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4年地质实训报告(精选8篇)
1/512024年地质实训报告(精选8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报告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地质实训报告(精选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地质实训报告【第一篇】实习的目的、意义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实习概况实习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全县境域面积2400余平方公里,县辖7镇5乡,202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xx年〉。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2/51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1)煤z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香溪组4个层位。2)金与金银矿z县内产地有4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定规模,品位较高。3)铁矿z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处,品位稳定。1-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4)地热z县内有温泉点1处,位于平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0水的总硬度为15.14德国度。总碱度为5.05,ph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续水,涌水量129.6吨/日。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5)水力资源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3/51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度。在两河口、杨村桥、磨坪等碳酸岩地区,有较多的岩溶泉,3f秒以上的有37处。其中黄龙洞,天生桥等己用于水力发电。其余用于农业灌溉或生活用水。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坡谷地为主。农业以多种经营、农林、果、蔬并举。农特资源丰富各样,盛产柑桔、橙、茶叶、烤烟、板栗等,其中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气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耕归以良好的形象对外开放,吸引大量产业和旅游者前往,大大促进了县城经济。正在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宏伟目标。实习区工程概况fds水利水电工程秭归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除长江外,县境内有10条河流,水能蕴藏量17.77万千瓦,全县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8.4万千瓦,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三峡工程稀归县境内的主要水利工程为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4/51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一一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己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太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兰大部分组成。5/51实习时间及路线安排气象水文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秭归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阶段,境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构造地质背景褶皱构造(黄陵背斜、秭归向斜、仙女山向斜)、区域性大断裂(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太阳坪断裂、水田坝断裂)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地壳隆升运动、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岩层分布情况岩性特征:类型,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整合接触?断层接触?假整合接触?产状特征岩层的厚度风化情况褶皱构造:倒转向斜、平卧褶皱、褶皱要素、形成机理断裂构造各岩性层中的节理发育特征:发育有几组?产状?形成机理?断层:断层性质?特征?形成机制?产状?地貌描述:泗溪、牛肝马肺峡、五叠水要素:河床、河漫滩、阶地、(物质组成、特征、分选性、磨圆度、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照片)、瀑布瀑布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组成6/51造瀑层,河床中的陡坡地段瀑下深潭潭前峡谷岩溶地貌特征岩溶发育条件与发育特征含水层、隔水层岩溶发育格局:补给、径流、排泄7、水文地质分析泉的分布泉的形成条件泉的含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为泉。泉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有关。泉水按承压和无压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泉水从泉口垂直往上冒的叫上升泉,从泉口往下淌的叫下降泉。泉的形成应具备三个条件:地层包括成层的岩石、土层以及土层中夹有的.砂砾石层。有裂隙的岩层和有孔隙的砂砾石层,其裂隙和孔隙中充水的称“含水层”。裂而无隙的岩层和孔隙度极差的粘土层,几乎不含流动的地下水,称“隔水层”。“含水层”的存在是泉水形成的首要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如地震或岩浆活动引起地壳变动(造山运动),使沉积岩层断裂错位,或产生褶曲。含水层与隔水层在纵向剖面上相抵触,或含水层与不透水的岩浆岩体相抵触,阻断了地下水的去路,地下水被迫溢出地7/51表。地形条件。泉或泉群的上游应有足够的补给面积,各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充分补给。以沿途看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为研究对象地貌特征、岩性特征、构造特征危岩体形成的边界条件(临空面、切割面、底滑面)、破坏模式、监测、加固措施滑坡分布特征及形成的条件收获感言建议地质实训报告【第二篇】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老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8/51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习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9/51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73°,341°,34°,右翼:334°,240°,34°。在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最后我们考察了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岩石10/51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才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平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e)块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老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山时,在老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11/51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在实习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和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巨大的锻炼的,我也相信我会做好这一切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才会将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中我相信我会继续不断的做好的。通过实习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这一次实习是给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财富,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的!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
本文标题:2024年地质实训报告(精选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0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