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防护(20173)
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防护王颖主要内容一、2016年全院职业暴露情况反馈二、职业暴露三、标准预防四、《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节选五、《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节选六、《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节选)一、2016年全院职业暴露情况反馈2016年感染管理科统计主动上报职业暴露36例,职业暴露人员组成方面:医生7人,占19%;护士25人,占70%;工人4人,占11%2016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人员组成医生19%护士70%工人11%医生护士工人。护理人员暴露方式主要为利器,包括输液器针头刺伤9人,占36%;输血器针头刺伤1人,占4%;注射器针头刺伤13人,占52%;其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刺伤2人,占8%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方式分类输液器针头36%输血器针头4%注射器针头52%其他8%输液器针头输血器针头注射器针头其他暴露源(病人)情况:HIV阳性1例,占4%;乙肝抗原阳性8例,占32%;梅毒抗体阳性4例,占16%;暴露源情况不清5例,占20%;暴露源传染性阴性7例,占28%。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源情况HIV4%乙肝32%梅毒16%感染源不清20%感染源阴性28%HIV乙肝梅毒感染源不清感染源阴性二、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及放射性、物理性(高温、噪声)、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偶发化学或放射的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6-30%,HCV3-10%,HIV0.2-0.5%4、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生、赶工作进度)◦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意识不足、糊涂胆大)◦培训效果不到位(走形式)◦存有侥幸心理(怕麻烦)◦自以为是,明知故犯◦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无效防护,无知者无畏)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锐器伤◦注射(回套针帽)医疗废物二次分拣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锐器伤抽血•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拔出针头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锐器伤拔出静脉输液针或静脉穿刺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锐器伤不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不规范使用锐器盒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直接接触分娩口腔治疗气管插管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直接接触收拾手术污物各种操作分离输液器时职业暴露风险管理◦建立职业暴露监控系统及相关制度◦强化职业暴露安全培训◦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提供充足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安全的技术和设备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禁止双手重新盖帽应用重新盖帽装置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锐器盒应放在使用处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入锐器盒有研究显示:回套针帽刺伤率10-15%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要可单手回套提供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防渗透、防穿刺、带盖的收集器正确处置锐器,预防锐器伤的发生1、手术过程中锐利器械的传递一定要按规程进行。2、供应室人员应注意回收器械破损、裂痕,不要用手直接处置,应借助于其它器械。3、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建立规范化操作规程锐器伤的紧急处理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同时流动的净水冲洗碘伏、酒精消毒受伤部位职业暴露后的处置1.任何一种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的锐器损伤,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进行处理。2.皮肤污染:皮肤污染部位用肥皂和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3.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磨擦眼睛,冲洗至少10分钟。4.溢出:如有感染性或可能感染的物质溢出,先将其用吸水纸或其他吸水物质覆盖;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倒在溢出区周围,然后再倒在吸水材料上,10分钟后,用吸水材料将溶液擦净,放入污物桶;最后用消毒剂擦洗现场。5.衣物污染:尽快移开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清理发生污染的地方及放置隔离衣的地方。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液。建立登记和报告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报告科室负责人,通过信息系统上报,同时到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携带职业暴露登记表到预防保健科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处理方法。三、标准预防•2019年10月2日星期三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强调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标准预防原则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含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源,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目的是预防感染原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不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手卫生;戴手套;2.咳嗽礼仪;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4.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5.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6.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7.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戴护目镜戴口罩戴手套或围裙穿隔离衣戴防护镜戴口罩戴手套小心锐器刺伤锐器放入锐器盒内垃圾放入黄色袋手接触戴手套可能飞溅面部可能污染身体侵袭性操作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手卫生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手卫生五大时刻正确的咳嗽礼仪正确的咳嗽礼仪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套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2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3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4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戴手套◦接触无菌组织,必须戴无菌手套;◦接触不同病人或病人的不同部位必须更换手套;◦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戴1层手套可减少50%的接触血量,2层减低70%的接触血量;◦戴手套不能预防锐器伤,一次性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手套要有一定弹性,须盖住袖口;◦不要在公共场所戴医用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皮肤有破损时,建议戴2层手套。防护用品的使用:口罩医院防护口罩(N95):可过滤掉95%0.075um的颗粒,用于TB、水痘、麻疹、非典等医用外科口罩:可阻隔90%的非油性颗粒,用于百日咳、白喉、流感、外科手术、侵袭性操作等普通医用口罩:可阻挡直径≥5um的微粒8层棉纱布口罩: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日常卡通口罩:基本无效,静电会吸附尘埃,仅用保暖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A.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A.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外形塑造鼻夹,如图A.6。不正确的戴口罩注意事项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摘口罩方法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目镜/面罩护目镜/面罩使用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应注意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使用。对于反复使用的护目镜或面罩,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建议使用一次性用品防护用品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19082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防护用品的使用:隔离衣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服穿隔离衣•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后露出;•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颈后带子系好;•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洗手或消毒双手后,解开颈后带子;•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后将污染面向里放入污衣袋,清洗。•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下衣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
本文标题: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防护(2017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