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9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1活动目标:1、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2、能用“我叫xx,今年xx岁,我是xx孩子,喜欢xx”句式介绍自己。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别特征,学会判断性别。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重点、难点:能用“我叫xx,今年xx岁,我是xx孩子,喜欢xx”句式比较连贯说话。活动准备:男、女布娃娃。活动过程:一、观察、谈话导入出示男女两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性别,并说出自己是怎好文供参考!2/9样判断的。二、认识自己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喜欢什么?2、请全体幼儿找到旁边的同伴,相互说说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告诉同伴自己喜欢什么?三、游戏互动幼儿在活动室自由站起,在《找朋友》歌声里,随歌词提示找一个同伴,歌声停止后相互介绍自己。游戏重复多次,引导幼儿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绍。四、结束活动1、幼儿随歌声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2、采访个别幼儿:你在游戏里认识的新朋友有谁?叫什么名字?几岁?喜欢什么?3、任务:回家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介绍自己。活动反思: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2活动设计背景小脚丫是幼儿身体的一部分,是活动的主要器官,孩子们对小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都知道这是脚,知道它会走、会跳。陌生的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小脚除了会走还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非常喜欢光着脚走路,不理解穿鞋是为了保护好文供参考!3/9自己的小脚丫。为了让幼儿更清楚的认识小脚丫,懂得小脚丫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丫。由此,我结合主题活动中“强调激发幼儿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现实为轴心展开活动”为指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小脚丫真棒》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身体某些部位的特点、功能,从而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本次活动我通过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兴趣,采用动静结合,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了解脚的特点、功能,通过观看课件懂得脚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小脚。活动目标1.通过情景让幼儿认识脚的结构和功能2.发展幼儿脚部动作,学会自己洗脚。3.在游戏中探索身体的奥秘,喜欢脚的游戏活动。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认识脚的结构和功能。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发展脚的抓、夹能力活动准备1.脚的结构课件、录音机、磁带2.狼的头饰、白纸、垫子、沙包、绳子、纸团。好文供参考!4/93.各种颜料、洗脚盆。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热身活动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小脚二、基本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森林的场景,露出大灰狼的头,(出示脚的结构课件)蹬到狼的头上,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小脚丫是什么样子的呢?(揭示课题,引起兴趣)(二)汇报交流:说说脚的样子,由什么组成什么特征?摸摸什么感觉?(启发幼儿说出脚的组成特征,通过摸得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小脚的不同组成部分都有不同的感觉,比如脚趾甲硬,其他部位是软的)(三)对比观察:提问:我们每个人的脚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相互对比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讨每个人的脚在那些方面都不一样,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发言的机会。启发幼儿讲出脚的颜色,长短,宽窄,胖瘦及脚的弯度都不一样)(四)体验脚的功能,知道保护小脚:组织幼儿光脚到水泥、软垫、木板、等踩、跑、跳、活动后,问问幼儿什么感觉?(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感知其中的奥秘)启发幼儿讨论脚有什么用处?幼儿每说出一种让幼儿自己做做,将自己好文供参考!5/9的体验准确表达出来。如何保护小脚呀?(知道常剪趾甲,不穿硬皮鞋,鞋子大小适中,常洗脚等)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双脚夹球加深对小脚的认识,体验游戏的乐趣。第四环节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走小路(印脚印)结束环节:洗小脚延伸活动:小手和小脚做的游戏有哪些呢?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一做。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3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2.开拓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3.利用幻灯片发展和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幻灯机一台和《红红的星期天》幻灯片一套、小镜子若干面(等于幼儿人数)、红绿纸片各一张、男孩的画像、女孩的画像。活动过程:一。幻灯机演示(发现自己)好文供参考!6/91.老师利用幻灯机演示,介绍故事主角红红。2.通过幻灯机讲述故事《红红的'星期天》二。镜子游戏(认识自己)1.教室里放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幼儿寻找),这些有趣的东西是什么?(镜子)你们拿着镜子照照看,镜子里是谁?叫什么名字?然后告诉老师,同时向老师介绍自己。2.两个小朋友一起照镜子,互相讲述彼此的不同地方,教师小结:虽然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也有共同的地方(让幼儿说出共同点)。三。操作练习:找朋友(区分男孩和女孩)请幼儿讲出自己的性别,然后在众多的纸片朋友中,找出男孩贴在绿纸片上,找出女孩贴在红纸片上。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4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社会基本知识教育表现内容:为了使用卫生和安全,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东西的特点,观察自己拿来的杯子和毛巾的形状和颜色,记住后防止拿错。教案编辑:幼儿园托班王老师内容出处:好文供参考!7/9镇江实验幼儿园认识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教案目标1、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标记图、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2、学习用普通话说出毛巾、杯子的名称,并能学说一句简单的话“我是我的××”。3、教育幼儿讲卫生、不乱用他人物品。教案准备1、各种小动物形象标记图,每人两张(同样的)2、录音机、磁带(肉录“找朋友”音乐)3、教师在贴标记图处点一圆点,作为贴标记图的位置。教案过程一、认识标记图1、老师出示标记图,请幼儿从中选一种动物做朋友(两张)。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告诉大家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几个幼儿举图说一说,并让同组的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师巡回帮助指导。2、分组游戏:每人将标记放在桌子的中间,幼儿一边绕本组桌子一边随音乐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个礼,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好文供参考!8/9的标记图。(玩两遍)。二、确定毛巾、杯子位置1、出示毛巾,问幼儿:“这是一块什么?毛巾有什么作用”,(启发幼儿说出:能擦手,能洗脸等)。2、出示杯子,问幼儿:“这是一只什么,杯子有什么用?”(启发幼儿讲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3、老师提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块毛巾,一只杯子,放在一起随便拿用很不卫生,容易染病。谁有好办法让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启发幼儿说出把好朋友贴在旁边作标记。)4、请幼儿把两张杯子标记图分别贴在毛巾、杯子旁的圆点处。5、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里?把好朋友贴在哪里?并指给大家看。问和这些幼儿同组的小朋友,他说的对不对。6、幼儿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说出:“这是我的毛巾”,“这是我的杯子”。三、小结:以后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这里来。找好朋友时,注意要仔细看清楚,不要找错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教案延伸游戏活动:如“快快找到好朋友”。游戏时比比谁最先找好文供参考!9/9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处,也可在杯子处。读后感大全)日常教育活动渗透:日常生活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动物朋友喜欢吃什么,长得什么样等。家园配合:1、让幼儿从动物标记图中找到自己的动物朋友,并带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处。2、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动物朋友”的习惯或特征。3、在“家园联系栏”内谈毛巾分杯杯必要性。4、要求幼儿在家里也能做到分巾、分杯。
本文标题:幼儿园《认识自己》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2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