性分析;(9)事故树定量分析。6.(1)安全出口被锁,安全通道过窄,导致事故发生后,工人无法快速疏散;(2)未对工人进行应急培训或应急演练,导致工人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能力,不能及时利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3)单位负责人临阵脱逃,没有指挥应急抢险;(4)事先没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也为确定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的应急职责。消防系统(消防水系统、灭火器、火灾报警器)、事故照明、通讯设备***油轮发生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992年1月18日14时42分左右,交通部上海海运管理局大庆62号油轮在长江上海宝山水道石洞口电厂上游江面,发生因违章电焊引起油轮爆炸起火特大事故。有4名船员失踪,4名船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大庆62号油轮系1975年5月大连红旗船厂建造。船舶总长178.58米,型宽25米,型深12.60米,总载重吨24.208吨,主机6RND76/155柴油机一台,1200匹马力空船航速16节。船上共有船员45名,其中甲板部24名,轮机部21名。船长王某,具有1600总吨以上A级适任证书,轮机长严某,具有4080马力以上A类轮机长证书。该轮1992年第二航次载原油22000吨,于1月11日驶离大连;13日18时40分抵达上海金山石化总厂陈山码头;15日12时20分卸毕原油驶离陈山;15日22时锚泊吴松2号临时锚地等侯补给;18日11时14分,由供油10号补上渣油200吨,15时42分在驶经上海石洞电厂上游江面时,油轮爆炸起火。1月18日11时45分,该轮在吴凇2号临时锚地补妥渣油200吨后,14时30分许,启锚驶往杨林油污水处理站。途中为了做好洗舱准备,11时35分左右,直接使用蒸气灭火管道向货油舱内施放压力为6公斤/平方厘米的蒸汽进行蒸舱。蒸舱过程中,因发现机舱内蒸汽管道旁通阀右侧的旁通管被蒸汽压力冲穿一小洞(约1.5公分),于14时55分关闭了蒸汽灭火管道的总阀门。停止供气后,为修复管道继续蒸舱,轮机长严某用一块7×7×0.3公分的铁板覆盖在蒸汽管道被冲穿的洞口处,从右至左焊接。焊接至7公分时,严某用剩余焊条清除焊接熔渣,发现焊接处又烧穿一个3毫米左右的小洞,严即调换了一根电焊条直接对准小洞焊补,引起了管道至货油舱连续爆炸和燃烧。大庆62号油轮爆炸起火后,舯楼前主甲板向船头方向炸开,甲板天桥、桅杆倒塌,舯楼严重烧损;舯楼后的两根桅杆严重向内倾斜;船体被炸变形、破裂,致使船舱进水,船舶下沉搁浅。事故中有4名船员受伤,4名船员失踪。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包括打捞等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经论证分析,爆炸起火的原因是从停止供汽后到动火过了约有50分钟,此时蒸气管道逐渐冷却,管道内蒸气消失并处于负压状态,油舱内的蒸气也随着温度下降而变成了水份。但舱内残留的油蒸气及蒸舱时蒸发出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气体,一部分气体倒入处于负压状态的蒸气管道内。当严某直接对孔洞焊补时,()与管道内的爆炸性气体接触,引起爆炸和燃烧。A.电焊机B.电焊明火C.焊条D.空气2.这起事故中,轮机长严某()。A.违章B.技术不熟练C.不懂焊接D.应委派他人焊接二、多项选择题3.这起事故损失严重,影响很大,教训深刻。暴露出该轮()、和以及船舶设备状况等方面存在着的问题。A.维修技术水平低B.安全管理C.船员安全意识D.防火防爆知识的培训教育4.这起事故中,船员()。A.焊接操作程序B.违反了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电C.违反了动火审批制度D.违反了电焊、气焊十不烧制度三、简答题5.轮机长严某烧焊期间,大副、机匠长等人均在场,却无一人意识到在这种条件下烧焊是违章的,后果是危险的,因此没有人前去阻止。这说明了什么?6.油轮明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什么制度?明火作业应履行什么程序?参考答案:1.B2.A3.BCD4.BCD5.企业安全教育不够深入,船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6.明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明火作业应履行审批程序***升降机钢丝绳断裂事故分析***机修组负责人王甲带领王乙、王丙、王丁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卸工作(从十七层降至十五层),王甲在一楼看护,其余3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3时30分,在执行上述拆卸程序4的时候,曳引机卷筒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吊笼坠落至十五层撞到垫设的两根钢管,垫设在十五层上的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吊笼内三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三人在医院的抢救费5万元,每人抚恤金10万元,公司停工一个月,损失300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100万元。一、单项选择题1.这次事故属于()类事故。A.高处坠物B.物体打击C.机械损伤D.人为错误二、多项选择题2.该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是()。A.曳引机卷筒钢丝绳B.钢管C.吊笼D.安全绳E、升降机三、简答题3.请确定这次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参考答案:1.A2.AC3.