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_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5篇)
1/26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_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_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第一篇】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邀请(yǎoyāo)挚友(zhìzhí)痴迷(chīcī)仪态端庄(yīyí)二、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全副精神,高度集中。()2、仔细地看。()3、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4、自作主张,直接行动。()5、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2/26三、选择义项。1、注:①灌入;②(精神、力量)集中;③解释字句的文字;④记载;大雨如往()注册()注解()全神贯注()2、名:①名字,名称;②名字叫作;③名义;④名声;⑤有名声的;⑥说出;⑦量词莫名其妙()世界闻名()名医()一名工人()姓李名红()命名()3、触:①接触,碰;②触动,感动一触即发()感触()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1、只见罗丹一会儿,一会儿,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忽然眼睛闪着,似乎在跟谁。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有劲,情绪了。他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3/26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罗丹的情景,表现了罗丹。2、“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而且,就应该。”这段话是说的,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对最后一句话的体会:。五、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再造句。1、法国大雕塑家罗彤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含义:。造句:4/26。2、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含义:。造句:。六、加标点。1、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在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2、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3、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你不要打扰他们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罗丹是法国大雕塑家,他的朋友茨威格是法国大作家。()2、罗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径自走出门去。5/26()3、“径自”就是“直接”的意思。()4、“端详”的近义词是“安详”。()5、《思想者》是罗丹的作品。()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茨威格的名言。()八、读读下列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a、用于说话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用于引文的省略c、用于列举的省略1、罗丹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2、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3、“呜卟,呜卟,呜……”()4、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5、只见蓝天白云之下,一架架风车在慢慢地转,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九、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6/26了,半小时运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地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1、写出5个描写罗丹动作的词语。2、文中的“”表示。3、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罗丹工作时注意力集中,甚至忘记了自己好朋友的存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26《全神贯注》练习题参考答案:三、1、①④③②2、⑥④⑤⑦②①3、①②七、1、×2、√3、√4、×5、√6、×八、1、a2、c3、b4、b5、c九、1、上前后退踩挥动停下来2、意思的转折4、罗丹全神贯注地进行雕塑创作。十、示例:1、牛顿煮表2、陈毅吃墨汁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第二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当他回7/26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课始,于老师饱含深情地吟诵着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并告诉学生这段名言对自己的影响时,我莫名其妙:这与《全神贯注》有什么关系呢?只听于老师话峰一转:“我听说大马路小学的学生会背很多名言佳句,谁来背一背?”学生背诵了五六句古今中外的名言后,于老师展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说的那段话,并告诉学生送他们一段名言。听到这,我想:这是于老师设计的又一精彩导入:巧妙找到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切入。学生围绕这段名言质疑,继而读懂课文,读熟课文,直至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自己写名言。听着学生一个个的名言佳句,我忽有所悟: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已不仅仅是《全神贯注》,而是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于老师似乎更理解叶老这句名言的真谛。课文既然是个例子,就应该为我所用,而不能因文所困,于老师是借《全神贯注》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练读书真功,更是丰富学生的生活认识。因此,将《全神贯注》融入了学生名言佳句的大语境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于是乎,我想由保尔的名言导入,决不仅仅是导入的艺术(当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国上下引发了一场学习保尔精神的大讨论),也不仅仅是课堂结构安排的需要。这一切是不是体现了于老师8/26的语文思想:生活即语文,课文必须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功能才能发挥最佳。“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于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所以于老师教《全神贯注》主要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课堂结构模式朴实、真实但不失情趣,一切从学生的学着眼,强调读书自悟,准确把握学习的心理精心安排,有序、有情、有理。不妨来看看本课的安排:第一次读书,学生读了茨威格的话提出问题:茨威格是哪国人?干什么的?罗丹是谁?获成格是在什么时候说这段话的?这时,老师说:“这些问题在1课文里写了。”然后发给学生教材,指导书写课题后,学生读第一遍。学生提出问题,自然急于找到答案,拿到教材读得投入很快找到了答案,课文的故事也大概读懂,由此可见第一次读书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大概内容,这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如果作为课外阅读,咱们可以下课了,可这是1课文,要能有感情地朗读,我担心的不是你们不懂,而是能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谈好,生字看拼音。”学生开始第二次读书,这次给了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读了两遍。师巡视中激励着:“看谁读得最充分”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于老师就是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读好。这次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两遍,目的是让学生读正确,9/26读流利。学生读得如何呢?师安排了第三次朗读——指名汇报读书。这次并不要求学生一顺读到底,”而是在长句处、难句处指导多练,全班参与读好;在生字处,指导写字。显然,这一次读书目的是随文学生率,指导学生将书读得更顺畅。书读了四五遍,学生基本上能读通顺了,于老师又安排了两组读书比赛。第一组是各学习小组选出一名读书基础差的比(注:师请一位学生选,只是与她耳语请她选朗读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并未直接说明,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组是各学习小组的读书组长与老师比。于老师安排的高明倒不在于比赛本身,而在于比赛之前的准备。第一组比赛前,他让四个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帮助准备参赛的同学去练习(离开课堂),此举大大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练得非常投入。借助摄像机跟踪拍摄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组的学生或讨论,或示范,或提示,参赛的学生更是认真地练,虚心地听。以至老师连喊了三遍“回到课堂上”,学生才言犹未尽地回来,还不停地叮嘱本组参赛的同学。这种互助读书,达到了互助相长的效果。于老师的课就是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情趣,训练学生学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习惯,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的自觉行为,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恐怕是异曲同工。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全神贯10/26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第三篇】学习目标1、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能通过具体事例感受罗丹做事执著的工作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自读情况,正音正字。2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重点词句,挖掘人物品质1、学生自读、全班交流自读提示: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2、读议结合,理解语句。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a、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b、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说11/26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c、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d、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e、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三、结合实际,谈认识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2、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解决这样问题的,谈谈自已的看法和启发?四、布置作业收集名人忘我工作的故事。板书设计语言:不,还有毛病..左肩偏点,把你忘了上前后退26*全神贯注动12/26作踩不停地挥动微笑吁神态激动--更加激动--像喝醉了酒--痴痴评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节课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师生间对话朴实、自然、亲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还必须感交流,达到了“与我为化,不知是知文,我之文也”的境界。教学目的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运用得当,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认知层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没有作假、作秀之嫌。师生平等,互动充分。恰当地引进课程资源,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学习空间,有效地运用了电化教学手段,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失为一节好课。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第四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及其创造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正越来越广泛地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白杨》、《草》、《小稻秧脱险记》《新型玻璃》等课堂教学的精品享誉全国。2000年4月20日,徐州淮海堂,于永正老师又向一千多名老师展示了他新近研究的《全神贯注》的教学。在两课时的教学中,于老师先和学生背诵了几句名言;13/26接着出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里说的那段“名言”,让学生读这段话提问题,继而读课文解决问题;然后于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积极读书,直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最后让学生写名言,谈谈自己读课文的感受。这堂课延续了以往精品的艺术魅力,给新世纪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全面开放。一、教学内容
本文标题: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案与反思_全神贯注课文教案板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4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