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2024年户外爬山活动方案(案例)【最新5篇】
1/102024年户外爬山活动方案(案例)【最新5篇】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户外爬山活动方案(案例)【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户外爬山活动方案【第一篇】为体现公司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公司计划8月份组织员工举行翠华山一日游活动,具体如下:一、活动意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让员工放松心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二、活动时间:20xx年8月27日三、活动口号:放松心情、勇攀高峰!四、活动地点:翠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参加人员:20xx年新进公司员工76人人企部3人六、行程安排:①、7:00从蓝领公寓统一乘车前往翠华山景区。②、8:30到达翠华山景区,进入山门开始游览。公司户外活动策划方案③、9:30—12:00步行沿十八盘攀登而上,2/10沿途可欣赏翠花飞鸿、清崖银联、地质博物馆等景点;徐徐而上,登上山顶,在游览素有“中国山崩奇观”之称的山崩地质遗迹景区游览,了解山崩地震、地质科普知识,体验冰风洞奇特景象,领略夏日春景,感受大自然得到魅力。④、12:00—13:00在在天池边用餐、休息。⑤、13:00—15:30在天池自由游玩,可在“天池”、“迎客松”留下青春美好的记忆和珍贵友谊。也可攀登翠华峰拜谒太乙神,或是游览翠花庙祈祷爱情。⑥、15:30—17:00在度假村就餐。⑦、17:00—18:30统一在山门口停车场集合乘车返回蓝领公寓。结束愉快的旅行。七、注意事项:1、此次活动为户外运动,请参与人员务必准备好背包,合适服装、鞋袜、相机以及必要的日常用品。2、游玩当天早餐自备,中午由公司统一配发简便午餐,下午三点半在景点处统一就餐,员工可根据自身情况配备少量食物和水。3、提醒全体人员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4、行为举止大方得体,注意维护公司形象,不在风景区里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破坏环境。5、期间出现任何突发情况时,要及时上报负责人,负责人及时处理好应变工作。3/106、在游玩中,请各组确认人数、注意安全,不要拥挤,依次进入景点。在危险区域,要尽量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独自冒险前往。7、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规定,并准时到达集合点,及时清点人数。一切听从负责人的安排。8、请您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特别是手机、钱包及其他贵重物品。并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遗忘物品。八、各队负责人电话第一队张三张四第二队李五李六第三队王七王九具体分组名单见附件《翠华山之行分组名单》。人力资源科户外爬山活动方案【第二篇】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为丰富我校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教职工的友谊,锻炼教职工的身体,凸显教职工的凝聚力,展现我校教师积极向上,敢于吃苦,奋力争先的精神风貌,经工会讨论决定,举行一次登山比赛活动。:登山踏春,展现自我登山比赛小灵峰:20xx年3月4日下午2:45到达小灵峰山脚下4/10:全体教师1、此次登山活动按年级段分4个活动小组,到比赛时间时,听裁判口令向山顶攀登,最先到达山顶的教师(小灵峰寺)将得分70分,之后依次递减1分。另外,凡是参加活动的成员,不管最后有没有到达山顶,都将获得鼓励分5分。公出、病假凭请假条也可获鼓励分5分。特别强调:男教师要发挥绿叶精神,登山过程中做好服务或鼓励工作,不可拼尽全力进入前10名。如进入,取消成绩。最后以各小组总分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2、奖项设置:团体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团体第三名团体第四名活动总指挥:王永跃起点裁判:王永跃终点裁判:叶友福后勤服务:方君摄影:王颖1、体质较弱的教师请适当注意运动量。2、请尽可能穿宽松衣服和运动鞋。3、登山前做热身运动,特别是踝和膝关节要活动开。4、请保护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5、如遇下雨则改期进行。5/101、先派2名教师在终点,到时要录成绩。2、比赛前由年级组长按照分组名单进行点名,公出和病假的老师直接通知山顶的记录员,直接记5分,不在的老师直接记0分。3、离山脚200米左右设起点,不要在山脚,避免山路太窄,老师们一开始有力气,一窝蜂的上,会产生拥挤,造成安全隐患。4、在起点排4列纵队,由年级组长站最前面,剩下的组员跟在年级组长后面,至于组内老师谁前面谁后面,组长自己调节。5、列队完毕后,发令员统一发令,比赛开始。一定要避免早到的老师已经开始爬山了,后面的老师还在排队的等待,。6、比赛开始前,组长点名后,发令负责的老师点一下每组的名,避免发生第五条的情况。7、在学校出发前,或者通知老师时,一定强调要在山下点名。(正规比赛,在山下点名时,会发一张凭证,到山顶时有这个凭证成绩才算数的。)