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精选5篇)
1/132023年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精选5篇)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2023年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精选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第一篇】1、06计算机1班、2班、06财会,每班级40多个学生,学生数不多,男少之比,41:5,30:10,10:34,不是很协调,总的说来还是好管理的。2、职高学习生涯,已经体验过一年,较熟悉职业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的模式。3、原先由江淑玲老师(女)任教一年,较认同女教师的教学风格。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是本届学生最后一次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去年就已经推广使用了,分四册,前三册为基础平台,第四册为提高平台,课文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力求体现时代精神和职教特色。总的教学理念:一个是“少”,一个是“精”。即内容要少,课文要少,步骤环节要少;板快要精,专题专讲,问题细2/13化,体现基础性、工具性。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教法上不能陈旧,教学过程不能单一,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量要少,目标单一,强化练习,练习多样,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可运用的教法:讲读法、问题导入法、练习法。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突破口,目的在于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1、精简课文。2、精简课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课堂气氛活跃。可以侧重只讲某段,某个句子;或者只讲某个方面,如修辞,如细节描写等。3、备课时确保教学目标单一,落实每课时的教学目标。4、设置新板块,有新的亮点,一分钟讲演。每节课有新的学生上台,避免每天只有老师一张面孔。5、有条件的话多去阶梯教室,让学生多体验现代化教学的好处。6、鼓励学生作文一定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教时执行情况。18.27~9.2始业教育。29.3~9.9军训。39.10~9.16《我的母亲》3《每天四问》14。49.17~9.23《明湖居听书》2《黄鹂》24。59.24~9.30大作文1小作文1单元练习24。3/13610.1~10.7国庆放假。710.8~10.14《闽中桥梁甲天下》3大作文14。810.15~10.21《谈谈记忆》3小作文14。910.22~10.28《神舟六号再续神话》2单元练习24。1010.29~11.4《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3。大作文14。1111.5~11.11〈尚俭戒奢侈〉2〈善良〉1练习1。1211.12~11.18复习2期中考试32。1311.19~1125〈广告词〉3小作文(应用文)14。1411.26~12.2〈经典广告中的文学策略〉2练习24。1512.3~12.9说明书2演讲词24。1612.10~12.16大作文1〈阿q正传〉34。1712.17~12.23〈项链〉3小作文14。1812.24~12.30〈林黛玉进贾俯〉2。〈最后一片叶子〉24。1912.31~1.6〈游褒禅山记〉44。201.7~1.15〈宋词二首〉44。211.16~1.20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第二篇】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4/13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3、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言诗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等。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5/13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一)阅读:1、要求学生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用于课内阅读,一本用于课外阅读。2、课内阅读:采取所用教材目(有一定选择)和新教材部分目相结合学习的原则。对于重点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教师推荐佳作、学生推荐佳作、摘抄作业、图书馆阅读、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学生每周必须要有1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300字以上文字摘抄,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1不少于600字的读书笔记。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第三篇】在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目标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践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1、教材:高二是高三的关键一年。从教材来看,第一年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从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了品味鉴赏,还增加了诗歌、小说等阅读单元。6/13在写作中,要求学生掌握好议论文写作和处理话题作文的能力。2、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学习语文还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语文兴趣差。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课外迁移不够,读写能力有待加强。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的教学大纲,钻研新的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2、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日常工作的落实和检查,有定期检查总结和整改措施。3、以“读”和“写”的教学为出发点,带动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4、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句、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成语等。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1、强化实践,努力打造探究式能力班。“一刀切”的方法。