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_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通用4篇】
1/16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_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通用4篇】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就是网友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第一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把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理想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还能够让我们在服务农村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根据学院及系团总支的文件精神,特成立“义务支教传递爱心”筑梦支教团队,现将活动方案具体如下:一、活动目的在对尉氏县岗李乡独楼马小学生开展爱心支教、素质拓展等活动的同时,针对当地村民的具体情况开展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爱心知识宣传活动,解决三农问题,增强队员们的团队凝聚力,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二、活动主题知识下乡,帮扶留守儿童,义务支教,传递爱心,共创和谐新农村。2/16三、活动时间7月2日至8月9日四、活动地点尉氏县岗李乡独楼马村小学五、活动优势我们拥有强劲的团队队员,给力的人脉关系;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本地村官、校长、老师、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期待。六、活动亮点1、把知识带给贫困农村人民;2、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和村民认识学习知识的意义,鼓励人民提高自身价值;3、本活动除了计划的课堂教学以外,还会组织支教老师走访当地村民家庭,带给他们外面的经济、文化、政治信息,加深他们对外面世界的的了解;4、适当的组织支教老师参与劳动生产活动,感悟生活(具体视安全问题和个人身体素质而定)。七、活动准备1、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该村实际情况。2、做好在该村暑期支教工作,与当地村民取得良好接触。3、解决生活及在当地的食宿问题。4、队员合理分工,对各种素材的搜集和准备。八、活动流程1、爱心支教——讲台献真情3/16活动概况:对本村小学的同学教授新学期的课本知识。2、综合培训——知识新接触活动概况:以新的知识视角对同学进行多方面综合培训:(1)疯狂英语:英语口语培训,通过绕口令,英语游戏等,主要教小朋友一些日常用语和惯用语以及看一些简单的英语动画短剧,教唱脍炙人口的英文儿童歌曲。根据实际,适当组织小朋友排英文短剧;(2)奥数培训班:从基础到奥数,巩固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思维能力;(3)运动课:趣味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以拔河、接力赛等形式结合趣味元素进行趣味运动;(4)小作家辅导班:对阅读、写作方面进行培训;(5)挑战主持人:小主持人培训,朗诵、演讲技能训练;(6)轻歌曼舞:小学生合唱团、舞蹈队;(7)绘画班:小学生绘画方面的技能培训。3、文艺表演——全校大联欢活动概况:以文艺晚会形式向师生展示此次支教实践活动的成果。结合幼儿舞蹈、歌曲独唱、诗歌朗诵、武术表演、服装展示、英语短剧、群舞、书法表演、乐器演奏、歌曲对唱、歌曲大联唱,在汇报实践成果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带动繁荣该村文化建设。4、实践总结——句句吐真言活动概况:记录实践过程,留下成长点滴,最真诚的话语,4/16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切的感悟,在此见证每一路足迹。同时,激发同学对农村建设的热情以及奉献农村的爱心。九、宣传报导1、支教宣传(1)张贴支教简章;(2)走访当地村民和学校老师,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宣传我们的活动。2、前期宣传(1)联系学校师生;(2)准备相机。3、中期宣传(1)写关于活动情况或反映支教活动成果;(2)要求每个队员至少每两天写1日记,及时交给宣传组整合。4、后期宣传(1)岗李乡政府、村民和学生对我们这次活动的反映情况的报道;(2)总结性感受,包括自己对活动的反思;(3)将活动结果制成主题性ppt。十、活动要求1、保证参与社会社会实践的集体人身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2、突出重点,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吃苦耐劳,务5/16实奉献的精神。3、每天总结社会实践进展情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写出活动总结。4、鼓励队员发挥所长,主动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十一、有关制度(一)例会制度1、全队每天晚上9点准时召开例会;2、例会由队长召集,主要交流当天工作情况和感受,总结得失,布置下一阶段任务;3、队员不得无故缺席例会,有事须向队长请假。(二)作息制度1、早上起床时间6点半;2、晚上7点——8点半,队员相互交流、排练文娱节目;9点召开例会;例会以后要求完成日记、个人卫生,11点前熄灯就寝。(三)队员守则1、队员须认真遵守实践队制定的有关制度和活动要求,要服从队长的指导;2、队员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维护郑职学子的形象;3、队员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进取,脚踏实地。;6/164、队员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体现当代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队员要有高度的安全防卫意识和纪律意识,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第二篇】一、活动主办单位__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问题研究社二、指导单位__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协办单位:_校园活动网、大学生精英论坛三、实践活动目标1、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2、开拓当地学生的视野,强化当地青年人的家乡意识,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4、使参与的大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收集真实的农村资料,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建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5、通过此次活动是队员们能够对自我认知方面有较大的收获6、在实践中不短探索,不断总结,并为以后工作的更好的开展打好基础四、实践活动参与人员7/16活动总指导:文军(__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队员组成:__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问题研究社部分干事以及文史学院、教育学院、化工学院、政法学院的同学实践分队人员及分工:队长:冯旺副队长:张文斌调研负责人:张桂芝支教负责人:赵明丽文艺负责人:杨澜、杨子芳运动会负责人:郎振斌安全员:张超财务员:闫丽萍后勤负责人、通讯员:魏海宁会议记录员:李蕾纪律员:李云宝五、活动内容(一)支教决定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按年级分教学班,每个班两个班主任。