户外爬山活动方案【第三篇】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员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集团机关拟组织开展“重阳登高比赛”活动,作为集团20xx年“快乐健身、活悦瑞华”系列体育赛事重要活动之一。集团机关登山活动具体方6/10案如下:一、登山时间:20xx年10月11日二、活动地点:白云山三、参加人员:集团机关全体员工四、比赛具体安排:1、起点:2、终点:3、登山分组:本次登山比赛以部门为单位分为5组,由各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分组如下:集团领导组(集团总裁、副总裁、总裁助理)行政人事组(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财务组(计财部、资金部、稽核部)工程项目组(合约部、工程部)汽贸综合组(综合管理部、汽车板块各店财务经理)4、比赛规则:各组的组长负责带领各自的小组,听到登山比赛开始的命令以后,从起点统一出发,按照全体小组成员完成全程所用时间的平均数评定小组名次。比赛结束后由各组的组长带队下山。五、奖励方式:1、以小组为单位设登山集体奖,取前三名,颁发奖金。第一名800元,第二名500元,第三名300元。2、根据年龄段及性别设置个人奖:青年段(35岁以下)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7/10巾);中年段(35-60岁)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巾);年长段(60岁以上)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巾)。六、注意事项:1、参赛人员穿着统一订制的企业形象文化衫,在比赛中须穿运动鞋或者球鞋,登山时注意途中安全;2、比赛中提倡“友谊、团结和互助“的精神;3、中途放弃比赛或身体不适须通知部门领导;4、参赛人员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爱护生态环境,禁止乱丢垃圾。户外爬山活动方案【第四篇】为体现公司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娱乐部计划4月份组织员工举行岳麓山登山活动,具体如下:一、活动意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让员工放松心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二、三、四、五、六、活动时间:20xx年4月日活动口号:同心协力、勇攀高峰!活动地点:岳麓山下参加人员:娱乐部晚班员工8/1043人行程安排:①09:50在ktv一楼大堂前坪集合签到;②10:00从前坪统一乘车63路到湖南大学站下车,步行前往岳麓山景区。(大概11:00左右到达岳麓山下)公司户外活动策划方案③11:30左右统一由起点线开始登山到达岳麓山景区,进入山门开始登山。(主持人清点人数、开始计时)④13:00左右基本到达山顶,用餐自行解决(可到麓山寺吃斋饭10元左右标准)、休息;(感受山上的风景)⑤14:00左右步行沿观光长廊向下走,沿途可欣赏鸟语林、爱晚亭、岳麓书院等景点;徐徐而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⑥15:30统一在山门口集合乘车63路返回公司。结束愉快的旅行。七、所需物资:1、每人1瓶矿泉水,费用预算45元左右;2、车费,来返172元;3、横幅一条:内容仅供参考(四月磨一剑,只为更高峰);4、红旗2个;5、奖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待议);户外爬山活动方案【第五篇】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以增强公司员工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为目的,9/10进一步加强公司凝聚力,全面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让员工放松心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二、竞赛内容、时间和地点(一)内容:爬山竞赛:竞赛共分3个组,分别为男女两组和团体组,男女各组以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员为各组第一名、第二名,团体组以本团体人员全部到达山顶的为第一名。(二)活动时间及地点:1、时间:20xx年xx月xx日2、地点:湖北咸宁潜山三、参加人员全公司人员参加人员务于月日前在潜山公园门口集合,开始登山四、组织领导本次活动由邹学军校长任总指挥。设竞赛评比、管理保障小组。(一)竞赛评比、管理保障组组长:邹学军庞尚勇王静(主持人)王洁(协作)成员:潘正邦(摄像)赵奇(司机)胡宇(拍照)主要任务:1、负责参加活动人员的行政管理、安全保卫工作;2、负责后勤供给保障,协调车辆;10/103、评定竞赛情况(二)参加活动团队编组:按照报名人员安排编制分组。具体分组如下:按实到人数进行分组,每组成员不高于6人,双数。五、奖项设置活动共设三个奖项,分别为第一名、第二名、团结奖(按活动名次等)。六、活动流程1、公司领导就本次活动致词,作赛前动员,宣布比赛正式开始;2、评委会根据各组到达时间,选出各组前2名和团体前1名3、主持人宣布名次,由公司领导为获奖的选手颁奖4、公司领导作发言,活动结束。七、准备工作:1、协调各部门,安排好值班人员;2、购买奖品:一等奖,总价值元;二等奖,总价值元;团体奖1~3人,各价值元。预计支出元。3、矿泉水:xx元;红牛:xx元;糖:xx元;零食元。
本文标题:2024年户外爬山活动方案(案例)【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06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