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生产事故(第4讲)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讲王小群•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第四讲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二)案例分析一.安全生产许可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四.安全文化一.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第二章第8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全预评价•第7条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金属冶炼建设项目。•5.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建设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的除外),以下简称化工建设项目。•6.法律、行政法规和同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第十二条本办法第七条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三)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五)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竣工验收•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方式之一对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一)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按照不少于总数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二)在实施有关安全许可时,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进行审查。•“抽查和审查以书面方式为主。对竣工验收报告的实质内容存在疑问,需要到现场核查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有关内容进行现场核查。工作人员应当提出现场核查意见,并如实记录在案。”相关方管理•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三.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第二章第1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工作强调全员参与。主要内容一般要求自主评定,外部评审评定企业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进行自监督主评定,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分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最高;安监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管。56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8隐患排查治理5.9重大危险源监控5.10职业健康5.6生产设备设施5.1目标5.2组织机构和职责5.3安全生产投入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5教育培训5.11应急救援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7主要内容5.1目标规范要求根据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58主要内容5.2组织机构和职责5.2.1组织机构规范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1主要内容5.2组织机构和职责5.2.2职责规范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要求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62主要内容5.3安全生产投入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建立安全费用台账。63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法规标准的制度,明确主管规范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要求各职能部门及时识别和获取,及时提供并汇总;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64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2规章制度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66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3操作规程规范要求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67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4评估规范每年至少一次;要求安全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评估。68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5修订规范要求及时修订;确保有效和适用;保证各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70主要内容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6文件和档案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71主要内容5.5教育培训5.5.1教育培训管理规范确定主管部门,定期识别需求,制定、要求实施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教育培训记录,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72主要内容5.5教育培训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规范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求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73主要内容5.5教育培训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要求培训,未经安全教育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入厂(矿)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四新”人员,转岗、离岗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资格。74主要内容5.5教育培训5.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75主要内容5.5教育培训5.5.5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9004-2008)76主要内容5.6生产设备设施5.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所有设备设施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安全设规范备设施“三同时”;要求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隐患控制。77主要内容5.6生产设备设施5.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规范全设备设施制定检维修计划;要求检维修前制定方案,检维修过程中隐患控制措施并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78主要内容5.6生产设备设施5.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规范执行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使用质量合要求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按规定拆除、处置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涉及危险物品的设备设施,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严格按规定实施。79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规范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要求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80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7.2作业行为管理规范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要求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81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7.3警示标志规范要求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82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7.4相关方管理执行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规范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要求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识别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项目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83主要内容5.7作业安全5.7.5变更规范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要求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84主要内容5.8隐患排查和治理5.8.1隐患排查规范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要求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排查的时机;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85主要内容5.8隐患排查和治理5.8.2排查范围与方法规范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要求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86主要内容5.8隐患排查和治理5.8.3隐患治理规范要求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措施);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87主要内容5.8隐患排查和治理5.8.4预测预警规范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求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88主要内容5.9重大危险源监控5.9.1辨识与评估规范要求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89主要内容5.9重大危险源监控5.9.2登记建档与备案规范要求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按规定备案。90主要内容5.9重大危险源监控5.9.3监控与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91主要内容5.10职业健康5.10.1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相适应的设施、工规范具;要求定期检测,告知,存入档案;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存放地点,专人负责,定期校验和维护;经常性检维修,定期检测。92主要内容5.10职业健康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规范要求订立劳动合同时,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采取有效方式宣传;设置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93主要内容5.10职业健康5.10.3职业危害申报规范要求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94主要内容5.11应急救援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要求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95主要内容5.11应急救援5.11.2应急预案规范要求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和完善。96主要内容5.11应急救援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规范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97主要内容5.11应急救援5.11.4应急演练规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要求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98主要内容5.11应急救援5.11.5事故救援规范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要求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99主要内容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2.1事故报告规范要求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100主要内容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2.2事故调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事故(第4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8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