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阅读《北京服装学院报――奥运增刊》-北京服装学院报
喜 讯▲我校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是我校第一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志着我校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教务处)▲在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多项评选活动中,我校多名教师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其中,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贺阳、校工会连凤英获得2007年度首都文明职工称号;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苏步、商学院王革非获2007年度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锐喜获2008年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工会)▲在2008“真皮标志杯·巨一”中国概念鞋设计大赛中,我校06804班李英杰同学荣获金奖,06804班于振军、05808班姜宁分别获得银奖。(艺术设计学院)我校调整部分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本报讯)为进一步适应我校改革发展需要,整合办学资源,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专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2008年8月4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我校部分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将部分机构更名。具体如下:1.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整建制并入艺术设计学院。向市教委申报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2.整合全校相关资源,成立“艺术理论教研室”,设在艺术设计学院,加强艺术类学生的艺术理论基础教学,并承担全校的艺术修养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3.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雕塑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方向)整建制并入美术系。向教委申请撤销美术专业。美术系在专业整合后更名为“造型艺术系”。4.按照教育部要求,社会科学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突出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5.基础课部更名为“基础教学部”,进一步强化专业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对应性。我校积极奉献奥运并荣获“2008年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特别贡献奖”9月23日晚,由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2008北京十大时装品牌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校荣获“2008年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特别贡献奖”,院长刘元风出席并代表学校上台领奖。据悉,今年我校获奖与成功设计系列奥运服装有直接关系。我校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的公办高校,积极组织师生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奉献奥运、服务奥运,最终,四项服装设计方案力克群雄被选用,它们分别是:奥运会、残奥会火炬接力服装(火炬手、护跑手服)主创设计师贺阳创作历时18个月奥组委发布时间2008年1月16日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服)主创设计师贺阳创作历时25个月奥组委发布时间2008年1月20日中国代表团领奖服装主创设计师王丽创作历时12个月奥组委发布时间2008年7月15日颁奖礼仪服装之“青花瓷”系列主创设计师尤珈创作历时9个月奥组委发布时间2008年7月17日(闫燕)新学期开始我校迎来一千七百余名新生新学期开始,我校迎来1700余名新生,他们在霓裳名校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2008级新生中包括175名硕士研究生和1520名本科生。9月3日上午,200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北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惠桂芝、校长刘元风、党委副书记王丽华、朱光好、副校长袁敏、廖青、贾荣林出席仪式。仪式上,教师代表、新老生代表纷纷发言,畅谈自身感受,并表示有决心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佳绩,为北服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商务部培训中心副主任朱留贵讲话,对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要为我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最好的服务。我校校长、教育部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元风教授讲话,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以学习为中心,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一种生活常态;二是要全面提高自己,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成熟自己;三是要保持高尚的情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有健康高雅情趣的人;四是要学会爱护自己。最后,他希望新同学保持良好的学风,树立良好的形象,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为北校区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据悉,我校新生于8月29日开始报道。工作人员热情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在学生志愿者的帮助引导下,新生顺利地完成了注册,并很快熟悉了学校环境。学校领导到迎新现场,慰问工作人员,与新生及家长交谈。学校强调要在第一时间为新生提供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前,学生处、各学院有关教师为新生答疑解惑。贫困新生通过“绿色通道”,交上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及贫困证明,即可顺利办理入学手续。针对灾区学生,根据家庭受灾情况,学校采取了提高临时补助额度、缓交及减免学费等措施。各学院积极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生感受到温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举行了与新生及家长见面会,商学院组织了迎新及专业介绍大会,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等相关情况。(宣传部)9月5日晚,由我校和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联合主办的“运动时尚与奥林匹克——从北京到伦敦”时尚设计展览在我院综合展厅拉开帷幕。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WilliamEhrman)爵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先生、2012年伦敦奥组委庆典部主任马丁·格林(MartinGreen)先生、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惠女士、北京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广生先生、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副局长张兰青女士、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副总监岑传理先生、北京电视台时尚装苑制片人钱丹丹女士、我校党委书记惠桂芝、校长刘元风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典礼。数十家媒体记者也应邀参加典礼仪式。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两院师生的运动时尚设计作品、与奥运相关的设计作品以及赞助商——运动时尚品牌KAPPA的最新产品,此次展览是两校和KAPPA(中国)伦敦联展的延续,伦敦联展作为2008年3月在英国举办的“时代中国”文化节的一部分,在当地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本次展览展品丰富、形式独特,内容新颖,通过高高悬挂的充满动感的运动模特、高排悬挂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多个展板和略带有神秘色彩的“时尚转筒”多角度展示了中英两所专业时装设计院校在运动时尚领域的教学和设计成果,从中可以感受到两个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度对运动与时尚的理解与诠释。