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同志们: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和准确地探究其思想渊源、理论创新和独特贡献,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入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渊源(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场和方法看待文化建设问题,关于文化方面的认识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习近平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文化的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了文化所蕴含的宏伟力量,阐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践是丰富文化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其精髓中提取出文化是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结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人民群众的劳动中所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人的解放”,阐述文化发展的未来指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直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最终目标。人们将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满足,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实践和观念的总和,它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积累的、具有独特特征和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体系。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理想和奋斗、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又要结合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经验的坚持和发展。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尽管不同历史阶段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和着重方向有所不同,但其仍有着一以贯之的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毛泽东早在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工作中就总结到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由工人、农民、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这四种人组成,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解答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强调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江泽民指出:“理论武装也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好,道德教育也好,都不能脱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都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胡锦涛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明确表明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把握好人民在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提出的实际要求,科学精准高效地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文化获得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时常用到中国成语、文学著作以及民间俗语,他强调“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小康”“大同”思想观念古为今用。江泽民指出“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指出:“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代的敏感与文明的担当,提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从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结合”走向现实与文明传统的“两个结合”,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双向互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新境界。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一)文化建设方法的创新:“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在党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没有充分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未能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度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绽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两个结合”本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时代问题中把握中国的最新实际,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要有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更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种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旨在发掘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文化传统和道德伦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通过融合中华文明的优秀元素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回应时代挑战,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七个着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视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七个着力”,包括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七个着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核心要义、关键举措。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保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分别从意识形态、价值观、新闻舆论工作领域阐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举措。这“七个着力”,指向明确,任务清晰,紧密联系,为我们擘画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工作表。“七个着力”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构成了系统完善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理论体系。(三)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指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意识到了建设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传承精神财富,赓续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通过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力和中国精神的内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独特贡献(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构建的,在揭示人类文化起源、文化的核心含义及其主要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且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人类文化理论领域的研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自诞生后,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考验,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解答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了在文化建设领域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文化建设方法、阐述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二)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
本文标题: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4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