⑴确定支教时间为10天,每天开设五节课,其中包括三节文化课以及两节兴趣开拓课。早上上3节,每节课时间为45分钟,并决定增加眼保健操项目。具体的上课时间安排为:课前晨读8:00—8:30;第一节8:40—9:25;第二节9:35—10:20;课间眼保健操10:20—10:40;第三节10:40—11:25;午饭及午休时间12:00—14:30;第四节14:30—15:15;眼保健操15:25—16:10;第五节:16:10—16:40(由班主8/16任跟班可以进行寒假作业辅导,也可以开班会,由班主任自主安排);⑵确定支教的课程为:基础类:数学、语文(主要是写作,历史故事)、英语(英语入门、英语口语、英语会话、英语歌曲等)、素质拓展类:地理课、电影放映课、心理辅导课、趣味化学课、音乐、体育等;⑶确定的兴趣小组的项目为:朗诵、健美操、武术队、舞蹈队、合唱队、话剧队等(二)调研(1)设计调查问卷(分为教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2)访谈当地高龄老人,了解当地历史变迁状况;(3)访谈个别家庭,了解当地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的方面的情况及存存在问题;(4)访谈村内外出农民工,了解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5)访谈学校教师及学生,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状况;(6)走访村内各个村社,了解当地农村建设,人际和谐的基本状况。(三)其他活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增进支教队员和当地小学生的交流,消除陌生感,方便以后支教活动。9/16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第三篇】一、活动主题践行“八字真经”,传播青春正能量二、组织形式(一)团队实践形式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通过组建重点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1.校级重点实践团队。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团队拟从各院、系、校级学生组织上报的实践项目中,依据项目主题、实践意义及预期影响评选出15支队伍作为重点实践团队予以全额经费支持。2.院、系级实践团队。各院、系根据实践内容分类,结合专业特色,针对某一主题组建团队,经校团委审核,被立项的作为院、系级重点团队予以部分经费支持。(二)个人实践形式各院、系团总支要制定相应办法,发动广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贴近社会发展现实的领域广泛开展挂职、调研、观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力争实现10/16实践活动覆盖全体学生。三、活动内容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各团队可以围绕社会发展、社会民生、产业转型、社区服务、科技支农、教育帮扶、关爱弱势群体、区域文化建设、医疗卫生宣传等内容开展活动,倡导社会问题调研,鼓励专业技术实践。重点围绕“四个全面”开展关于中山特色经济建设、农村农业发展、热点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一)实践活动选题1.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的实践鼓励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服务,重点支持多个专业的学生交叉组合成的多项目综合型服务团队,进行多元化的专业性服务实践。2.中山地方文化传承与“走出去”调查实践围绕中山建设文化名城和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咸淡水文化,调研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走出去”的对策。3.政策宣传实践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广泛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意义与实现路径的宣传活动,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宣传。4.社区综合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创新11/16鼓励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综合型的团队,针对社区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志愿服务实践,特别是满足老人、儿童等不同社区群体的文化、卫生、科普、娱乐等方面的需求。5.大学生支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研和支农服务,围绕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等社会现象进行广泛农村调研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支农服务。6.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调查与帮扶围绕进城和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依托社区和学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面向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励志指引和专题调研等活动。7.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鼓励学生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社会调查、科普教育、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科学发展。8.高职毕业生社会生存现状调查及对在校生学习规划的启示鼓励学生对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生存状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取得成就或遇到挫折的原因,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并能为在校生的学习规划和素质训练提供建议。(二)实践活动具体要求12/161.实践活动思想健康,主题突出,导向正确,内容详实,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现实意义。2.实践活动形式新颖,视角独特,贴近大学生实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3.实践活动能切实服务社会所需,深入社会基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实践团队分工明确,方案合理,能体现团队特色。5.实践活动要注重双赢,既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服务社会,又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第四篇】一、活动背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向全民普及安全常识及健康保健常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抗击各种灾难,让全民更深刻了解急救护理措施,我们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民成长和帮助基层群众建设新家园、开创新生
本文标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主题_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21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