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关于全市绿色制造业发展情况汇报
—1—关于全市绿色制造业发展情况汇报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委书记指出,我省要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列,狠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明确指出,全市坚定不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推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重点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绿色既是我市最厚重的城市底色,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我市要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坚持以工业强市为目标,以绿色制造为路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十年来,我市从过去“一车独大”,到如今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动力电池等23条产业链厚积成势。2023年,全市GDP突破7000亿元,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9700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23条重点产业链规模以上开票销售5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达40.9%。四大主导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466亿元,同比增长58.5%。绿色能源使用比例接近七成,已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和中韩产业合作重要节点,我市具备平台载体较多、资源要素较足、服务环境较优、集疏运体系较为完备等优势,正顺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深度融入长三角创新集群和高端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当前,我市制造业绿色发展仍然面临种种挑战。一是制造业大而不强、质效不高。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产偏高、二产不强、三产不优的问题。二是县域发展不平衡。相较于苏州、南通等地县域经济齐头并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我市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研发投入不足。2021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12%,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四是转型动力不足。部分制造企业受外部经济环境、产业基础、经营实力、人才支撑等局限,对绿色转型意愿不强。针对这些挑战和问题,要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绿色转型、布局绿色赛道、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智改数转”,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我市绿色制造之城,也为全省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借鉴。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人产城”互融互促。推进制造业绿色—3—转型,要加强统筹规划,系统谋划生产空间,立足各区域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增强产业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是要统筹工业强市与工业强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补齐县域发展失衡的短板。明确各板块定位和功能,推动空间协同、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市场融合、资源共享。二是要统筹工业强市与城市建设,加快产城互补的融合步伐。城市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城市配套。我市仍然处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期,应统筹好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使产业与未来城市现代化相融共生。围绕投资者、创业者和就业者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软”环境更优,“硬”环境更强,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坚持创新引领,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科技是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要坚持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加快制造业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是整合科创资源,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构建全市产业技术研发转化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4—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是加快绿色低碳等新技术突破。高质量运营中科院上硅所新能源创新中心等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发展面向碳中和的相关技术,围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新型动力电池和前沿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运用。四是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和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绿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绿色转型,壮大“高智绿”产业集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壮大“高智绿”产业集群。一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汽车产业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聚焦高端合金及绿色精品钢等重点方向,建设沿海绿色精品钢产业基地;持续推进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和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向科技研发、运维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统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重点突破重大智能终端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二是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以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方向,重点发展“5+2”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不锈钢、动力电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5条产业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5—竞争力的产业地标。三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支持企业围绕品种、质量、安全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增强高端产品开发能力,提升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从供给侧入手促使制造业企业采用减少碳排放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聚焦生产制造过程绿色化,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应用绿色产品,全面推广自愿性清洁生产评价认证,加快构建设计、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全覆盖的绿色制造体系。布局绿色赛道,补强“风光电”产业链条。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大幅提升绿色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光电”产业链条是我市的特色优势所在,利用优越的海上风电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市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重大机遇。我市拥有海岸线582公里、沿海滩涂683万亩、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是我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光照时间在2280小时左右,是我省太阳能资源富集之地。我市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已落户我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润阳光伏研究院,建成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十四五”期间,我市规划近远海海上风电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超过全省—6—规划开发容量的70%。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布局绿色新赛道。一是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引进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等海工制造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二是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含绿量”。三是布局绿色新基建。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建设,鼓励共建共享太阳能基站、风能基站、光电互补基站。推进超算中心建设,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布局,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近零碳”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集约发展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一是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推进行动,支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加强全区域、全链条、全过程用能管理,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节能提效、资源循环利用;深入挖掘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推动能效水平提升;针对机械、纺织、电子等行业主要用能环节和设备,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新技术新装备,创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二是推动集约高效发展。把“亩均论英雄”作为高质量发展“指挥棒”,通过资源集约利用综合—7—评价结果运用。持续推动空置楼宇、闲置土地、低效厂房清理再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三是紧扣“双碳”要求,试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产业示范工程,推进实施“工业废水近零排放”项目建设,启动研究“绿岛”工程项目,打造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加快数字赋能,共享“智改数转”红利。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数据要素的投入,可以有效进行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系统优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全链条的绿色发展,充分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在制造业等行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化方案将减少高达15%的全球碳排放。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落实“双碳”战略、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前,全市拥有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0多家,工业体系完备,企业活动会产生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这是我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一是加快培育核心产业。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增量,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数字产品绿色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数字技术赋能重点领域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康养、数字文旅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构建“1+4+N”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二是持—8—续深化数字赋能。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县域智造样板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三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提高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提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工厂,推动融合应用覆盖工业生产全环节。四是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智改数转”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专业机构搭建公共数字化平台,助力中小企业享受“智改数转”的技术红利。全市打造绿色制造之城,为优化省内能源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是从全省层面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新实践的必然要求。2023年,我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3%,稳居全国首位。但置身全球,我省制造业总体水平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能源消耗高,转型压力大。我省制造业要继续巩固甚至提高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份额,必须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同时要把绿色低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构建绿色产业结构、深化工业领域节能、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数字赋能等方面集中发力,推动我省制造业绿色转型。
本文标题:关于全市绿色制造业发展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57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