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_高一政治教学计划【参考5篇】
1/112023年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_高一政治教学计划【参考5篇】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计划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第一篇】第一,教学任务重。高一思想政治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政策及其在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建设成就,肩负着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志向的重任.高一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原理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紧密联系的基本知识点较多;与法律,哲学,政治学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也很多.第二,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由于中考所占分数比例很小,在初中阶段没有引起学生的2/11重视.因此,学生上高中后,既不重视,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门课,学科基础知识薄弱。第三,学科地位低下。如果不是高考还考这门学科,会考政治不合格,学生拿不到毕业证的话,这门学科可能被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二、高一政治教学主要措施(一)把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及时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和学习观,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妨碍青年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给学生造成终身危害.因此,高一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排除各种障碍,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1.因势利导,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2.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4.结合社会热点重点焦点问题,当地经济建设成就,学生生活,巧设疑问,引发争辩(二)把教给学生探明事理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3/11的根本目标.具体到高一阶段,必须教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原理和方法,观察,思考,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并以此指导,规范个人的经济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学会辨析事理,认识规律,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而有用,学而有得,深深认识到思想政治是一门智慧课.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事物的地位和职能,掌握判断是非的正确标准,辩证地认识事物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三)把握好教学的度1.循序渐进,宏观上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梯度2.劳逸结合,调配好学生精力聚散松紧的张弛度3.因材施教,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第二篇】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2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按照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及高一政治学科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现立足于高一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继续贯彻新课标理念,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同时为高考做好准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4/11在高一,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构筑学科内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及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实际,努力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德育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1、立足课标,明确课标精神和目的要求。通过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为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2.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1)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处理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和衔接,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授课计划。(2)发挥自身教学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灵活的处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注重在学案的设计上,尽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习题注重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结构性。(4)加强学法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5)每节课上完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改进教学。5/11(6)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多看书,多写文章,扎实文化基本功。提高自己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治理能力;注重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楚向学生表达教学内容。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第三篇】为适应时代发展,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课程标准》),加强和改进我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高一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教学实效的提高。二、教学目标和要求用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6/11高一新生水平不一,刚进入高中一年,接触《经济生活》,会感到陌生,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三、具体工作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考试评价方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作为提高专业素质的必修课,并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重点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法改革研究。2、健全集体备课,集体协作,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固定备课时间,明确每位老师职责,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3、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成立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挖7/11掘学生的潜能。6、做好培优工作,加强个别辅导。积极开展辅差工作,努力提高差生转优率。7、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8、开展多种形式的快乐教学课堂活动,如:情境教学、时事播报、时政评论、知识抢答以及组建学习小组等。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第四篇】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4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8/11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1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4、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3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4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3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9/111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3、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第五篇】1)课程名称:高一思想政治2)教材使用情况:人民教育出版社3)任课班级:高一年级4)本学期周课时:125)计划教学时数:17周6)已完成教学情况:第一单元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10/11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教学重点、难点:要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既要有助于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又要有利于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平。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调整说明2.9-2.15第一单元第一课2.16-2.22第二课1、2框2.23-3.1第二课2、3框3.2-3.8第二课3、4框3.9-3.15第二单元第三课3.16-3.22第四课3.30-4.5第三单元第五课4.6-4.12第六课1、2框4.13-4.19第六课2、3框4.20-4.26知识点回顾4.27-5.3期中考试11/115.4-5.10第七课1、2框5.11-5.17第七课2、3框5.18-5.24第四单元第八课5.25-5.31第九课1、2框6.1-6.7第九课2、3框6.8-6.14本学期知识点盘点6.15-6.21复习6.22-6.28期末考试6.29-7.5放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搜索文档
本文标题:2023年高一政治的教学计划_高一政治教学计划【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62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