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序幕开启,北京和伦敦两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国院校的联展仅仅是双方交流合作的一个开始。在本次开幕仪式上,双方还颁发了互派访问学者的聘书,并探讨了开展合作研究等相关后续事宜。我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嵘受聘为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客座教授,我校聘请ColinRenfrew为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展览持续到9月20日结束。(李树春)『运动时尚与奥林匹克-从北京到伦敦』展览开幕英国驻华大使莅临本科新生报到现场北京服装学院报BEIJING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2008年9月28日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室电子信箱:bfxcb@126.com第39期(总第219期)内部准印证:0345-980179月1日,我校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廖青副校长,教务处、二级学院、系、部及中心领导以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共计1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长周永凯主持。教务处副处长王素艳部署了我校即将开展的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以及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再次强调北校区为大一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意义,督促各教学部门继续落实好此项工作,指出目前2008级本科培养方案中仍存在的一些不尽完善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同时责成各院系继续做好此项工作。最后,廖青副校长发言。她传达了日前北京市教委会议精神,并详细解读了市教委即将下发的《关于北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及结构调整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她强调,在贯彻落实北京市文件精神的同时,重点是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际来抓好我校的专业建设调整和实践教学工作。廖青副校长指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是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要举全校之力,全面梳理、总结、凝练和提升我校近几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力争在北京市级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有新的突破。(教务处)新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召开8月28日,我校2008年暑假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在科技报告厅举办。81名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党委书记惠桂芝主持。培训班上,惠书记首先部署了我校2008年下半年工作。她指出,全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落实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认真落实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做好“双聘”合一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重点围绕全面落实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校园建设、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及做好50年校庆筹备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接着,刘元风院长作了《关于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为了进一步适应我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整合办学资源,凝练学科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并对部分专业进行调整,从而使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最后,王丽华副书记作了《廉政风险防范》的党课报告。报告结合学校实际,阐释了何为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剖析了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监督指标,强调了警惕风险隐患、注重防范措施、强化防范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提出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监督的目标要求。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结合本部门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学校工作部署,做好新学期的各项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如何做好学校及本部门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题目踊跃发言,集中交流,广泛研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本次培训紧密围绕我校工作重点,内容丰富,为完善和充实各部门工作计划提供了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同时,对我校处级以上干部的综合素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组织部)我校举办2008年暑假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为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开学伊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2009届毕业生进入择业环节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2009届毕业生就业短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改版升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免费为毕业生开放就业信息查询室、咨询阅览室等各项服务功能,为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为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中心”和关注就业,“中心”还别出心裁地将各项服务时间印制成校历版宣传卡片发放到毕业生的手中,使“中心”的服务职能深入全校学生心中,做到人人关注就业。就业宣传工作开展以来,不少毕业生到“中心”咨询就业问题,各二级院系也在做着相应的前期调查和动员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毕业生做了出国指导专题讲座,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对本系毕业生求职意向进行了摸底调查。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考研、公务员辅导讲座中大四学生的参与情况比以往更为积极,同时也有很多大三、大二的学生参与其中,听讲人员挤满了教室。毕业生总体就业主动意识也比往届学生有了提高,在刚举办的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同学数量也有了大幅提高,高出去年同期水平。为开好就业指导课,“中心”做了就业指导课程开课调查。在收到的46份有效问卷中,有93%的同学选择就业指导课是为增加就业胜算砝码;最希望学习到的内容是职场需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三方协议的签定、就业政策等内容;毕业生很看重企业实习的经历,有63.8%的学生希望在求职前能获得企业实习经历。同时,毕业生对企业的用人标准关注度很高,认为这是困扰自己就业的主要因素;仅有38.3%学生做过职业发展规划,很多同学提出希望能正确认识自己,明晰行业、专业与就业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这一需求,“中心”近期将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以班为单位组织毕业生上网测试。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校毕业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到2008年8月30日,2008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5.35%,创近年新高,也超出了北京地区高校毕业
本文标题:阅读《北京服装学院报――奥运增刊》-北京服装学院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