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参考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参考5篇】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教案是日常教学管理和督导的重要依据。分享1篇网络上的好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参考5篇】”对思考有很大启示,为了避免重要信息遗失建议您收藏该网页链接!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2、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旨;3、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及曲折的情节。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欣赏作品的巧妙地情节结构和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特别是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关注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深刻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2、教学难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奈特,对小说中人物的评价,主题的探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从多元角度出发,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小说的主题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学设想:1、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对小说中的相关背景材料、作者创作特点、字词,课前通过查找资料预先有所了解,并做好疑难笔记;对小说内容、结构、人物、语言等预先有个性化的理解或评价,以便课上集中交流解决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2、本课适宜采用讨论式、诵读式方法、适时练习巩固等方法进行教学。具体通过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质疑解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利用现代教学投影设备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鲁迅的《故乡》中,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评议)-----小说通过一些列对比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想破灭的苦闷心情,更抒发了作者对不与人之间不再隔膜的新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地表现了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小《我的叔叔于勒》,学习对比在刻划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中的妙用二、质疑解难(投影)1文中的主人公是谁?2文章为什么要采用第一人称来写?3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整体感知1、小说情节包含几个部分,本文情节是怎样划分的?(投影)本文按照“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情节,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投影)第一部分(第1---4段),开端——盼于勒。第二部分(第5--19段),发展—赞于勒。第三部分(第20-47段),高潮—见于勒。第四部分(第48-49段),结局—躲于勒。-----本文情节是由于勒与菲利普夫妇这两条线交织发展构成的,双线交织,情节完整而紧凑。于勒到美洲前后经济上变化:穷——富——穷。(投影)菲利普夫妇态度发生了变化:撵——盼——躲(投影)新课标第一网2、小说涉及哪些人物?各有怎样性格?你对他们评价如何?作者怎样描写的?讨论明确:1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共同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为了过上流生活,苦苦争扎期盼。不同点:菲利普:自私、冷酷、虚伪、贪婪、懦弱;克拉丽丝:吝啬、尖刻、有心计。评判态度:可鄙、可谅。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演读相关语段)2关于于勒:性格特点:早期行为不端、糟蹋钱;中期正直、有良心;后期自食其力、不拖累人。评判态度:可恨、可怜.。描写方法:侧面描写.。3关于“我”性格特点:善良、纯真。不以金钱衡量人。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爱,而不是金钱主宰一切。(演读相关语段)评判态度:可爱、可敬。描写方法:心理描写。4姐夫:性格特点:自私,贪财,爱虚荣,以金钱代替爱情。评判态度:可愤、可悲。描写方法:侧面描写。3、环境1自然环境找出去施行和回来时海面景色语句,说说环境描写分别起什么作用?----分别烘托一家人满怀希望的愉快和希望破灭的懊恼心境。2社会环境从小说情节及人物性中能感受出,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自私,冷酷、唯金是亲。四、合作探究:1、小说多处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刻画的物,表现主题,请分别列肖举出来讨论归纳:(投影)1我与爸妈态度:同情----冷酷2爸妈前后态度:盼赞---躲骂钱?3旅行去回心情:愉快---沮丧4来信前后婚事:难嫁---易嫁2、主题探究1教师提问启发:从上述对比中可看出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呢?2讨论归纳:①“金钱”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同样也能使非常亲近的人分道扬镐。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别的联系。”菲利普为什么不肯和亲弟弟相认,就是因为金钱的作用、这样残酷的情景,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现实概括。对这样普遍的社会问题,小说作了真实的艺术的反映。------小说主题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揭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②“同情”说:小说中约瑟夫给于勒10个小费,心中的默念等细节描写,可以概括出:--------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③-----“虚荣”说:小说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正是这种强烈的虚荣心使得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至此,讽刺虚荣这一主题便在作者平实朴素的叙述中显现出来。④“辛酸”说:、从菲利普夫妇立场看,他们为什么不认亲弟弟?首先是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用自己应得的家产,菲利普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于勒的恶行,将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而不能自拔。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因为贫困,菲利普的女儿出嫁都成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无奈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他们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五、拓展延伸提问:你觉得菲利普夫妇怎样对待于勒?----批评教育----理解同情----宽容关爱六、课堂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收获提示:1、构思上收获2、手法上收获3、认识上收获附:板书设计:1我与爸妈态度:同情----冷酷2爸妈前后态度:盼赞---躲骂钱?3旅行去回心情:愉快---沮丧4来信前后婚事:难嫁---易嫁七、布置练习1、注音释义栈()桥牡蛎()煞()白拮()据()诧()异褴()褛()撬()开嘟哝()2、辨析下列各字并组词。赚()绰()砺()拮()褛()牡()皱()谦()踔()蛎()诘()缕()杜()雏()2、略3、(示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不一定能买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文凭”,但不一定能买到“知识”。)4、1、不一样。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2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3侧面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对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写一并讲解。“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4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②“我”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5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一样。但是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6略5、参考或提示名言:------有钱能使鬼推磨------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事例:-------古有子亲兄弟人琴俱亡,手足情深,------今有吴艳霞为公公捐肾,感动中国。3、造句: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婚姻”,但不一定_________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不一定__________。钱可以买到“时装”,但不一定__________。钱可以________,但不一定___________。钱可以________,但不一定___________。4、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①(a、怀疑b、犹豫c、诧异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②(a、升b、跳c、现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文中画线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2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3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作用是()。4“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5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6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了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呢?(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刻划人物性格于本文形成对比)5、写出与金钱或亲情相关的名言名例(不少于2句或不少于2例,正反均可)参考答案:1、注音释义栈(zhàn)桥牡蛎(lì)煞(shà)白拮(jié)据(jū)诧(chà)异褴(lán)褛(lǚ)撬(qiào)开嘟哝(nong)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二篇】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世界著名作家,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应征入伍两年;他战后在小职员的环境中从事文学创作;他30岁时成名,43岁时不堪忍受病痛折磨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伟大的一生。法家著名作家左拉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每1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而完整的喜剧。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他就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1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
本文标题: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4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