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最新4篇)
1/13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最新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一篇】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2、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特点。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7。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二、学生朗读课文三、注意有关字词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2/13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四、笔译这课文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第二课时一、学生齐读课文二、学生散读课文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第三课时1、本文是1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舍生取义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4、写作特色:⑴善用比喻。3/13①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②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⑵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高官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⑶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⑷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5、结构图示:熊掌生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正面→→舍鱼死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生取义╲反面:向(为身死而不受)受不义之万钟无益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二篇】4/13《鱼我所欲也》是1逻辑严密、气势饱满的议论文。关于课文的论点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有人认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学生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文围绕观点行文严密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排比增强感染力的特点。1、理解全文的论证逻辑。2、体会排比所形成的论证气势。1、导入新课: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寻找答案。2、整体把握: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5/133、重点难点突破: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⑴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⑵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定。四、拓展延伸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三篇】6/13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注意要点: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停顿示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7/13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④此之谓失其本心。(1)“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2)是:这种;这种做法。为:宁愿;为了;接受。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于:比;对。(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背诵课文。8/13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学生讨论,明确:(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9/13(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提问:这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学生讨论,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四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10/13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孟子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4、本性也需要养。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点字音与停顿:(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1/13(7)是/亦不可以已乎2、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3、质疑解疑,疏通文意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④此之谓失其本心。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1、背诵课文。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3、自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12/13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本文标题: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0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