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集聚5篇
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集聚5篇2024/X/XX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1根据全市民生工程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对2019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情况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现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名单的通知》(皖美办发[2019]1号)文件要求,我市承担34个2019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其中寿县16个、凤台县8个、潘集区10个,按照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任务,2019年完成实施任务的70%。2019年12月底,我市三县区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为87%,达到考核要求。二、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完成情况(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方面2019年度34个省级中心村均开展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能够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智慧,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房等布置合理,中心村建设规划能够与产业规划有效衔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严格依规建设,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二)重点建设任务方面1.垃圾处理。中心村均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等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收运处理。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收运设施设备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及时收运的需要。中心村内保洁到位,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收运,无暴露和积存生活垃圾就地焚烧现象。垃圾末端处理采取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方式,符合环保要求。2.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村自来水普及率100%,水质符合国家生活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满足群众生活需求。3.卫生改厕。中心村内采取户用三格式化粪池或接入污水管网等方式开展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中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中心村内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现象,农户家庭杂物有序堆放,中心村整体达到干净整洁的要求。5.道路畅通。中心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群众出行方便。6.污水处理。中心村能够根据本村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采取分散处理、集中处理、纳入管网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搜集处理。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管护队伍,确保设施设备运行良好。7.河沟渠塘疏浚清淤。中心村能够对村内河沟渠塘进行疏浚清淤,并在河沟渠塘疏浚后,及时采取生物护坡,河沟渠塘内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中心村均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各中心村能够结合宽带支撑工程,实现宽带通村。9.村庄绿化。中心村积极开展绿化工作,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鼓励农民群众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实现庭院美化,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0%。10.村庄亮化。中心村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均安装了简易路灯,方便群众夜晚出行和村内组织各项集体活动。11.长效管护机制。中心村通过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污水、改厕、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三)产业发展方面鼓励支持中心村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绿色增产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心村农业生产上落实“三推”“三控”效果较好,中心村土地流转适度规范,中心村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村能够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各中心村自主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各中心广泛开展农民普法教育,中心村治安状况较好的(五)群众评价方面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意见建议,群众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风文明满意度较高,不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22019年,我县将西瑶乡谷富塘村省级美丽乡村、麦市镇下庄村市级美丽乡村和水东镇柳坪村县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全县重点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实际,扎实稳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县委全会报告和县政府工作报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了《临武县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和《临武县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细化了目标任务,确定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组抓项目落实,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二、加强宣传发动,群众主体抓创建为了扎实搞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使乡村更加美丽,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加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五美”要求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三、加强统筹谋划,因村制宜抓创建严格按照“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大标准开展创建工作。一是优化布局。三个村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充分依托山水林田自然资源禀赋,彰显自然美景,突出乡土风情,做好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谷富塘村以“龙文化”为主题,依托古村提质改造,挖掘古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重点打造旅游乡村;下庄村依托规范农村建房和异地扶贫搬迁,重点打造美丽新村;柳坪村主要实施新农村建设提质改造,重点打造宜居环境。二是优化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提供有力支撑。