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市老干部春节慰问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老干部春节慰问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同贺新春、共话发展,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老干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通报一下去年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今年的工作打算,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刚刚过去的一年,对江阴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相互叠加的矛盾困难,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四个提升”总要求,千方百计稳增长,全力以赴调结构,积极稳妥促改革,一着不让惠民生,江阴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的良好态势,巩固了在全省、全国同类城市的领先地位,连续12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果断采取了引导企业转型、突破项目招商建设、强化协调服务、防控金融风险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左右,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10%。到位注册外资8.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28亿美元,分别增长10%、18.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特大项目招引实现突破,华泰汽车变速器、发动机、整车和中芯国际集成芯片、神通—常隆新能源客车等重大项目落户江阴。成功化解西城钢铁等企业的金融问题,没有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事件。二是城乡面貌不断提升。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推进重点片区、重大工程、重要节点建设,滨江区域骨干路网加快改造,芙蓉湖公园、鲥鱼港公园一期基本建成,南门区域澄星广场等商业设施加快建设,应天河风光带一期、中山路南延段工程基本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江阴大道、海港大道竣工通车,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主体完工,新渡口完成长江南岸工程,沿江城际铁路江阴段列入今年省开工项目。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推进热源点整合整治,15家热电企业完成提标改造,华西老电厂等3家热电企业实现关停。突出电镀、印染、铝型材等行业专项整治,全年关停“三高两低”企业80家,淘汰燃煤型锅炉110台,万元GDP能耗下降5%,主要污染物“十二五”减排目标提前完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齐抓并行,供水、供热、供气、环卫、治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造林绿化5865亩,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3%。四是深化改革稳步实施。调整镇街、园区和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办法,实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高新区青阳工业园区管委会,调整临港开发区管理架构。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政府行政审批效能继续提升。同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理体制等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五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财政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坚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去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506元,比2013年增加3245元,同比增长8.9%,蝉联全省县级市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65元,连续15年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稳步提升。江阴市(元林)老年大学、市120急救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投运。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应对各种挑战、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委统一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五检查五解决”主抓手,动真碰硬纠正“四风”,形成了一批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应该说,在去年这样的困难年景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全市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也与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过去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与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帮助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审时度势,当前宏观形势最重大、最深刻的变化,就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所谓新常态,最为直观的是,经济继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步入中高速增长;最为深刻的是,经济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优化升级;最为根本的是,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既是一次发展环境的大调整,更是一种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必将对江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新常态,我们将保持清醒、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科学应对。我们认识到,新常态带来了新挑战。经济新常态,表象上是发展速度调整,实质上是产业结构深刻转型、增长动力深层转换和发展方式深度转变。由此,新常态正在催生着新一轮竞争升级,市场洗牌加速、企业分化加快、县域竞争加剧,新的挑战已经直接而现实地摆在面前。谁应对得当,就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谁应对不当,就将陷入被动、掉队落伍。对此,我们将见微知著、顺势而为,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走在前,在培育新增长点、新动力源上赶在先,确保江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大潮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新常态带来的企业兼并、重组、联合大潮,渐成主流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大量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投资机会,为江阴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提升创造了最佳时机,为江阴做强做大企业、做优做特产业带来了新的利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势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功能辐射、长江经济带的启动实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加快建设,为江阴创新体制机制、增添动力活力创造了更好条件,为江阴更深融入区域发展、更好推进“四个提升”提供了更大空间。