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26《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自学要求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二、自学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2、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三、自学过程(一)作家解读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19xx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可谓一代大师。(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这个名字。他在拉封丹中学的中国同学巴恩波不久前投水自杀,为纪念他采用了“巴”字,而“金”字,是因为他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著作。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到40年代末他就创作各类小说共33部。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好文供参考!2/26之作。沈从文夫人张兆和晚年说;“巴金奋斗了一辈子,活得太苦、太累、太不容易,但他的文章却让几代人思考怎样做人和作文。”巴金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曾对二十世纪中国有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鼓舞人们走向新生道路的《激流三部曲》,还是八十年代代表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痛苦反思的讲真话的书——《随想录》。乃至后来呼唤建立文革博物馆,虔诚严苛地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都曾在思想界和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像这样巨大的思想艺术的冲击波,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阅读上实属罕见。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走出历史的荒芜,他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清算历史,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他要建立“文革博物馆”。从19xx年到XX年,穿越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和经历者,其经历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人生际遇,其文字、其人生与社会变迁息息相通。读解巴金,无异将是读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代表了一种文化价值,更是一种精神。“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好文供参考!3/26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二)写作背景“文革”结束后,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首先在香港《大公报》上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1篇《谈人望乡》至1986年8月20写完最后1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历时八年,共完成42万字。在《随想录》中,巴老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但他并未像其他的“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而是对自己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了十年的奴隶”的“奴在心者”心态作了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同时,他又对全民族在“文革”浩劫中的病态思想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作了思考与分析,表现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与勇气。三、整体感知文本1、自由诵读课文,通过工具书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舔舐作揖缉毒修葺编辑解剖堕落租赁字形:姗姗来迟删除蹒跚栅栏惊魂摄魄满目疮痍绿草如茵绿树成阴荫蔽赚钱2、这篇文章是1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概述小狗包弟的一生遭遇。四、内容分析,研究与讨论1、快好文供参考!4/26速阅读2——6自然段,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②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③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内容。2、快速阅读7——9自然段,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3、在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阅读一下10——13自然段,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②他为什么会沉重?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4、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五、课堂讨论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4、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六、课堂基础训练1.《小狗包弟》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除此之外,他还有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又被称为“________”三部曲。2.为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一组词填进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________去。它亲热的________着,扑到他跟前,到处________,用舌好文供参考!5/26头________,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a.奔叫闻闻舔舔b.跑喊闻闻舔舔c.奔叫走走舔舔d.奔哼闻闻舔舔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陈泰康农科小组”的同志们为改造黄河故道盐碱池,筚路蓝缕,舍家忘我,一干就是五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4.选出下列表述中无误的一项()a.远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诗歌就取得了辉煌成就,《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合称“风骚”,影响极为深远。b.韩愈、柳宗元提倡用词典雅、讲究对偶和韵律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c.觉民、鲁妈分别是巴金的《家》和曹禺的《雷雨》中的人物。d.《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分别是法国大仲马、小仲马父子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分别是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姐妹的作品。5.根据原文,选出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a.在十年“文革”期间,人的尊严被严重的践踏,人自身尚且难以保全,当然也就很难照顾到一只小狗了。但是,巴金却为包弟的悲惨遭遇一直自责不休,这一方面是他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好文供参考!6/26格魅力。b.包弟在那时的遭遇并不是单一的,他的悲剧其实代表了很多人所遭受的不幸。c.巴金在怀念包弟,他同时也在怀念曾经与他患难与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的妻子萧珊。d.巴金是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他一直对包弟愧疚不安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担心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有朝一日要向他问起包弟的情况。相关补充文体知识随想录式的散文,题材广化,既有对社会生活、历史场景、国际交往等大题材的摄取,更有对个人心迹的袒露,友人亲人间真情的表现,凡人俗事的叙写。在题材开拓方面,充分展示散文文体的优势。随想录这种散文创作形式它崇尚真实,将个人生活引入了散文创作天地,写自我故事,抒自我情愫,由此而被散文家所推崇。随想录式的创作找回了散文曾经在很多人那里失落的真诚品格,引领散文创作由虚空伪饰走向求真务实。随想录不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的装腔作势之作;作者必须有感而发,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真话,其间有真人、真事、真情、真理、真性灵。所以巴金的《随想录》堪称现当代散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散文开始告别一个浮夸、说谎的阶段,而进人一个能说真话、敢说真话的时代,标志着散文创作开始告别一个自我粉饰的阶段,而进入到一个自我反思省察的时代。随想录的话语方式在当代散文史上具有转型意义。当代散文创作中,曾有将散文当作诗写的主张。作为这种主张的实践,散文表达的景观、人事过多地“人好文供参考!7/26造化”,许多“诗意”散文是被“做”出来的。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他的《随想录》或叙或议或抒情,随意运笔,杂体相生,天然自成,不拘一格,全然不是做作之物,较好地展现散文随意生姿的审美风范。能力提升从文章中你能收获什么?拓展你与小动物有过亲密交往吗?有没有留下美好或者酸楚的回忆?请借鉴《小狗包弟》的写法,写1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抒写要有真实情感,力求感人。《小狗包弟》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把握叙事散文的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体会作者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2、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对*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认知。教学设计:好文供参考!8/26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置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教学过程:一、导入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就通过*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1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扫除人们心灵的垃圾,感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二、整体感知:(一)叙事:1.复述故事情节:明确:1)简括:一只讨人喜爱的狗,在“*”棍棒的恐吓下,被胆小的主人送给医院作了解剖试验品。2)具体概括:一位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伶俐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包弟惨遭厄运;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2、检查预习成果:好文供参考!9/26这篇文章是1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结合预习作业谈谈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楔子(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补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此段为下文包弟故事起铺垫、启发作用,给散文定下伤痛的感情基调,与包弟故事形成对照。(二)抒情: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好文供参考!10/26板书设计:叙事抒情:楔子(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伤感开端(2自然段)--包弟来历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欢快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忧虑、轻松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沉重、歉意(三)通过文本解读时代特点:1、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明确:人性的扭曲,人对人的侵害竟然连一只小狗都不能幸免。艺术家的小狗为了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至死不渝,而人类却在迫害人类自身,人性在某种时候不如“狗
本文标题:《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34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