谷富塘村继续做大做强村纯净水水厂、竹器加工厂、无公害水稻基地、油茶林基地和南丰蜜桔基地等传统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旅游乡村;下庄村依托煤炭开采,重点发展煤炭销售和运输业;柳坪村重点发展壮大大冲辣椒种植和山羊养殖业。今年1-10月,谷富塘村、下庄村、柳坪村的产业总产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2018年度,三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三是优化环境。大力实施农村卫生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拆危拆旧等环境治理工程。三个村按标准配置了专职保洁员,村庄保洁常态化。谷富塘村和下庄村建好了村庄污水处理工程,柳坪村正在建设。三个村的旱厕全部拆除,危旧房基本拆除,建好了公厕,卫生厕所使用率达98%。四是优化生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基础建设。谷富塘村投入3000多万元,建好了村景观塘和休闲文化广场,油化了通村公路和环村公路,立面改造民房140间,实施了绿化和亮化工程。下庄村投入1800多万元,完成了规范农村建房122栋,水、路、电、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柳坪村投入500多万元正在建设村庄环村公路、污水处理工程、文化广场等基础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全部完工。五是优化风尚。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的重要任务,引导农民群众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订了村规民约,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强化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洁净户评选活动,引领百姓发扬传统美德,改变陋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培育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古村文化、农耕文化,收集传统故事、传统习俗,建设民族村落,涵养文化底蕴,让乡土文化成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的灵魂,确保乡愁的记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活动,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等议事机构,遏制农村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四、加强资金投入,后盾有力抓创建为推动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有力开展,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民自筹为主、社会捐助参与、帮扶筹资共建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资金。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必须自筹建设资金100万元以上,县财政将按1:2的比例配套安排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即县财政配套奖补资金为示范创建村自筹投入资金的一半)。另外对农户拆除一座旱厕,县财政奖补600元,改建一座户厕奖补1500元,建一座4蹲位卫生公厕奖补35000元,每增加一个蹲位奖补6000元,每座卫生公厕奖补不超过5万元。目前,县财政分别投入谷富塘村、下庄村和柳坪村1700万元、500万元和200万元。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320xx年以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号召,镇领导干部对活动重视力度持续强化,多次在会议上部署工作,强调我镇清洁乡村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村屯、社区贯彻落实“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现将建设活动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74个自然屯,27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万人。目前全镇各村屯已完成227个垃圾池建设。成立75个村屯卫生理事会,聘用100名村屯保洁员。全镇成立了一个保洁公司,配备清运垃圾后驱车2辆,1辆垃圾抓车,人员15名。村级组建9个垃圾清运队伍,配备后驱车辆10辆,三轮车2辆,人力三轮车1辆,人员38名。此外,配备了城镇管理巡逻车1辆。我镇“清洁乡村”活动运作机制整体上进入了常态化,乡村脏乱差状况得到较好治理,农村环境点、线、面得到全面提升;圩镇街道整洁宽敞,公路、铁路沿线无垃圾成堆现象,镇容村貌大为改观。二、工作措施(一)落实措施,保障经费。保洁经费保障主要通过区级专项经费、群众环卫费收缴、社会募捐资金三种方式筹集、投入,群众环卫费收缴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委托信用社按月代扣。(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全镇组建了11个工作队(组),派驻11个建制村(社区),队长由镇党委、政府、人大领导成员,队员由镇政府、镇直单位干部职工,区直机关安排挂点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组成,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实行“划片分屯、定岗明责”,到点到位开展工作,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每个责任片区由一名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明确各片区责任,认真开展镇、村环境卫生和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大整治,督查考评验收组每天对各责任片区和各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做得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切实做到了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责任片区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工作的开展。(三)继续宣传,加大培训紧紧抓住元旦和春节时期,印发了以“生态乡村,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宣传单,组织各村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切实提高了全镇人民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清洁环境、美化乡村的积极性。我镇召集各村保洁员,清运队,村干部等人员召开清洁乡村暨美丽乡村建设会议。在会上以照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各村在清洁乡村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责令各村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表彰了一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保洁人员,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很好地鼓励和支持了保洁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其主观能动性。(四)抢抓时机,集中力量,重点整治1.圩容圩貌集中整治大行动针对春节期间,务工返乡人员回家过节,人员激增的实际。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我镇迅速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单位进行了整治大行动动员和部署,所有干部职工和村屯保洁员都被部署到行动中来,对圩镇乱摆乱卖、乱停乱放、广告纸乱贴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沿街所有商铺和零售摊点进行挨家挨户地毯式的宣传“门前三包”制度。为巩固活动成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每日两次街道巡查制度,持续对圩镇街道进行巡查整治,确保街道畅通市场整洁。通过疏堵结合,“引摊入市”,圩镇“五乱”问题得到解决,圩容圩貌焕然一新。2.持续开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活动20xx年,我镇继续大力开展“三清”专项活动。动员农户、所有干部职工清理道路两边、村
本文标题:村美丽乡村创建自评报告集聚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23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