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泊船瓜州教学设计_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最新5篇
1/22泊船瓜州教学设计_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最新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泊船瓜州教学设计_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最新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泊船瓜州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第一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2、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1、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2/222、教师范读。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京口:今江苏镇江。间:隔开。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绿: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还:回到家乡。1、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想想: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画出古诗中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思考这三个地点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2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所以此地又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1、学习前两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3/221王安石的故乡是?(钟山)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数重山)3“数重山”是什么意思?(几座山)表示路途近还是远?(近)2、学习后两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寂静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哪句是写景?哪个字又突出地描写了景物特点?“绿”是什么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吹绿)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师总结引导: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到、过、入、满……”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泊船瓜州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第二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2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3、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1、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2.新授《泊船瓜洲》1)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5/22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3)诗句解析: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钟山)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老师小结: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眼能见到,说明离家6/22很近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是想象之景,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⑤过渡:离家这么近,诗人回家了吗?为什么不能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句,然后一边欣赏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问题。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7)①这几张照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据图片上的什么特点来认定是春天景色的?(绿色)是什么让江南两岸出现了一片绿色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说,江南的绿色是春风的功劳}②为什么说作者选用“绿”字比“过、满、吹”字好?(幻灯8)(一个“绿”字,使动用法,使(江南两岸)变绿,从春风的结果入手,将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春天的草长莺飞、春天的绿意盎然,春天的满目新绿、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变化。一个“绿”字,其实也是)③一个“又”字,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绿”字,从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长,一片新绿,实则比喻的是什么在无情地生长?(而这一片生机却隐喻着诗人思乡的愁绪如同春风之下的小草一样,无穷无际地蔓延与生长。)(一个“又”字,点明了诗人当初离家的时间,又暗含“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来的时候”7/22的意思,而自己的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又才能回来呢?)④望着一轮明月,诗人会说些什么呢?(幻灯片9)(明月何时照我还)3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幻灯片10)此时的诗人,离家已经很近了,只隔着“一水间、数重山”了,诗人也很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是为什么?(背景简介:本诗写于熙宁8年,此时正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离京刚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为宰相,王安石深感变法的不易,因此两次上书推辞都未被批准,只好勉强上任。在途经家乡之时,看到可望可见的京口,想到不远的老家钟山,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却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不油让人想起自己的变法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想到这些,还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欣慰和高兴;然而,这变法却得不到上层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运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还是又一次失败而归?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种无奈之情已然可见)更为苦恼的是,诗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吗?(不知道。所以才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此处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真实内心了,不愿上任,却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离开官场,尽早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老家。)板书:强烈思乡、欣慰高兴、无奈苦恼4)生齐读诗文,要读出诗人的这种心路历程。8/223、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读诗文,达到背诵的目的)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着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无奈之情,也写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暖人的春风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而可以使万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风,则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从而让人想起客居他乡的游子之孤独、凄凉与寂寞,再燃思乡之火。张籍的七言乐府诗《秋思》便是如此。这是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了。4、扩展了解同一主题“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现):回顾旧知:你还记得以下这些描写思念家乡的文章吗?诗词:《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话文学:《故都的秋》欣赏:歌曲:播放mp3《明月几时有》5、作业: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词?抄写两首,背诵一首。2)学会唱一首思乡的歌曲。6、板书设计:只隔家在眼前强烈思乡绿江南变法成效欣慰高兴何时还家不能回9/22遥无归期无奈苦恼泊船瓜州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第三篇】《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10/22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1.变序教学法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2.读诗感悟法“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3.自主学习法课前和课堂中都设计了自学环节,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还能增强自学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时间:4分钟)问题:①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有没有人回不了家的?为什么?②离家远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你们年少也许没有离家千里的经历,但你们肯定有过和父母亲分别多日的时候吧?(学生:思念对方)11/22将来同学们长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乡了,这种感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思念故乡)[板书:思乡]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这一单元,我们将学到不同的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是怎么来表书这种思乡之情的,(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时间:13分钟)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揭示课题(时间:5分钟)①王安石是谁?让学生回答,若回答让人满意,就进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简单介绍他写过哪些诗?(泊船瓜洲)②学习课题:谁来读读题目?怎么样?其他同学评(预设:学生读正确了)教师可强调:泊既可以读作po(第一声)[板书课题]学生自己跟着老师书空,写完,齐读。谁来说说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释瓜洲在什么地方?(预设:学生说出
本文标题:泊船瓜州教学设计_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7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