2、注重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些课文来不及,要做选择。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是积累文言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特别注意阅读和听写的指导,适当补充文言文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7/133、阅读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者摘抄,评论,讲课,或者讲座,让课外阅读教学因为“课”和“人”而得以付诸实践。4、写作练习也包括在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定期定量完成写作任务。此外,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想、说、练”。4、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6、加强高考信息研究。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中的高考试题,制定有效措施,确保高考知识注入到日常教学中。7、强化教学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8、开展了各种课外语文活动。9、认真组织单元考试、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力求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10、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学和考试的最新信息。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第四篇】--。一、认识教材。粤教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8/13“文学类。”三大类文体,选择了8种文体进入教材,安排了10个单元。其余为语体类文即古诗文5单元和活动类文5单元。文学类:诗歌、小说(中长小说、短小说)、戏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4种文体6个单元。论述类:议论文1种文体1个单元。实用类:新闻、传记、科学小品3种文体3个单元。语体类:古典诗歌2个单元(唐以前1单元、唐宋元1个单元)、文言文3个单元(抒情1个单元、议论1个单元、史传1个单元)。5个单元。活动类: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二、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广东省的语文高考平均分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分。学生的口语水平普遍也不是能说会道的那一种。我们的教材定位是在“经济比较发达、语文水平比较一般”地区使用的。那么我们的语文水平为什么普遍“比较一般”呢?据调查,原因有的是受方言影响,有的是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是教师整体水平低于内地,而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课堂阅读质量不高,课外阅读数量太少。广州市高中学生一、二两年课外阅读不超过40万字。东莞学生一二两年课外阅读才二三十万字。而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语文教学主要问题既然是阅读问题,我9/13们就把切入点放在“阅读”上,希望以阅读作为杠杆提高语文素养。1.重视三个层级阅读。“基本阅读”,这是放置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课文的地方。这是学生必读的,甚至是需要精读熟读的课文。每一册两个现代文单元,每个单元3课,古代诗文单元每个单元4课,共10课。第二个层级是“扩展阅读”,这是与“基本阅读”同类内容和体裁的课文,每个单元2课,每册8课。这是给读完“基础阅读”还嫌不够,需要增加阅读量的学生准备的。与此相同层级的还有“参考阅读”,每册3课。针对不少学生因读量不足造成语文水平低下的实际,教材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资源。必修课教科书每册约17万字,5册共86万字。第三个层级是“推荐阅读”,这是介绍课外读物的栏目。中学生仅仅阅读课内的东西是不够的,语文水平提高快的学生也得力于课外阅读。“推荐阅读”的设计想引导学生自觉地增加课外的纸上阅读和网上阅读,尤其是大部头名著阅读。2.重视阅读理论和方法。在每一册的“点击链接”栏目中,多数保证有两介绍阅读的思想、方法和习惯的短文,5册共有这样的短文10,为了更好地自主、探究地阅读,希望它能给同学的阅读品味、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以指导,供同学们需要的时候点击阅读。同学们应该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也应该有自己最适合的阅读方法。这10/13些短文的编写内容是从课文中来的,也对中学生很有针对性。例如刚开学,有的同学尚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1就安排了《眼到心到手到》短文,说明了“三到”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又如针对目前中学阅读教学过分追求唯一答案,语文1又安排了短文《诗无达诂》,说明“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审美对象并生成意义的再创造过程”的道理。又如针对一些同学读书速度太慢,语文3安排了《速读》短文,介绍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是问题比较多的一环;过去的一些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一味精读、精讲,通病是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阅读方法不讲究。教材从“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诵读、熟读、略读、精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等多种方法,让同学自主、探究阅读时有个性地选用。比如说,受方言影响重的,可以多多诵读;诵读对方言区农村学生特别重要。知识面窄、阅读速读慢的,可以多练速读;链接短文介绍快速视读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语言文字水平低、肚里空空作文没有材料的,可以多多熟读;熟读是积累思想、积累学问、积累材料、积累语言最有效阅读方法。这样才有望以阅读作为杠杆,通过大量而有成效的阅读,来提高文化素养,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通过大量而又成效的书面阅读,来提口语表达水平。三、几个表格数据。20__年话题《心灵的选择》。古代课内27%,课外9%。11/13现代课内10%,课外16%。外国课内2%,课外8%。综合7%。生活体验31%。20__年。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古代课内18%,课外25%。现代课内0%,课外12%。外国课内0%,
本文标题:2023年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下学期(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55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