不安全状态:钢丝绳有缺陷(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为:违规先拆除了安全钢丝绳(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桥式起重机起吊事故分析***某企业发生一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一台30t/5t桥机在对一件尺寸为8300mm×3250mm×120mm,重约25.4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的钢丝绳及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因此,当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cm时承重的φ39mm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一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一、单项选择题1.由建筑物进入桥式起重机的门和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应设()。A.护栏B.报警装置C.连锁保护装置D.幅度指示器2.下列不属于特殊工种的是()。A.起重司机B.司索工C.电焊D.车工二、多项选择题3.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司索工要对吊物的重量和重心估计要准确,如果是目测估算,应增大20%来选择吊具B.使用旧吊索时,应根据情况降级使用C.吊运大而重的物体应加诱导绳,诱导绳长应能使司索工既可握住绳头D.吊物捆扎部位的尖棱利角不应加垫物,可用于防止起吊后吊索滑动或吊物滑脱4.桥式起重机上应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有()。A.缓冲器B.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C.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D.超载限制器三、简答题5.桥式起重机主梁为什么要有一定的上拱度?6.桥式起重机应设哪些安全防护装置?简述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参考答案:1.C2.D3.ABC4.ACD5.桥式起重机的两个主梁都制成均匀向上拱起的形状,称上拱度。桥式起重机制成一定上拱度的形状,是防止起重机在吊物时,主梁产生下挠;尽量减少小车在吊物运行中产生的附加阻力或自行滑动。此外,具有一定的上拱度,当起重机吊起负荷时,能使大车运行机构处于较有利的工作状态。6.桥式起重机应设以下安全防护装置:超载限制器、升降限位器、运行限位器、连锁保护装置(由建筑物登上起重机的门与大车运行机构之间;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设在运动部分的司机室大进入司机室的通道口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缓冲器、安全声光报警、登机信号按钮、扫轨板、活动零件防护罩等。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有:(1)起重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定有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持证操作。(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企业有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吊运前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4)吊运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5)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照《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6)用两台起重机吊运一个重物,应在企业有关部门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并装有专用吊重平衡梁,吊运时起重钢丝绳应当保持垂直,每台起重机所受的负荷量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7)起重机吊运的重物应当捆缚吊挂得牢固平稳,-吊运时,应当先稍离地面试吊,证实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捆缚吊运带有锋利菱角的重物时,应当放垫。禁止斜吊,禁止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东西。(8)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禁止从人头上越过,禁止在吊运的重物上站人,禁止对吊挂着的重物加工。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期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暂时停留时,应禁止上切人员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起重机吊着重物时,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9)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从事检修工作,禁止从一个桥式起重机跨越到另一个桥式起重机上去。除停车检修外,禁止在桥式起重机的轨道上走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工作时,其悬臂所及的工作区域内禁止站人。使用起重电磁铁的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此区域内禁止有人。(10)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设计允许的专用起重机除外)。(11)起重机驾驶人员要做到“十不吊”。
本文标题: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