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教学教案精编5篇
好文供参考!1/18初中教学教案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中教学教案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意见评课稿1初中地理教案2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二、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三、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的第一节课的教案。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节课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好文供参考!2/18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好文供参考!3/18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师:请大家根据图填表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知识反馈好文供参考!4/18(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A.菲律宾群岛B.中南半岛C.马来半岛D.马来群岛(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A.五海三洲之地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A.小麦B.水稻C.石油D.煤板书设计第一节东南亚(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范围及组成部分2、主要国家: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好文供参考!5/18东南亚地理教案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教学反思此教案是主要是为教学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通过一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证实上节课看到的视频中的内容,得出结论。本节课还应该注意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更要注意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初中教案3一、说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因此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主线,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二、说教材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主要教学内容,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有平地就能进行练习。另外,立定跳远在近两年的中考中是必考项目,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说学生情况分析好文供参考!6/18由于初三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具有感性思维的体育游戏却比较喜欢,学习兴趣也较高,因此,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部分同学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小腿、脚掌、踝关节力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合作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六、说教法讲解示范法、指导纠错法七、说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完成学、练的目标。八、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学习新知: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好文供参考!7/18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3、立定跳远的辅助能力练习:单足跳:主要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4、小游戏:火车赛跑5、整理放松:6、本课小结:初中教案4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好文供参考!8/18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1、有情朗读:①教室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②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家马:“驯良”、野马:“自由奔放”)好文供参考!9/18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合作探究: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②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好文供参考!10/18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③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④“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2、赏读品味: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好文供参考!11/18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他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1、体验拓展: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好文供参考!12/18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③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1、总结存储:课文是1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1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2、拓展延伸: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好文供参考!13/18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初中教案5近年来,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不仅在各级各类的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从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也需要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加
本文标题:初中教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66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