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4篇
好文供参考!1/9小班音乐律动教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班音乐律动教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大班音乐律动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学习律动《采茶》,感受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2、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活动重难点: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活动准备:磁带、茶叶、多媒体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图片。活动过程:1、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说说茶的种类、喝茶的知识、喝茶的好处与害处。“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茶?喝茶有什么好处和害处?茶叶从哪里来的?”2、通过直观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图片;欣赏音乐磁带、感受活泼、欢快的旋律;介绍采茶知识。(放映多媒体)好文供参考!2/9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3、学习律动《采茶》。(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2)律动练习。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5、律动表演,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活动延伸:通过学习采茶律动,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小班音乐律动教案【第二篇】教育目标:好文供参考!3/9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活动准备每人一片秋叶。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活动过程:1、教师朗诵歌词,引导幼儿进入意境。幼儿与教师一起听伴奏朗诵歌词。2、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树叶飞的情景。3、分辨并表现音乐的快慢。教师用钢琴弹奏出快慢不同的音乐,模拟风声,启发幼儿想像,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4、游戏:“秋风和小树叶”。幼儿手持树叶,边唱歌边舞蹈,歌曲停时,教师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时,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不动。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多种动作表现风吹树叶飞的情境。活动建议: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教师可以提问:“小树叶,你飘到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x。”好文供参考!4/9活动评价:1.会用柔和优美的`歌声唱歌。2.想像并会用双手在头上、体侧、左右摆动,表现出多种树叶飘落的动作。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身体奏乐》小班音乐律动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3、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文供参考!5/9活动准备各种打击乐器4—5件。音乐伴奏带、录音机。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活动过程一、引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木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二、认识身体乐器。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1、认识“嘴巴”乐器。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好文供参考!6/9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四、亲子同乐。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活动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好文供参考!7/91.音的高低。知道音阶中共有七个音符。2.了解音阶的变化规律,上行越来越高,下行越来越低。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想像力和表现力。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七个玻璃杯(形状、高低一样)、一双筷子、一桶水(教师一套)、水彩笔、图画纸。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小朋友,你们猜,老师在你们桌上放7个杯子是干什么的?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试试看。(有的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小结:我发现了,有的小朋友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都能发出声音。(让个别幼儿吹一吹,敲一敲,)请小朋友说说,这七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一样吗?(老师敲击自己桌子上面装了不同水的杯子。)好听吗?想一想,老师的杯子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动听的声音?(里面装了水。)2.你们试一试,能让杯子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吗?(自己尝试)二、基本部分1.教师弹奏一首动听的钢琴曲,问幼儿好听吗?这个曲子是由1、2、3、4、5、6、7七个音符不同排列组成的,这就是好文供参考!8/9我们音乐中的七个音阶。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引导幼儿讨论。这几个音符有什么规律?(越来越高。)教师弹奏下行音阶,引导幼儿感受音符的变化规律(越来越低)。2、游戏,用动作表现音阶中各音的高低。①教师弹1、2、3、4、5、6、7,幼儿分别摸脚、膝盖、大腿、肚子、肩膀、耳朵、头。(下行倒着做)②听音,自己用动作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和越来越低的音。(自己创编动作)③小朋友,你们能让你们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低吗?自己尝试。④平时还能用什么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呢?幼儿:早上起床喊妈妈(声音很低),吃饭时喊妈妈(高一点)到幼儿园和妈妈再见时喊妈妈再见(声音又高了),下午用最高的声音喊妈妈。吹笛子、弹钢琴、弹吉它……三、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越来越高的声音和越来越低的声音,现在我们用画表示出来好吗?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作画。有的画了个楼梯。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泡泡。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小树……好文供参考!9/9
本文标题:小班音乐律动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7351 .html