新常态需要有新思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看,新常态要求的发展,视野更加开阔,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这就要求江阴必须确立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统筹的工作方法,突出转型提升的发展路径,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偏重总量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型、城市建设由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型、民生改善由培育亮点向均衡普惠转型,实现江阴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指导工作时,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最新定位,为江苏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多年来,江阴的发展始终走在苏南、全省的前列,在建设新江苏的征程中,江阴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同样要走在先、赶在前。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市委结合习总书记江苏视察讲话精神,提出了“科学统筹、奋起实干,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阴”的新目标定位,而实现的路径则是具体的“五个统筹”:一是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产业发展仍然是江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之要、兴市之机。就现阶段而言,传统产业是主力军、主税源,新兴产业是增长点、爆发点,两者同样重要、不能偏废。一是以产业升级稳增长、强经济。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新能源产业、微电子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六大主导产业。依托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战略合作、兼并重组等形式,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江阴产业发展的强势增长极。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长江经济带,大力实施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服务经济量质提高。年内确保“三资”投农10亿元,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二是以增量投入调结构、添后劲。牢牢抓住项目“牛鼻子”,紧盯世界500强和大型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投资动向,全力推动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华泰汽车产业园、75亿元的长电科技集成电路、12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芯片等在建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总投资140亿元的保利协鑫LNG项目、15亿美元的兴澄钢板深加工等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三是以创新驱动促转型、增动力。充分依托全国首家区域产学研联盟、3家诺奖得主研究院等平台载体,深入实施品牌、标准、专利战略,推进“人才强企330计划”和“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三个全覆盖”,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0%。支持上市企业兼并重组、再融资,力争2家企业主板上市、8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四是以园区建设强支撑、争贡献。高新区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高水平建设创新核心区、滨江科技城,大力推进青阳园区建设。临港开发区激发港口新活力,做旺临港核心商务区,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靖江园区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全力建设千亿园区,努力打造临江产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加快提升城乡宜居环境和居民幸福指数。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民生的改善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以生态建设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新路径。一是以生态建设倒逼发展提质。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把准入门槛,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落地,对超环境总量排放的镇街园区实施区域限批,年内确保关停“三高两低”企业50家。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更大力度推进热电整合,年内完成滨江、云亭等6家热电企业关停整合工作。大力优化生态治理结构,深入推进“五网共建”:安全供水网上,启动建设绮山应急备用水源地,加快农村供水管网改造,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污水处理网上,改造畅通城区污水主次管网,消除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盲区,确保年内实现全市城区、镇区范围内污水主干管全覆盖;集中供热网上,基本完成主城区热网整合工程,加快推进全市域供热网连线成面;垃圾处理网上,启动建设秦望山静脉产业园,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和工业固废、危废处理能力;生态绿网上,掀起新一轮造林绿化热潮,确保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3.6%。二是让市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增收、社会保障等角度持续改善民生,主要是完善“三个机制”。第一是群众增收长效机制,推广全员实名制就业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困难家庭大学生100%就业。第二是社会基本保障机制,突出应保尽保、扩面提标,织好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第三是民生事业发展机制,教育上,有序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和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卫生上,切实发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大医联体作用,建立分级诊疗新体系;市场监管上,整合监管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源头治理,严厉打假治劣,确保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体育上,完成城乡1000个健身点规范达标工程,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水平。三是统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为统领,突出重点关键,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形成城市与农村互动发展、相得益彰的和谐景象。一是加快完善全市区域性功能规划。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同时按照特色彰显、要素整合、形象提升、功能完善的原则,结合区位、产业、文化、生态等特点,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规划,实现城乡科学、集约、高效发展。二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江一河区域加快启动中央景观大道二期、沿江江堤路二期、鲥鱼港公园二期、韭菜港公园等项目;南门区域加快应天河风光带二期、南门历史风貌区等建设,推进虹桥南路两侧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敔山湾地区加快完善商业配套,不断汇聚商气、提升人气;万达周边加快完善区域功能布局,打造片区发展亮点。引进落户本科院校,引进培育高端医疗服务机构,打造高端文化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快速交通体系,全面完成锡澄运河航道整治、渡口迁建、锡澄高速花山互通、世纪大道改造等工程,推进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各项工作,加强泰锡宜城际铁路跟踪对接。三是全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花三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开展以老小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为重点的“三改一拆”专项行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和村庄绿化为抓手,高标准推进“三清一绿”综合整治行动。四是有
本文标题:在全市老干部春节慰问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4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